電影《鐵道游擊隊》拍攝于1956年,原片長85分鐘,80年代復映時刪去了7分鐘內容,所以今天大家看到的大多是78分鐘版,前不久央視根據最早的拷貝恢復了這7分鐘的內容。
恢復情節一:芳林嫂向洪哥表白的場景。
芳林嫂原型之一“時大嫂”,孀居,她確有個女兒叫小鳳。而劉洪原型之一、鐵道游擊隊的創始人洪振海和時大嫂確有感情。據作者劉知俠回憶,洪振海犧牲那天,隊員們都在哭,而時大嫂更哭到撕心裂肺,后期公映時,這段美好的感情戲沒有了。
視頻加載中...
恢復情節二:洪哥給芳林嫂戴花。
老電影版中,劉洪和芳林嫂化妝進車站,過渡很簡單。
修復版中恢復了被刪去的情節,劉洪的鐵血柔情體現出來,更加重要的是交待了一個細節,游擊隊手中有繳獲的鬼子軍裝,這就為后來微山湖化妝突圍提前做了鋪墊。
視頻加載中...
如果說上述情節的刪減尚有“英雄人物不能談戀愛”的思想禁錮外,78分鐘版對日軍投降這一重大史實的草率刪減就有些讓人氣憤了。
恢復情節三:完整版沙溝受降。
原劇本拍攝時,結尾處劉洪與日軍指揮官對話順序是這樣的,日軍:“幾年來……”承認戰敗,劉洪問你還有什么要說的嗎,日軍指揮官說他沒有為天皇自盡。
劉洪:要不要給你時間
這個過程,反映了日寇頑固不化的邪惡本性,惡魔永遠是惡魔,即便戰敗也沒能讓他們認識到這場戰爭的罪惡。
老版在剪輯時調整了語序,改由劉洪先說:你還有什么說的嗎?日軍:幾年來……
視頻加載中...
刪去了想為天皇自盡的對話,這個刪除大大削弱了思想沖擊力,跟人感覺是心甘情愿地投降了。今天的現實證明,政府就沒反思過侵華戰爭,他們從未認為侵華戰爭是罪惡的,甚至并不認為他們戰敗。
老電影剪去了讀最后通牒、日軍列隊放下武器、徒步上山、向劉洪敬禮、交出指揮刀等諸多細節,鐵道游擊隊是唯一一支接受日軍成建制投降的八路軍部隊,且屬于地方游擊武裝,老版的刪減真不應該。
老版刪去了日軍交出指揮刀的情節,尤其讓人憤怒。眾所周知,向對手鞠躬,雙手交上指揮刀,是投降的必須程序,真的不明白當年為何這樣刪?
有人會問,日軍向鐵道游擊隊鞠躬交出指揮刀的情節是真的嗎?老耿雜談自豪且負責任地告訴你,是真的!是真的!是真的!
1945年8月15日,宣告無條件投降,駐臨城的日軍不肯向鐵道游擊隊交槍,揚言奉崗村寧次的命令,只交槍給國民黨。這下把鐵道游擊隊第二任大隊長劉金山氣壞了,指著日軍鐵甲列車大隊大隊長太田說:“你在魯南幾年了,國民黨軍隊和你打過仗嗎?是我們戰勝了你們,你們必須向鐵道隊繳械!”
太田表明唯唯,暗地里做手腳,11月下旬一天,日軍鐵甲列車大隊偷偷南逃準備去徐州,早有準備的劉金山大隊長指揮鐵道大隊將前方鐵軌拆除,后面的鐵路炸毀,日軍鐵甲列車大隊的14節列車像一條死蛇僵臥在沙溝車站附近的曠野上,鐵道大隊和魯南軍區派來增援的兩個連將1500余名日軍及家屬團團包圍。
劉金山大隊長派人給日軍送去最后通牒,勒令日軍24小時內投降。
1945年12月1日下午4點,在背靠微山湖的這片沙溝小山崗上,日軍鐵甲列車大隊大隊長太田、鐵道警備大隊長小林率領手下向鐵道游擊隊投降。太田和小林分別向鐵道游擊隊政委鄭惕(李正的主要原型之一)、鐵道游擊隊大隊長劉金山交出指揮刀,日軍交出全部武器。
這次受降,鐵道游擊隊共繳獲山炮2門、輕重機槍188挺、步槍手槍1400余支、炮彈子彈2車皮。鐵道大隊調用了20多輛牛車拉了兩天才運完。
鄭惕收繳的那把指揮刀現保存在棗莊鐵道游擊隊展覽館,建議大家去棗莊的時候一定去看一看。
央視根據史實,在電影上恢復了這些細節,點贊。
今日沙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