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播劇《人世間》,故事情節樸實無華,很貼近生活,平凡中見真情。對60后70后來說,平凡的故事中某些情節有似曾相識。看了這部電視劇,幾乎每一集都會流眼淚,被劇情打動,一言一行。劇中的人物對話,發生的故事,很多地方都讓我很有感觸。那個年代我的父母也是工人階級,他也和周志剛一樣大度而明事理,嚴厲而溫情,母親也是善良勤勞,對孩子疼愛有加,我也有哥哥妹妹兄妹幾個,劇中周家人說的某些話話,我們也曾說過的。這部電視劇,我已看了兩遍。
一、同父母生的孩子,性格不同,作為不同,但都是父母的心肝寶貝
劇中周家三個孩子,優秀正直鐘情如老大周秉義,老實本分孝順如周秉昆,任性自私自戀如周蓉,不能說周家孩子太優秀也不能說不優秀,每個人思想境界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站的高度不同,所做出的表現也不同。
周秉義作為長子,從小就很聽話,積極上進,是支撐周家門面的人,在劇中從頭到尾可以看出來,他確實聽從了父親的話,從政幾十年兩袖清風,后來不為高升而要求回到光字片,下決心改造光字片,要不沒有臉面去見列祖列宗和他的父親。
周父疼愛他體會到兒子的不易,從那年初三父子談話中體現淋漓盡致,周父想抱孫子催周秉義要孩子,知道周秉義不能生育后,眼淚都掉下來了,反過來安慰周秉義說時代不同了,什么孫子不孫子的,也讓周秉義讀懂了父親心中的理解和疼愛,父親理解他住在省長岳父家的心情和處境。看這段劇情時,我的眼淚也流下來了。父親的愛沒有說出來但表現了出來,周秉昆說話諷刺周秉義,兩人動手打架,周志剛為了大兒子周秉義打了二兒子周秉昆,這讓周秉昆內心很是氣惱和郁悶。
周秉昆雖然書沒讀好,但老實勤懇善良孝順講義氣,可一直都很自卑,總感覺不如哥哥姐姐優秀,總認為父母偏向哥哥姐姐,從劇情中說話和做事情,可以看出來他的郁悶。周志剛,周秉義,周蓉三個人離開家后,周秉昆和母親在家一起生活,家里家外都是周秉昆在照顧,周母也多次對他說家里就屬老疙瘩好了,周秉昆想得到周父的認可,周母蘇醒后,周父也曾親口對他說過他對家庭的付出最多,認可了他,也認可了鄭娟。孩子好比父母的手指頭,咬一個都會疼,若是父母不疼愛,孩子也不會長大成人。
以我個人來說,我最不喜歡周蓉,她太任性,戀愛腦,還極其自私,情商也不高,從不考慮家人的感受,一聲不吭地為所謂的愛遠走貴州,多年來不回家,信也極少寫;還把女兒讓別人替她帶回東北娘家,十幾年都沒照顧,孩子在缺少父愛母愛中長大;周母昏迷臥床兩年多,弟媳鄭娟無微不至地照顧,周蓉作為女兒都沒出現過,大學畢業后,更不懂人情世故,送出去的禮品,都能向別人要回來,關鍵還不是她送的。她的父親周志剛還是疼愛她的,沒指責過她,從周志剛到貴州找她的時候就能看出來,知道閨女胃不好,給閨女帶的白面,閨女說可以為了愛情與家里斷絕關系,周父忍著心痛說她可以不要父親,但父親還想要她這個閨女,一句話讓我的淚奔,當時還想他的閨女周蓉都沒有我感動呢。
二、血濃于水的親情,肝膽相照的友情,珍貴珍惜
周家三個兒女長大后,人生地位有差別,生活酸甜苦辣也不同,對待事情上也有分歧,哥弟之間有矛盾有誤解,打打鬧鬧,但親情永遠在內心深處,不能割舍。其中周秉昆和周秉義之間的不和諧多一些。某年春節,周家大團圓,所有的家人都在,周父帶領全家人出去拜年,街坊鄰居都羨慕,夸贊周秉義和周蓉考上北大,周秉義還是省長女婿,周家的女婿馮化成有名的大詩人,唯獨沒有人夸贊周秉昆,他生氣回家,哥哥姐姐還安慰了他,連周父都說若是沒有周秉昆照顧家,周秉義和周蓉或許上不了大學。
周秉昆因為哥哥周秉義春節時給父親甩臉子而生哥哥的氣,語言相加地諷刺哥哥,省長家的女婿,不愿意回光字片的家,給周家撐門面的人,以至于在省委大院門口感覺他這個哥哥是省長女婿,高高在上,優越感十足,曾給周父甩臉子,大過年的也不回家,只給省長岳父家招待客人,不考慮父親的心情。
在光字片的家中,哥弟倆動手打起來,但是還依然親近,在軍工廠那場戲里,周秉昆看到哥哥處在危險中,萬分擔心;家里有事情和朋友有事情,能自己解決得了的,不會去麻煩哥哥,連父親病倒,也是想到讓發小朋友幫忙,也沒聯系哥哥周秉義。在失手致使駱士賓死亡后要判刑,也沒張口讓哥哥周秉義幫忙開脫;在知道曹德寶寫信舉報周秉義后,上門揍曹德寶......兄弟之間的矛盾固然有,但是親情割舍不了,家人在內心柔軟的地方。
讓我感動的還有周秉昆那些發小,六君子,劇情的前半部分還是很讓我羨慕這樣的友情的,盡管每個人的生活艱辛程度不同,但依然互相幫助,肝膽相照,每年大年初三都會聚聚,聊聊。只是后來曹德寶喬春燕慢慢脫離了大家,環境變了,心態變了,道不同不相為謀就是了。
后來的喬春燕把現實中某些人的嘴臉刻畫的淋漓盡致,為了個人利益,不惜和朋友撕破臉,多年的情意分文不值。還有于虹也變得很自私,居然張口向鄭娟要房子,得到房子后的操作也很不厚道了。這一幫哥們姐妹們中,就屬肖國慶最耀眼,至始至終都仗義。親情友情盡管不完美,但是絕對很現實。
三、都要嫁給愛情,但婚姻真的需要門當戶對
《人世間》給我一個很深的感觸還有就是,婚姻真的應該遵從門當戶對。愛情很美好,現實很殘酷。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縱然兩人相親相愛,但弱勢的家庭總會或多或少地被看輕,顯得不那樣被尊重。沒有共同語言無法溝通,相處也會很尷尬。不同階層的人,很難融合到一塊的。
周家三個兒女,周志剛唯一的親家是郝省長夫婦,就連這唯一的親家,在同一個城市中,至死都沒有見一面。就像周父說的那樣一輩子沒有和親家見一面,有些無奈。省長夫妻兩個也沒有主動說過看望住在光字片的周家父母,一次哮喘病阻擋了兩親家相見,好了后也沒提起過再見面的要求,自那次后周家也沒拍過全家福,應了第一集中周父的那句話,估計是他們周家最后一張合影了,終成遺憾。周家大兒子是省長的女婿,說起來好聽,可兩親家不來往,在旁人眼里就是看不起貧民的親家。“皇帝也有草鞋親”,這句話在劇情中就是一諷刺。
細品,聽到這句話的表情,
有一年回家過春節,周父從南方帶來兩筒茶葉,讓周秉義和郝冬梅帶給郝省長家作為禮物,省長夫人金主任看都沒看就讓周秉義放到小屋里去了。后來又被秘書送回了周家,不管是省長夫人金主任安排的還是秘書不知情拿錯了禮物,都周家來說都是一種難堪,更讓周父內心五味雜陳。
針對這件事情,周秉義和郝冬梅還探討了一番階層差距的話題。
在后面的劇情中周秉義也曾向郝冬梅吐露過心聲,住在省長家里,相當于上門女婿,入贅,有寄人籬下的感覺。
都說時代不同了,不在意貧富差距了,但在門不當戶不對的婚姻里,總會有人內心受傷,所以老話“門當戶對”經現實檢驗后還是很有道理的。
《人世間》里家人們之間的對話,最是讓人動容,不管是父子之間的吵架,還是兄弟之間的爭吵,夫妻之間的對話,都是那樣真實,感人,落淚,也許這就是《人世間》成為熱播劇的原因吧。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