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在后臺留言詢問老藝術家杜熊文的近況。
今天,我們專門來給大家做一個介紹。
說到杜熊文這個名字,我想對于從60年代走過來的影迷來說,一定不會感到陌生。
甚至在很多人心中,這位昔日的銀幕美男,也是男神一般的存在。
1959年,新成立的上海電影學校面向全國招生,年僅17歲的杜熊文在珠江電影制片廠的推薦下,報考了這所學校的表演系,與達式常、姚錫娟、朱曼芳、朱玉雯等成為同班同學。別看杜熊文年紀小,但他各方面的表現卻都很優異,所以在班上,他又被大家推選為副班長。而班長是誰呢?她就是后來憑借為《排球女將》、《血疑》等劇擔任配音而走紅的姚錫娟。
杜熊文和姚錫娟在學校的時候就建立了深厚感情,畢業后他們一共回到廣東,并結為夫妻。
杜熊文從上海電影專科學校畢業后,回到了珠江電影制片廠,受到力捧。廠里首先安排他進入重點影片《大浪淘沙》劇組,在這部匯聚了于洋、史進、王蓓、簡瑞超、劉冠雄等明星的電影中,年僅21歲的杜熊文出演了楊如寬一角。
雖然這是他登上銀幕所出演的第一部電影,但演技卻并不青澀,在鏡頭前的表現松弛自然,而且他的銀幕形象儒雅俊美,所以引起了很多專業人員的注意。
于是,當珠影廠第一次籌拍《三家巷》這部電影時,導演便選中杜熊文來出演其中的男主角周炳。
可是誰能想到呢,天有不測之風云,很快,一場運動便席卷全國。電影《三家巷》的拍攝計劃就此擱淺。
杜熊文原本是珠影廠力捧的紅小生,卻因為這場運動的到來,而瞬間變成了“修正主義的黑尖子”,并被打倒。于1968年被送往英德茶場進行改造,直到1972年才回到廣州,進入廣東省話劇團做演員,參演了《年青的一代》、《八一風暴》等話劇。
而且很可惜的是,也是因為這場運動的到來,所以杜熊文所參演的《大浪淘沙》這部電影,在1965年拍完后,卻并未能在第一時間上映,而是到了1977年3月,才得以與廣大觀眾見面。而這一年,杜熊文已經35歲了。
《大浪淘沙》上映后,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巨大轟動,杜熊文所塑造的楊如寬一角,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而他清俊帥氣的銀幕形象,也走進了更多年輕影迷的心中。
這之后,杜熊文便迎來了他演藝事業的高峰期,并迅速走紅。他陸續在《山鄉風云》中扮演林可倚,在《海外赤子》中扮演黃思國,在《梅花巾》中扮演石磊,在《客從何來》中扮演馮國柱,在《姑娘的心愿》中扮演馬古等。
盡管此時的他已經人到中年,但他那瀟灑俊逸的銀幕美男形象卻很受歡迎。而且在和陳沖、王琴寶、姜黎黎等年輕美麗的女明星銀幕同框時,也毫無違和感,所以“南國第一小生”的美譽不脛而走。
這之后,杜熊文又出演了《帆板姑娘》、《新方世玉》、《黑色的誘惑》、《海瑞罵皇帝》、《港客謀殺案》、《春風楊柳》、《英雄無悔》、《南國有佳人》、《致命籌碼》、《和平年代》、《生死界線》、《深圳人》、《生活在別處》、《至愛親朋》等影視劇。其樸實、自然、瀟灑、飄逸的表演風格,深受廣大影迷好評。
在杜熊文的演藝生涯中,他有幾個銀幕形象是非常深入人心的,一個就是《大浪淘沙》中的楊如寬,一個就是《梅花巾》中的石磊,還有一個就是《姑娘的心愿》中的馬古。他的表演生動傳神,而他的外形清雅俊美,更是他的加分項。
杜熊文在退休后,有很長一段時間仍然活躍在舞臺上和鏡頭前。他除了擔任廣東影視演員促進會會長的工作外,也同樣參與了眾多影視劇的拍攝,而且還積極參加一些文藝演出和社會活動,體現了一位老藝術家的敬業精神。
只是令人沒想到的是,他后來的身體狀況卻非常不好。據我們從廣東省文聯了解到的情況,我國著名電影表演藝術家杜熊文老師,因身患罕見重病,而住院多時,并長時間處于昏迷狀態。也只是偶爾才會睜開眼睛,并向來訪客人微笑示意。這讓人看了內心酸楚極了。
在這里,我和所有喜歡杜熊文老師的影迷朋友們,我們最大的心愿就是,祈禱杜熊文老師能夠早日戰勝病魔,早日脫離病痛折磨,早日恢復健康。同時也祝福他的夫人——我國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姚錫娟老師身體健康!萬事吉祥!
那么親愛的朋友們,請問各位還記得杜熊文老師嗎?還記得他在《大浪淘沙》、《海外赤子》、《梅花巾》、《姑娘的心愿》等電影中的形象嗎?其中各位最喜歡的,是他所塑造的哪個角色呢?歡迎大家通過留言區,與更多影迷進行互動。我是雅清,再次感謝大家的關注、點贊和分享。咱們明天同一時間,再會。
本文由DJ雅清團隊原創,未經允許請勿抄襲!違者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