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十點電影原創
血腥。
暴力。
欺壓。
當這一切發生在現實社會中,每個圍觀者都會為之側目。
我們會主動尋求法律的援助,訴諸輿論,期盼得到一個公正的結果。
然而,當這一切發生在最隱蔽的地方呢?
如果,它被輕描淡寫,“沒什么大不了”呢?
我們還是否敢于拆穿美好的假象,去為曾經的自己討回公道?
12集短劇,19禁本子。
改編自《釜山行》導演延相昊的同名處女作。
原動畫電影在2011年,成為首部受邀戛納放映驚悚動畫片。
其暗黑殘酷的風格,也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而這部劇集,雖然經過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矛頭仍然直指原作的焦點——
校園霸凌。
從第一集開始,編劇毫不留情。
男主角黃景敏的悲慘人生,被直白攤開。
從小在家庭里就備受虐待,父親毆打他,逼迫母親外出賣淫。
在學校同樣屢遭欺凌,惡霸同學每天對他拳打腳踢,辱罵不休。
哪怕有好朋友在身邊,他在看見惡霸時,仍然驚恐到轉身就逃。
最后,還是被堵在衛生間里,被逼著打飛機。
少年脆弱的自尊,被踐踏到徹底粉碎。
曾經的他,只能躲在房間里,期盼父親趕緊去死。
在學校時,同樣數著日子,希望學生時代快一點過去。
但很顯然,童年陰影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消失。
長大后的黃景敏,父親如愿逝去,還娶了和他感情極好的妻子。
有母親,有妻子,這完整的一家,似乎已經逃離了不幸的陰影。
直到某一天,妻子發現了黃景敏高中時的相冊,自此童年創傷卷土重來。
雖然有心理醫生的干預,他仍然經常幻視、幻聽,游走在精神崩潰的邊緣。
愛情沒能攔住他,反而為這段悲劇人生加速。
妻子不忍看他如此痛苦,給他下了藥,打開煤氣,與他攜手走向死亡。
妻子一睡不醒。
反而是已經服用過精神藥物的黃景敏,由于抗藥性很快醒來。
他失去了一切,復仇就此開始。
原片的風格尖銳也逼仄,視角主要集中在幼年時期的男主身上。
成年后的劇情寥寥,凸顯出困局: 校園暴力,基本無解。
而劇集《豬玀之王》,則以最常規的懸疑風格開篇。
原作中男二鄭宗碩的身份,也從被動的潦倒記者,換成了更為主動的警察。
開場虛晃一槍,讓觀眾誤以為,是黃景敏主動殺害了自己的妻子。
在妻子去世的悲憤之中,黃景敏在窗戶上留下了鮮紅的字跡。
勘察現場的女主角,沿著這一線索,找上了男二鄭宗碩。
據鄭宗碩所說,黃景敏和他自打國中之后,再未相見。
此后,他又以積極的態度,投入到黃景敏的案件中。
很顯然,時隔二十多年,黃景敏卻是一直在關注著鄭宗碩。
他知道鄭宗碩當了刑警,也知道當年霸凌過他的每一個人的動向。
哪怕沒有妻子的死亡,他也早早就計劃好了復仇。
他的復仇,不僅有充足的理由,也帶上了“理當如此”的爽感。
當年在校園中,有兩個惡霸,日日霸凌黃景敏。
一個是打手,標準的武力脅迫,逮到他就是一頓揍,把他壓在地上爬。
靠武力霸凌別人的小混混,到了社會上卻混得十分凄慘。
黃景敏在一個深夜盯上了他。
用假名,談合作,買下附近的出租車公司,再將所有維修工作都外包給這位當年霸凌他的“混混”。
當年的小混混還以為自己天降好運,買了新房,擴大了店面,和家人的生活更上一層樓。
完全沒想到,這一切只是黃景敏徹底報復他的手段。
直到那一天。
“混混”的妻子回到家,發現了掛在墻上,身體殘缺的丈夫。
現場血腥一片,妻子直接被嚇暈了過去。
另外一位惡霸,身份完全不一樣。
父親是私立醫院的院長,學習成績又好,一開學就被老師欽點成班長。
有財力、有身份,所以霸凌同學,也不會受到處罰。
更荒謬的是,他生活一路順遂,自己也變成了有名的醫生。
兩個惡霸的身份地位,無疑是在聲明一條殘酷的現實邏輯:
決定人生的,不是善惡,而是金錢和地位。
但兩人也有相似的地方。
在隨意聊起當年的往事時,兩人都毫無愧悔之心,反倒是語氣非常愉快。
當男二以警察的身份找上門來時,這位醫生還得意洋洋地威脅他。
對他而言,如今名聲最重要。
如果男二敢把當年的事泄露出去,他也敢動手殺人。
實際,逃得了初一,逃不過十五。
在警察男二面前維持假面的醫生,早已掉進了男主角為他準備的陷阱里。
身為醫生,卻無法抵御毒品和美色的誘惑。
越來越依賴毒品的醫生,距離身敗名裂的那一天,也就越近。
在警察持續追蹤下,黃景敏還利用同伴、昔日的老師來轉移警方注意力。
他旗下的出租車公司,表面上是正經生意,實際手下的司機經理,都有著各自的秘密。
顯然,他要做的,絕非殺死幾個昔日霸凌自己的惡霸。
更像是一次針對社會的復仇。
富人踐踏窮人,權力凌辱弱小,只有反擊,才是他的解脫。
事實上,現實中的韓國名流,被爆出校園霸凌事件,也同樣是一樁“身敗名裂”的丑聞。
2021年,曾經有國民偶像之稱的姐妹花,韓國排球運動員李在英和李多英姐妹,就被爆出過往有霸凌行為。
事件發酵后,韓國排球協會宣布無限期剝奪李在英、李多英的國家隊選手資格。
除此之外,還有男排運動員樸尚河霸凌他人,短道速滑、鐵人三項等多位運動員被霸凌的丑聞。
《月升之江》的前任男主金志洙,也因為霸凌丑聞,被火速封殺。
當霸凌新聞還局限在校園中時,我們很容易將其“大事化小”。
向家長傾訴,期待老師解決,仿佛這就是完美結局。
但劇中的黃景敏,早已說出了真相:
在體壇屢次出現霸凌丑聞后,有學者站出來發聲:
“韓國體育界根深蒂固的虐待問題殺死了她們。韓國體育成就的背后是嚴苛的訓練制度,這種制度認為只要能產生獎牌獲得者,暴力行為就是正當的。”
甚至,在韓國激烈競爭的社會背景下,弱肉強食,互相針對,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風氣。
從體育到娛樂圈、部隊,整個社會的每一個角落都被波及。
學生不把同學當同學,反而當成競爭對手。
如果你是優秀的,成績就是霸凌別人的武器。
如果你是落后的,暴力就是反擊別人的利器。
甚至連父母也更重視成績和能力,完全不在乎孩子之間這一點“小摩擦”。
當家長、老師們都在把競爭放到第一位時,被他們教育的孩子們,更不會將“友誼”放在眼里。
這自然形成了一種“養蠱”式的社會效應。
最后,從2011的動畫,到2022的劇集,變化,細思恐極。
當孩子們還被困在校園中時,他們找不到答案。
能想到的選擇,是從高樓上一躍而下,試圖讓惡人們留下心理陰影。
但當他們走出校園時,一切,就不一樣了。
那些弱小的人,已經早早地學到了充滿惡意的一課。
現實殘酷,善意無處安放。
只有學會忍耐,學會偽裝,學會茍且偷生。
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
惡之花已經落下,瓜熟蒂落。
而接下來,就是實踐的時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