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楠笙和朱怡貞、陳默群的關系,注定了林楠笙以后的路不好走!
林楠笙對陳默群的感情絕非一般,陳默群對他來說是伯樂,是恩師,是他的領路人,陳默群在他心里的分量那是不言而喻。
畢竟在特訓班里林楠笙并不是最突出的那一個,左秋明才是綜合成績第一。而陳默群之所以破格沒選第一名學員,那也是機緣巧合。
先入為主真的可以左右一個人的選擇,陳默群就是這樣。他自己很善于觀察、思考、判斷,他自己也相信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因為偶然的,林楠笙到會議室去更新報紙,恰巧陳默群自己在那里做著等校長,就這樣兩個人相遇了,林楠笙的一言一行都在陳默群心里。
他們之間的交流強化了潛意識里陳默群對林楠笙認可,林楠笙已經走入陳默群心里,揮之不去,又加上后來的考核,陳默群更是認準了他。
雖然左秋明可能更優秀,但是陳默群既然已認定了林楠笙,就不想再花心思去多了解另一個人,所謂一眼萬年,用在這里也未嘗不可。
初出茅廬,林楠笙還比較稚嫩,各方面都是新的,他是在陳默群的指點下一步步走進了特務生活的實際日常。
陳默群能看透林楠笙各方面,這是一塊未經雕琢的璞玉,也因此他更容易去把林楠笙雕琢成他想要的樣子。
林楠笙很像他,把他的用人方法學到了家。比如林楠笙和同事趙京隆在對付日軍的行動中并肩戰斗,趙京隆受傷了,是林楠笙引開日軍掩護他逃過日軍搜捕。
之后,林楠笙又買東西悄悄去他家里看他,他對林楠笙很感激,所以對于林楠笙要求他做的事自然是無不答應。
他還愿意為林楠笙從外地找幫手,當然這一切林楠笙都是私下里悄悄做的,特務處沒有人知道。他私下里搜羅為自己所用的人,這一點特像陳默群。
陳默群對林楠笙也是由衷的喜愛,真的很器重他愛惜他。陳默群去南京之前,和他有個交談。陳默群對林楠笙說,他離開上海后,林楠笙會很孤立,處境會很艱難。
他對林楠笙說無論如何艱難,你都要想辦法在上海立足,扎下根來。這番言語真的是像長輩對孩子的諄諄教導和關愛。
當時林楠笙心里一定是熱乎乎的,甚至心里可能都流淚了。不可能不感動?。∫滥菚r候陳默群正是不好過的時候,南京讓他回去,以后可能永遠不會再回到上海來。
但他并不因此就拋下林楠笙不管,他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臨別叮囑林楠笙以后離開了他該怎么在上海生存,怎么站穩腳跟。
后來王世安當了站長,王世安和陳默群不對,自然對以前陳默群的人是不信任的,他自然想趕走林楠笙;顧慎言呢,自然很反感林楠笙,因為林楠笙曾是陳默群安插在他身邊一雙眼。
所以我想陳默群在林楠笙心里,不僅是伯樂、師長,也像父親!林楠笙對陳默群的感情是多重的。但林楠笙有一個堅定不移的信念是國家利益高于一切,國家至上。
再說說林楠笙和朱怡貞
他們之間的認識是林楠笙主動的,但是林楠笙接觸朱怡貞并不單純,他是因為發現了朱怡貞可能是地下黨,陳默群才讓他偽裝成教師接近她,并指示林楠笙想辦法讓朱怡貞愛上他。
雖然林楠笙很敬畏陳默群,但也清楚這樣做太缺德。他沒有像陳默群一樣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雖然他按照陳默群的指示接近朱怡貞、救她、和她做朋友,并沒有出心去玩弄她的感情。
在兩人交往的過程中,朱怡貞真的愛上了林楠笙。即使林楠笙不刻意使小把戲勾引她,這個說法可能不恰當,應該說吸引更好。
但是只要林楠笙在陳默群說了讓朱怡貞愛上他之后,他潛意識里就想讓她愛上他,林楠笙的愛可以說就不干凈了。
反過來說朱怡貞,她愛上林楠笙是自然的,哪個少女會不喜歡在自己生命受到威脅的時候,挺身而出保護自己的人呢?
林楠笙幼稚有陳默群執導傳授方法讓他知道怎么做,而朱怡貞才是真正的幼稚,幼稚到去愛上一個算計自己的人,竟然單純到要發展林楠笙這個軍統特務為地下黨。
不過雖然有陳默群這個老謀深算的導師傾心指教,林楠笙還是忍不住愛上了朱怡貞,也因此才會背著陳默群偷偷跑到朱怡貞家里,把收音機上改裝的兩圈線拆下來,救了朱怡貞一命。
陳默群要回上海了,林楠笙街上遇到申江大學的女學生們,情不自禁地眼前又浮現出當初和朱怡貞的點點滴滴,他的眼淚不由流了下來,想念?后悔?
好像是朱怡貞走過來了,微笑著伸手拂去他臉上的淚,他真的思念朱怡貞,他愛她,他的思念需要她來安慰。
林楠笙還想著能和朱怡貞多說幾句話,哪知朱怡貞很警惕,不愿與他多說,防著他唄!欺騙過,再建立信任很難。朱怡貞完成任務趕緊離開。
朱怡貞坐在黃包車上,沒走多遠又不覺想起了他救她的情境,其實朱怡貞依然愛著他。她讓車夫停下車,她付了車費,站在墻角情緒不能平靜,眼淚從臉上流下來,她還愛著他!
看他如何用自己的智慧既能保護自己的愛情,又能讓陳默群無話可說,這恐怕很難做到,最終必有一個抉擇,是跟朱怡貞走還是跟陳默群走?
那要看陳默群和朱怡貞兩人,誰的道路是正確的,國家危亡時刻,誰抗日誰就正確,誰抗日誰和他就是一條路上的人,那他就和誰一起向前走。
關鍵詞: 人生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