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幾乎已經被《唐探3》和《你好,李煥英》拿下。但相比《唐探3》高開低走的口碑,《你好,李煥英》無論是票房成績還是口碑都更勝一籌。然而,恰恰是這兩部影片的絕對優勢,讓春節檔的其他影片黯然失色。
《刺殺小說家》,由雷佳音和楊冪,主演,最初被網友們寄予厚望。但從上線后的成績來看,雖然在口碑上足以超越《唐探3》,打了7.0分,但上映半個月以來票房成績只打了9億,離預期票房還差得很遠。
《刺殺小說家》的口碑明顯兩極分化,甚至有網友將這部電影的不盡如人意歸咎于楊冪一人。我覺得她作為娛樂圈的頂級女藝人,還沒有足夠的號召力來掀起商業大片的票房。
從理性的角度來看,楊冪不足以影響整部電影的成就和質量。相反,這部電影毀譽參半,與自身的優劣密切相關。
燒錢賺錢的好故事
目前《刺殺小說家》票房只有9億。對于普通電影來說,賺很多錢就夠了,但是對于耗資7億,耗時5年制作的《刺殺小說家》來說,可能只能是剛剛收回成本。
《刺殺小說家》的特效,無論是放在這個春節檔,還是放在整個國產奇幻電影中,都算得上是最好的。電影中,無論是場景的制作,還是各種形象的設計,都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中國不僅風味十足,而且在技術上也不拖后腿。
首先,最值得肯定的是本片中國的審美回歸在眾多國產玄幻片中,為了呈現各種妖魔鬼怪的形象,一直借鑒西方電影,而《刺殺小說家》中的紅發鬼怪和紅甲武士,都是半神半魔的形象,非常具有民族性。
當然,這也取決于制作團隊的選擇。我們沒有讓國外的技術團隊來做,而是選擇了Stream。
浪地球》的其中一支特效制作團隊,才能夠在保留中國風的基礎上,在技術上也能夠達到像《流浪地球》一樣水準的特效制作。
其次,《刺殺小說家》之所以好看,是因為其故事性能夠讓觀眾眼前一亮,現實和小說兩個世界的融合,雖然聽起來十分奇幻,但是電影卻對兩者進行了合理的連接。無論是人物之間的聯系或是設定,都不會讓觀眾覺得生硬。
作為小說家的路空文,堅持了6年的時間寫小說,但就是這樣一個看起來默默無聞的人,卻讓集團大佬李沐心生殺念,于是他就雇傭了看起來毫無聯系的關寧。關寧原本僅僅只是李沐雇傭的兇手,但是他苦苦尋找的女兒,卻與路空文小說中的小橘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再加上夢境與小說場景的重合,更是讓牽連這起買兇殺人事件的每一個人,都難脫得開關系。
單從故事設定來看,在國產片中可謂是相當稀有,隨著劇情的發展,觀眾也能夠很快被帶入到故事中。從這一點上來看,《刺殺小說家》并沒有落入國產奇幻片的俗套。
演員演技張力十足,雷佳音比楊冪更耀眼
一個新穎又嚴謹的劇本顯然是一部作品的核心,但演員演技的軟實力,也同樣是一部作品不可或缺的。
從人物設定來看,主要有四個主角,路空文,關寧,李沐和屠靈。而作為一部雙男主的電影,大部分的筆墨都放在了路空文和關寧的身上,李沐是讓兩人建立聯系的中間者。相比之下,楊冪飾演的屠靈就更像是工具人一般的存在。
雖然楊冪的演技一直都是忽高忽低備受爭議,不過在這部電影中由于人物設定的原因,楊冪冷面甚至有些嚴肅的表演方式,反而更貼近人物形象。而她沒有選擇使用替身且拳拳到肉的打戲,更是呈現了十分刺激的武打場面。
不過真正讓觀眾驚艷的,應該是雷佳音飾演的關寧一角。由于在劇中飾演了一個花了6年時間尋找女兒的父親,因此雷佳音看起來十分滄桑。不僅滿臉胡茬,眼神也透露著絕望,再加上關寧這一角色是一個執念很深的人,因此大多數時候他都顯得非常固執。
表面上看起來關寧尋女心切,甚至有些癡狂,但是他仍舊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在刺殺路空文的過程中他就一直在做心理斗爭,并沒有著急動手去要李沐手中的線索。
影片中關寧與小橘子的父女情也是最為催淚的點,而雷佳音飾演的關寧,也體現了人性的兩面。一面是父親,一面是殺手,時而溫情地讓觀眾落淚,但時而又兇厲得讓人膽寒。
董子健飾演的路空文一絕,對比之下顯然就比關寧單薄許多,畢竟他除了寫小說之外,沒有太多感情類的戲份,因此整體給觀眾的感受就是頹喪又執著。倒是董子健將這一角色演活了,不修邊幅的著裝和憂郁的眼神,就與大家想象中的宅男別無二致。
雖然《刺殺小說家》是一部商業大片,但是在講好故事上能夠看得出來編劇和導演的用心之處。作為頂流的楊冪,盡管有一定的粉絲號召力,但是除此之外,這部電影本身的優勢才是關鍵??诒门c壞,票房成績夠不夠亮眼,楊冪并不足以影響全局。
倒是電影本身的定位,讓其招來了不少差評。
挖坑不填?建立小說家宇宙別心急
《唐探3》之所以口碑下降,與其后半段的劇情有著分不開的關系。雖然是懸疑的設定,但是電影卻加入了不少其他元素。刻意的搞笑,生硬的煽情,都讓懸疑部分的劇情大大失色,導致爛尾。而《刺殺小說家》也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電影的前半段無論是從節奏或是人物塑造上來看都相當成功,但是后半段從關寧開始續寫小說之后,就有些變了味。再加上結局給觀眾留下了太多的懸念,導致影片的完整性大大降低,以至于很難讓觀眾理解編劇挖的坑到底是意欲何為。
其實,《刺殺小說家》之所以耗時如此久的時間,不單單是為了這一部電影的呈現,而是導演路陽想要建立一個獨特的小說家宇宙。因此《刺殺小說家》僅僅只是第一部,所需要起到的作用更多是鋪墊。
建立獨創的IP宇宙,是當下國產影片作品所急需的,正如唐探宇宙一般,陳思誠也已經將其擴展到了第3部,后續也會有同類型的作品推出。而《刺殺小說家》無論是從故事或是人物來看,都有太多可講的點,建立一個屬于自己的IP宇宙,自然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過導演路陽在第1部想要講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因此最終只能是留下各種各樣的懸念。老坑未填又挖新坑,雖然懸疑燒腦感拉滿,但是對于這一部影片來說,卻并不見得是優勢。
反觀唐探系列第1部,雖然并未設下太多的懸念,但是好的故事和層層反轉,還是讓影片十分完整,自然也就打下了良好的口碑,對后續故事的呈現更是十分有利。而《刺殺小說家》卻沒能夠收獲好口碑,后續影片的推出能否彌補前期留下的這些遺憾和懸念,也尚未可知。
就是這種不圓滿的感覺,才會讓觀眾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呈現明顯的兩極分化,而與楊冪關系并不大。如果真正將原因都歸咎在她的身上,屬實要讓人替她叫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