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司藤》之后,田靜的又一新作《流光之城》上線,這部劇的演員陣容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另外,女性角色的設定跳出了舊有的低俗圈子,給觀眾帶來了足夠的新鮮感。劇情節奏尚可,讓人越看越上頭。
這部劇中田靜的唯美風格為該劇加分不少,而許魏洲的兒子容嘉上也十分有趣。但該劇的故事主線圍繞女主的復仇展開,在這個過程中與男主產生了情感交集。最后,這部作品的主題引出了家國情懷,內容看似復雜,實則不亂。
如果《流光之城》這部劇繼續按照這樣的節奏和格局把劇情往下推,那么《流光之城》有望在人氣上更上一層樓。然而在戲的最后,《流光之城》犯了一個大錯。在該劇發布的先導預告中,容嘉上銷毀了野生出口的賈蓉剩余鴉片,兌現了對馮世真的承諾,但劇中銷毀鴉片的方式引來爭議,難以解釋。
劇中,容嘉上和身邊的人挖了一個大坑,把鴉片全部倒進去,身邊站著拿著火把的仆人。接下來,容嘉上舉手示意人們把火把扔進鴉片里。
不久,鴉片燃起了大火,容嘉上回憶起馮世真在火焰中對他說的話,并履行了他們之間的協議。這里的劇情本身沒有問題。就是通過這種方式讓男主和女主再次互動,真正的融合他們的故事線。但是,這種銷毀鴉片的方式是不合理的。
有多少觀眾的智商被《流光之城》的燒鴉片情節侮辱過?早先在初中課本上,描述了當時林則徐在虎門賣煙的全過程。
林則徐有兩種銷毀鴉片的方法,第一種是傳統的“桐油燒鴉片”的方法,但這種方法在當時是完全行不通的。大量的鴉片會滲入土地,而很多鴉片吸食者可以。
挖掘地里的土,進行提煉之后,仍舊能夠得到一部分鴉片繼續提煉,起不到根本的銷毀鴉片的作用。
于是林則徐采用了第二種方法“海水浸化法”,先是在海邊挖了兩個池子,在池底鋪上石頭,目的就是防止鴉片的再次泄露。而四周釘上板子后又挖了一個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中,流入池里,再將土人為的分成四半,倒入鹽水浸泡半日。
最后再倒入石灰,而石灰遇水沸騰,煙土溶解,士兵拿著木耙不停在池中攪拌,使得煙土溶于水中,等到退潮時池水就會送到大洋,并清刷池底,不留下任何的鴉片殘余。
林則徐的虎門銷煙并非虎門燒煙,即便是燒,也是最早的混入桐油。但《流光之城》中即便是采用了火燒的方法,從干燥的鴉片來看,并沒有混入任何的油化物,而這種直接火燒鴉片的方法,最終不過是讓周圍鄰村的人全都因為吸食鴉片而染上毒癮。
畢竟本身鴉片就是通過點燃之后吸食,與煙草相似,這種燒毀的方式不單單是在場的人會因為焚燒鴉片的煙霧染上毒癮,對環境也是一種極大的污染。
而《流光之城》這一故事情節也被人民文娛官網點名,早在電影《鴉片戰爭》中就曾經還原過這一歷史時刻,并向大家展現了具體的“海水浸化法”銷毀鴉片的過程。如果劇組在拍攝《流光之城》之前做足功課,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低級失誤,自然也不會被觀眾找出漏洞。
通過《流光之城》的這一處劇情,也暴露了當下影視制作的一些弊端,尤其是在這種細節把控上,往往都是得過且過?!读鞴庵恰返闹攸c本身不在于銷毀鴉片,而這一處情節也不過是為了男女主的感情線服務,但是即便如此,劇作也要盡可能的做到貼合實際。
只能說《流光之城》的導演和編劇以及演員對歷史并沒有太多的了解,如果在拍攝期間就提出疑問,那么劇作也會采用更加寫實的方式,而這種不查資料的“偷懶”,雖然能夠加快拍攝的進度,但是同樣利弊共存,一旦被觀眾發現其中的破綻,就難免會成為眾矢之的,也會使得這部劇作的品質大打折扣。
《流光之城》這一次也給國產劇作提了個醒,在注重整體劇情把控的同時,也要注意其中的一些細節,如果不夠考究也會因小失大?!读鞴庵恰窡o疑是國產劇作在細節把控上的反面教材,后續國劇加入類似的情節,還要引以為戒啊!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