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校園電影頗受年輕的觀眾喜歡,片中的丑小鴨總是能飛上枝頭、成為令帥氣的萬人迷男主角也神魂顛倒的真命天女,浪漫劇情能讓每個少女都對自己平凡的人生充滿希望,殊不知女主角本來就是萬中選一的,只是電影開場扮丑了而已。
《窈窕美眉》(1999)絕對是奠定青春校園電影那無可救藥浪漫情節的功臣之一,從此令高大帥氣的男主角與丑小鴨變女神的標配公式風靡全球。
《灰姑娘的故事》(2004)片名直接以灰姑娘命名的經典之作,沒有發卷與華服的女主角明明就站在男主角眼前卻沒有被看見,應證了女神也要衣裝之必要。
《賤女孩》(2004)扮演從土氣轉學生變身辣妹、最后抱得男神歸的林賽·羅韓,因此片紅遍好萊塢,片中與辣妹團身穿貼身圣誕裙勁歌熱舞的畫面,至今仍深入人心。
當千篇一律的純愛劇情無法持續成為票房萬靈丹,青春校園電影開始迎來第一波改革,空有美貌或身材的主角不再是唯一賣點、開始需要具備技驚四座的歌舞實力。
于是電影中談情說愛的比重減少、大膽追求屬于自己的舞臺比重大增,在選角上也開始擺脫經典白富美和傻白甜的印象,各種體型和膚色的演員都有機會挑起大梁成為要角,其中相信能夠憑著努力翻轉世界的套路主軸,那個時代的青春、充斥著少男少女的夢想和熱血沸騰。
《舞出我人生》(2006~2016)女主角開始不再以外表優勢為亮點,而以精湛的舞蹈實力,成為與男主角并肩作戰的最佳舞伴,打破被動等待或是被拯救的童話劇情。
《歡樂合唱團》(2011)挾帶著小屏幕超高人氣登上大屏幕,各色人種甚至古怪性格的團員們異軍突起,只要能唱就有機會紅、在舞臺擁有自己的一片天。
《完美音調》(2012~2017)更上一層樓,鎂光燈從一位女主角擴散到一群女主角,高矮胖瘦各自才華洋溢、在舞臺上激發出最耀眼光芒,總是在臺下擔任啦啦隊的男演員們更進階成最佳綠葉襯托。
如果說前一波是時代的變革、那接下來青春校園電影迎來的可以說是絕地覺醒,直接打掉重練從「青春」開始探討、大膽挑戰起許多涉及社會或生死議題的多元題材。
少女情懷不再只是詩,也可能不過是一部爛透了的肥皂劇,浪漫不再只是花前月下的深情親吻、還可以是加護病房里的一個無聲相擁,甚至最更深層的探討起大人眼中的「青春」該是什么模樣,就連全球最知名的白富美帕麗斯·希爾頓都經歷過被父母送去寄宿學校遇到霸凌而留下的童年創傷。
但在現實生活中依然有無數家庭前仆后繼地上演著相似的劇情,如同被剝開層層外皮的洋蔥、嗆辣但真正觸動人心,讓觀者不由得為電影里的那個與自己何其相似的角色而淚流。
《壁花少年》(2012)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歸屬感,在尋覓的過程中,并非人人都一開始就明白自己的最適合的所在,跑錯棚的丑小鴨在天鵝群中需要不斷抬頭仰望,走錯路的天鵝在丑小鴨群中也得彎身壓抑,其實皆非良伴;長大后才懂得最自在的關系,是能夠看透彼此本質性情,還愿意真摯相隨之人,才值得傾心以待。
《星運里的錯》(2014)青春年少的愛情總是單純美好?這部電影用最殘忍的視角打破框架,讓一雙注定了世間所有相遇都有期限的絕癥病人相愛,世界對他們是如此的不公、然后真實世界又何嘗公平過?
一次又一次絕望到底的劇情進展,卻讓人從缺憾中體悟到生命的美好,因為比死亡更可怕的是,我們不曾認真地活過。
《紙鎮》(2015)努力付出必定會有回報或擄獲美人心嗎?不是的、很多時候也可能只是自作多情一場空,這部看似荒唐到近乎寫實的電影,訴說著年少的我們如何都曾跌跌撞撞后才明白的騙局,但付出的過程就算無功卻未必是徒勞、只是不一定是最初期待的型態,錯誤中的成長終究也是成長。
《錯誤教育》(2018)愛人無罪,那為什么世界又給了一個框架判定誰是可愛之人而誰不能是呢?性向問題至今仍然在許多家庭中仍是個隱晦的話題,在這部電影中亦是如此。
打著以愛為名的大旗交給學校負責教育的家長,卻從一步步打掉女主角真實的自我認知開始、試圖將她「導正」為大人眼中應該的好孩子模樣。
但如果連自我都失去了、所追尋的一切還是內心深處真切渴望的嗎?雖然從片名中已可窺見不同的看法,但值得所有迷惘的人們一看。
10部青春電影,橫跨三十年時代更迭的人生縮影,由天真而滄桑、從完美到遺憾,更加貼近現實生活的劇情,讓所有不知不覺長大了的人們、回頭看來更加深有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