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最強“謀女郎”的比拼,一定是在鞏俐和章子怡之間產生,這個因為和張藝謀合作而誕生的女演員稱號,是張藝謀整個職業生涯的重要標志。當年作為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其實張藝謀大學的專業并不是導演。他是因為愛好攝影,所以到北京電影學院學習攝影專業,又因為專業技能扎實,所以在畢業后,張藝謀成為了國內影壇首屈一指的攝影師。而這個時候第五代導演的概念還相對比較模糊,張藝謀和同學們,還只是當年國內影壇初出茅廬的電影青年。
當年由于歷史原因,中國電影的發展基本處于斷層狀態,而張藝謀等人,則是恢復高考后的第一批科班出身的電影人。由于頻繁和世界影壇互動,所以這批人的電影風格和藝術追求,在當年表現得十分前衛。和以往幾代電影人相比,國內第五代導演具有鮮明的時代風格。張藝謀雖然最初是以攝影師身份進入國內影壇的,但是經過幾年的努力,他自認為已經可以擔當一部影片導演的重任。在1987年前后,張藝謀終于實現了導演夢,在他前妻肖華的推薦下,張藝謀選中了當年還名不見經傳的莫言發表的一部中篇小說《紅高粱》為電影題材。這部影片后來成為了國產電影史上的一座豐碑,這部影片不僅拿到了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的金熊獎,同時還將張藝謀和鞏俐的命運牢牢地綁在了一起。
不過那個時候還沒有“謀女郎”的稱號,只是在《紅高粱》之后,張藝謀選擇和前妻肖華離婚,并和鞏俐結為情侶,從此也開啟了他們在大銀幕上長達將近10年的合作。在10年里,張藝謀和鞏俐幾乎見證了國產電影所有的輝煌時刻。他們兩人合作,也幾乎拿遍了各大國際電影節上的獎杯。不僅如此,在兩人合作期間,鞏俐還曾進軍香港影壇,并且和張藝謀主演了由李碧華小說改編的穿越電影《古今大戰秦俑情》,在影片中兩人飾演一對情侶。幾年后,鞏俐參演了另外一部李碧華小說改編的電影,這部影片就是日后被稱為華語電影巔峰之作的《霸王別姬》。
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據傳聞,在拍完影片《搖啊搖,搖到外婆橋》之后,鞏俐和張藝謀在大銀幕上的合作告一段落的同時,他們也結束了兩人的情侶關系。兩人再次出現在同一部影片中時,已是10年后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這時候的張藝謀已經從文藝電影完全轉移到了商業大片,而他最具特色的影像風格也從雋永的大紅變成了滿屏的“土豪金”。雖然這個時候張藝謀依然是國內最頂尖的導演之一,雖然這個時候鞏俐依然是在國際上最具知名度的華語女演員,但是才子和佳人10年后再次重逢,卻是另一段物是人非的電影往事了。
在將近10年的時間里,張藝謀早已扛起了振興民族電影工業的大旗,從《英雄》開始,張藝謀在他的商業大片之路上一去不返,并一騎絕塵。這個階段,雖然鞏俐也參演了幾部文藝片,但是與張藝謀時代的作品相比,鞏俐顯然度過了巔峰時期。而在這段時間里,與張藝謀合作過的女演員中,最著名的則要數憑借參演張藝謀的影片《我的父親母親》而出名的章子怡。和鞏俐與張藝謀第一階段合作了7部電影相比,章子怡僅僅與張藝謀合作了一部影片,轉而章子怡便投身到李安的“懷抱”,主演了迄今為止唯一一部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華語電影《臥虎藏龍》。
但是章子怡和張藝謀的合作并沒有終止,在幾年后,兩人又合作了影片《英雄》、《十面埋伏》等作品。不過此時的章子怡已經今時不同往日,她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了可以和鞏俐比肩的,具有超高國際知名度的華語女明星。一時間章子怡的片約不斷,而且與章子怡合作的都是如王家衛、李安、馮小剛、陳凱歌等頗具國際影響力的華語電影大師。
并且在這個階段,章子怡的知名度明顯強過了鞏俐。不過說到這里,同為“謀女郎”出身的兩位女演員,為何章子怡作為后來者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奠定自己在國際影壇上的地位呢?這其中章子怡和鞏俐的演戲天分是值得肯定的,這也是張藝謀能夠打出“謀女郎”這個金字招牌的原因。作為導演而言,張藝謀在識別女演員的能力,縱觀整個華語影壇,幾乎只有周星馳可以與之比肩。所以在整個華語影壇,關于“女郎”的稱號,最強的就要數“謀女郎”和“星女郎”了。
雖然章子怡和鞏俐都有拍電影的天分,但是兩人出道的年代背景,卻有很大的差別。在1987年,國產電影雖然已經有了起色,但是在國際影壇上的影響力,還非常有限。所以從時代背景而言,鞏俐更像是華語電影,在國際影壇上的開拓者。而章子怡出道時,第五代導演的藝術追求任務基本已經完成,這個時候,在張藝謀和陳凱歌的推動下,國產電影正準備進入快速商業化的時代。所以在這個階段,電影領域獲得的支援,已經和鞏俐剛出道時的環境不可同日而語。
雖然當年鞏俐也曾到香港拍片,但是在那個年代,鞏俐的這種舉動只是嘗試性的操作。而也正因為有了鞏俐的大膽實踐,所以到了章子怡時,華語各個分支領域的交流,已經非常頻繁,這也使得章子怡有了能夠參演影片《臥虎藏龍》的環境基礎。而在2000年前后,華語電影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而這個階段以商業化為主。并且如影片《臥虎藏龍》和《英雄》,這兩部影片不僅在華語電影圈,而且在北美市場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這就使得章子怡的知名度迅速占領了國際市場。
而當年鞏俐雖然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她的知名度僅限于華語地區,這同樣是首先于當時的時代背景。而后來在2000年之后,鞏俐的年齡優勢顯然已經不再具備了,她在此時已經度過了一個女演員發展的黃金年齡,而此時的章子怡,正是當打之年。所以從命運的巧合,成名的時機而言,鞏俐顯然沒有章子怡更具備優勢,這也是為何后來章子怡的勢頭更強勁的主要因素。
論及實力而言,章子怡較鞏俐而言還是有差距的,單單就一個威尼斯電影節影后的頭銜,就是章子怡無法比擬的。而如今表象上章子怡比鞏俐更強,其實更多是因為時代的因素,而非個人技術上的高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