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大電影上的作品質量一直都備受大家詬病,但凡事都有例外,在院線上因為尺度受限而影響作品質量的恐怖片,在網大電影市場上卻是最出彩的作品類型。而能夠隸屬于恐怖片一類的,還有讓觀眾欲罷不能的盜墓題材。
盜墓題材本是屬于探險系列,并不屬于恐怖電影,但是如今越來越多的盜墓題材的作品,因為利用特效塑造了各種奇觀異象,總是能夠在觀感上對標恐怖電影。而相比起元素較為單一的作品,盜墓類影片往往還會加入一些懸疑的設定,使得影片的看點更為豐富。
盜墓題材的作品隨著費振翔執導的《鬼吹燈》系列網劇的熱播,再次被推向高潮,接下來最值得期待的自然同樣是由熟悉的鐵三角拍攝的《昆侖神宮》。但在這之前,在網大電影上線的《發丘天宮:昆侖墟》卻無形中給《昆侖神宮》帶來了不小的壓力。
講述的不是同一個故事,但卻是同為盜墓題材類的作品,難免會被拿來做比較,《昆侖神宮》雖然還未上線,具體品質尚未可知,但這部《發丘天宮:昆侖墟》卻是一部妥妥的高品質盜墓電影,起碼能夠給后續的盜墓片打個樣。
視角新奇,由淺入深放大懸疑效果
不少盜墓題材的作品往往都是跟風蹭熱度,雖然其中不乏有一部分作品是利用了高投資,在特效上下足了功夫,呈現了瑰麗的奇觀,在視效上能夠滿足觀眾的期待,但故事傾向于套路的問題依然難解。
《發丘天宮:昆侖墟》最大的亮點在于它與《云南蟲谷》等作品一樣,都是盜墓題材,但卻偏偏沒有講我們熟悉的老故事,從根源上就避開了套路問題,其呈現的發丘一派是如今國劇以及國產電影市場上最少見的,視角更為新奇。
盜墓題材的作品之所以陷入沉寂,就是因為無法給觀眾帶來源源不斷的新鮮感,《發丘天宮:昆侖墟》另辟蹊徑,終于將發丘一派搬上了熒幕,當我們看過了熟悉的摸金校尉,搬山道人,發丘中郎將從一開始就對觀眾有著直接的吸引力。
影片開局敘事并不拖沓,短短幾分鐘就將故事的背景交代的清清楚楚,在正式進入敘事之前,先引入了17年前昆侖山脈一行人在探墓過程中的遭遇,以發丘天官為首,不但身形矯健且有膽有謀,在他們的身上能夠看到幾分搬山道人的影子。
緊接著影片又拋出了劇作的一大懸念,發丘一派與日本人一起盜墓,這到底是賣國行為還是另有隱情?懸疑元素的運用,從觀感上就與《云南蟲谷》等作品不同,不少前作營造懸疑效果,往往是通過讓人神經緊繃的背景音,或是用虛晃鏡頭強調前路的未知,讓觀眾產生恐懼心理,這也使得一部分盜墓類影片更像驚悚片。
但《發丘天宮:昆侖墟》卻是把控住了懸疑劇的精髓,在前期劇情中就埋下了懸念,隨著一行人進入墓穴后,緊張的氛圍感徹底拉滿。昏暗的背景加上吞噬人類的巨物出現,已經能夠讓觀眾預判到這些人生死未卜,在觀眾情緒緊繃的狀態下,故事戛然而止,繼而引出了新的人物。
前面的故事還未徹底結束,觀眾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但影片卻利用這一點吊足觀眾胃口,一直隱瞞真相,又推出了下一代發丘天官尋找父親的故事主線,這種懸疑效果的營造完全是由淺入深,吸引著觀眾能夠看得下去。
這種敘事的方式已經讓《發丘天宮:昆侖墟》與其他的同類型作品在水準上徹底隔絕開來,利用輔線引出主線,觀眾很難止步于這部作品的前幾分鐘,從一開始影片就打破了網大電影黃金五分鐘的定律。
保留懸念,明線暗線互為交織
前期劇情營造的這種懸疑氛圍在影片中得以保留到最后,這也是《發丘天宮:昆侖墟》的一大亮點,隨著主角團開始尋找父親失蹤真相,日本女特務也加入其中,主線與輔線之間產生了微妙的聯系,相同的組成方式,卻是探險隊的后人,日本人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男主角進入昆侖墟的理由十分充分,從這一點來看影片很是注重劇情邏輯,父親的下落不明讓男主角有了必須進入昆侖墟的理由,這種血脈親情的相連,就是最直接又最有說服力的原因。而日本特務的加入,又使得男主角不得不做,是主動與脅迫雙重作用的加持,讓這位年輕的發丘天官進入墓穴。
影片選擇了發丘一派,本身就有一定的懸念,在這之前的大部分國產劇作呈現的都是以胡八一,王胖子等人為主的摸金校尉,嘴里說的是分金定穴的口訣,脖子上戴的是摸金符,盜墓時永遠都在角落里點起蠟燭,使得摸金一派盜墓的一套流程,讓觀眾能夠倒背如流。
而卸嶺一派因為有了《怒晴湘西》中的陳玉龍,讓觀眾看到了他們與摸金校尉最大的不同,團隊作戰的方式使得卸嶺一派成為人數最多的盜墓門派。與之對比最為鮮明的則是以鷓鴣哨為代表的搬山道人,講究單獨作戰,但實力表現出色。
發丘天官究竟與摸金校尉,卸嶺力士和搬山道人有什么不同?觀眾的好奇心成功拉滿,而編劇顯然也很懂觀眾的好奇點在哪里,于是也將發丘天官的神秘感保留,隨著劇情的發展,逐漸將發丘天官的作用呈現在熒幕中。
天官印和天官锏,發丘一派獨有的身份標識,也是眾人得以進入墓穴的“密碼”,只有天官印和天官锏同時作用才能打開墓穴,又一次在邏輯上讓劇情變得更加圓滿,解釋了日本女特務為何非要找到男主角的原因。
影片的明線十分清晰,就是主角團和日本特務一同行進,找到最終的不死神樹,解開父輩一行人失蹤的原因,但暗線是日本女特務的目的以及她的身份。明線與暗線互為交織,成功構建起了一個錯綜復雜的故事網。
但《發丘天宮:昆侖墟》是一部負責任的影片,挖坑必填,凡是埋下的線都在最后得以交代,懸念最大限度得以保留,也讓觀眾在最終謎底揭曉的那一刻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盜墓元素滿足多重感官刺激
,奇與實相融
以往同題材的網大電影之所以遭遇觀眾群嘲,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選角,尤其是《鬼吹燈》系列的作品,主要講述的是摸金校尉胡八一,胖子,雪莉楊,三人的形象在觀眾腦海中早已有了特定的臉,當選擇一些不符合觀眾期待的演員時,體驗感就已經大打折扣。
《發丘天宮:昆侖墟》中,主角團的一眾人物,對于觀眾來說本就是陌生的,自然也不會對他們有所想象,無論影片選擇什么樣的演員,觀眾都無法預判,但從選角的角度來看,這部影片依然是負責任的。
氣質較為清冷,眼神中又自帶著一股堅定感的裴子添演繹發丘天官恰到好處,而冷艷又帶有神秘感的安唯綾一身颯爽裝扮,日本女特務,不用看她在影片中的表現也已經與這樣的人物設定高度契合。
兩位演員的演技在青年演員中無疑是佼佼者,因此在她們的詮釋下,角色從一開始就讓觀眾有代入感,再加上陰暗詭譎的墓室環境,更是增加了人物的信服力,感覺極為出彩。
而一部盜墓類的影片,也需要在感官上給予觀眾多重的刺激,這就要求《發丘天宮:昆侖墟》加入更多的盜墓元素。昆侖山的磅礴氣勢,與攀爬昆侖山過程中的艱險,都讓主角團還未進入墓穴時,就已經因為這種視覺上的強大沖擊力,感受到了此行兇險萬分。而進入山中城時,昏暗的環境中,巨大的石柱發出幽暗的紫光,以及頂在行路上的巨人石像,都營造出了一種神秘感。
單單是從美術場景以及道具設計的角度來看,這部《發丘天宮:昆侖墟》完全不輸院線電影《尋龍訣》,講究的布置在加上各種奇特的機關,處處都透露著匠人精神的壁畫和石雕,都已經將一個復雜,神秘,瑰麗的地下世界,以最極致的呈現方式穩穩的吸引了觀眾。
影片設置的正反兩隊人馬,也注定了會有不少打斗場景,拳拳到肉而又刺激的打戲,再配合上周圍分分鐘就能取人性命的巨獸,觀眾的神經全程都是緊繃的。
影片將各種奇幻的景象利用優質的特效制作,以最真實的方式呈現在熒幕中,無疑是將奇與實相融,使得這場探險之旅亦真亦假,讓觀眾仿佛在夢境中游離。但這種虛幻感又在影片最終以父子情收尾,回歸到真情實感,整體的故事流暢而又完整,觀感體驗極佳。
不可否認,《發丘天宮:昆侖墟》不是一部絕對完美的作品,缺點不少,但無論是將其放在同題材的作品,或是放在網大電影市場上,這都是一部品質出挑的作品,遠遠高于預期。
【免責聲明】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