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8日,紀錄片電影《“煉”愛》上映。這部紀錄片由董雪瑩執導,陳玲珍擔任總制片人,以五位都市單身女性為拍攝對象,真實記錄了五位都市當代女性,在面對婚姻和生活時的選擇。
這是導演董雪瑩在《入戲》之后執導的又一部紀錄片作品。2018年3月,董雪瑩開始了對于五位30+女性的跟拍,五位有著不同成長背景和迥異價值體系的女性,看似平行而無交集,實則共同面對著一個當代的情感命題:在城市化,網絡化的多元時代里,我們面對情感失去了什么?拋棄了什么?忽視了什么?
半年間,歷經三個國家、八個城市,拍攝超過300個小時的素材,董雪瑩以獨立紀錄片視角記錄下了五位女性對于這個情感命題的解讀。3月31日,南方都市報、N視頻“開麥聽你說”欄目,邀請《“煉”愛》總導演董雪瑩、總制片人陳玲珍,以及影片中兩位女主人公Kitty和月兒,共同做客直播間,一起聊聊《“煉”愛》的故事。
導演董雪瑩:
與拍攝對象共同創作,希望能帶給人浴火重生的力量
“上影節首映的時候我們計算過,全場觀眾的笑聲至少有20多次”,每每聊起《“煉”愛》的時候,董雪瑩總會和大家提起這件事。“這部影片并不是沉重的,更不是絕望的,它表達和呈現了一個當下的社會現象。我希望這部影片可以燃燒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帶給人浴火重生的力量。”這是董雪瑩對于《“煉”愛》片名的解讀,更是影片想為觀眾傳遞的寓意。
拍攝《“煉”愛》的初衷,來源于董雪瑩自己。她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遇到過很多匪夷所思的故事和困惑。帶著這些困惑的她,開始由身邊的朋友做起了調研。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在面對愛情或者生活時,都同樣有著各自的困惑。與此同時,她開始著手研究社會學中有關單身獨居現象的書籍。在做了大量的調研和數據參考后,她決定開始創作這部影片?!安还苁亲陨斫洑v還是社會責任感,我都想盡全力把這部影片創作出來”。
作為一名獨立紀錄片導演,董雪瑩曾執導紀錄片電影《入戲》,這部電影入圍了41屆哥德堡電影節,第12屆FIRST青年影展,并提名“最佳紀錄片”。伴隨著《“煉”愛》的拍攝及上映,對于獨立紀錄片這個領域,董雪瑩開始有了更多思考。
董雪瑩認為,獨立紀錄片導演需要為自己的創作承擔資金或尋求其他支持,但在這個過程中,導演對作品的自我操控力更強,也更能通過鏡頭更彰顯自己的個人態度,這也清晰地體現在拍攝《“煉”愛》的過程當中。由于紀錄電影的真實性,在拍攝過程中,董雪瑩需要和五位拍攝對象同吃同住,在拍攝其家庭成員和私人生活行程等過程中也充滿著未知與變化。這些在董雪瑩看來,都是獨立紀錄片區別于其他影視作品之處,“其實不只是導演在選擇拍攝對象,拍攝對象也在選擇導演。我與五位主人公之間就是這樣一種互相選擇、互相成就的狀態。所以《“煉”愛》不僅是我的作品,更是我與她們共同創作完成的一部影片”。
《“煉”愛》導演董雪瑩。
《“煉”愛》的上映,也寄托著董雪瑩對于國內獨立紀錄片現狀的一種期望。在董雪瑩看來,獨立紀錄片屬于邊緣和小眾化影片,每一位獨立紀錄片創作者在影片前期到后期,都要全程獨立參與,也就是所謂的“單干戶”。作為“單干戶”的董雪瑩,在創作獨立紀錄片的過程中,亦伴隨著無數個不能理解或受到打擊的時刻,“影片在點映和展映中的觀眾反響都很不錯,原以為會真正走進大眾的視野,但到正式上映后,排片率、時間段等都很不理想,實話說我確實受到了很大的打擊。我不理解為什么排片率只有百分之零點三?如果紀錄片上院線只有這個排片率,誰還敢投拍紀錄片電影呢?誰還會去做一行呢?”面對著這些問題,她自己心里也沒有答案,唯有觀眾才能給出答案。但董雪瑩仍希望能有更多的人通過《“煉”愛》這部影片了解并關注獨立紀錄片,而《“煉”愛》這個系列也將不斷延續下去。正如她在解讀片名時的期望,“帶給人浴火重生的力量”。
總制片人陳玲珍:
紀錄片是最好的記錄,好作品不會孤單
作為《“煉”愛》的總制片人,陳玲珍與董雪瑩的相識結緣于《入戲》?!丁盁挕睈邸愤@部影片,使兩人開啟了第二次合作。“我一直都有支持雪瑩創作的想法”,陳玲珍坦言。
對于影片中五位拍攝對象的選擇,陳玲珍概括為“賞心悅目、各有千秋”。從制片人的角度,她更能夠看到導演在選角及拍攝過程中的用心。陳玲珍表示,影片主題經過了反復的斟酌和考量,最初想以男性和女性的雙重視角進行對象選擇和拍攝,但因拍攝視角太廣泛,和導演商量之后還是希望能聚焦一個主題之上,最終選擇以都市里的單身女性為拍攝對象?!拔液苄蕾p這部影片中的每一位主人公,她們在堅持自己所追求的愛情時有自己的理想色彩,雖不容易,但絕不將就”。
對于“堅持”的解讀,也體現在陳玲珍自己身上。陳玲珍擔任紀錄片電影制片人已超過十年。作為紀實影像項目CNEX的聯合創始人暨執行長,她致力于用各種方式支持青年創作者們投入紀錄片的過程中,對于紀錄片的意義,她也有著自己的詮釋?!凹o錄片最大的功能,是把身邊存在的現象記錄下來,受眾既可以在影片中看到自己的投射,也可以通過尋找他人身上更好的方式去面對自己所遭遇到的困境,給自身帶來啟發和解決方式。”正如CNEX的主題——“給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備忘錄”,陳玲珍深切相信,紀錄片是一個國家和社會的重要影像素材,是最好的記錄方式。
《“煉”愛》總制片人陳玲珍。
這份來源于紀錄片電影的力量,成為陳玲珍支持紀錄片,支持《“煉”愛》的關鍵因素?!凹o錄電影的好看是來自于它的真實性,這種真實性與劇情片中賞心悅目、流暢的劇情并不沖突,會讓大家有一種在鏡子里看自己的狀態,正如《“煉”愛》一般,會讓很多受眾在觀看過程中感覺到自己并不孤單”。
紀錄片對于陳玲珍與創作者而言,是個相互成就的過程。在《“煉”愛》的創作過程中,陳玲珍看到了董雪瑩的率真與理想色彩,也強化了她對于這個創作群體的尊重。面對董雪瑩對獨立紀錄片存在的困惑與擔憂,陳玲珍則表現得更加樂觀,“好作品是不會孤單的”,她說。
Kitty / 月兒:
享受當下,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2年3月22日,是主人公之一的李桃大婚的日子。從2018年參與拍攝,到影片上映,已經過去了三年有余,每位主人公都行進在各自的人生軌跡上。看著片中過去的自己,做客直播間的Kitty和月兒仍有著諸多感慨。
聊起最初為何會與這部紀錄片結緣,兩位主人公都有著自己參與的原因。Kitty在采訪中說到,“我和雪瑩認識了很多年,她也一直很好奇我為什么一直單身,我覺得我在某種程度上代表著一部分女生的心思,都渴望能找到一個喜歡的、理想的另一半,我也想通過這部影片看到自己當下的狀態”。月兒對于影片的參與,則有與董雪瑩的投緣在其中,“我通過一個藝術家朋友認識了雪瑩,當時聊得很投機,我很欣賞她,覺得她這部影片的想法非常棒。作為朋友我非常愿意無條件支持她,給時代一部關于‘愛’的作品”。談及對于《“煉”愛》的解讀,兩位性格迥異的女主角不約而同地提到一個詞語——“百煉成金”,在她們看來,尋找愛情的過程本就是一場歷練,唯有經歷,才能成長為閃光的自己。
參與這部聚焦情感的紀錄片拍攝,也讓兩位主人公對于自己的婚戀觀有了更直接的定義。Kitty從小酷愛收集Hello Kitty,她說Hello Kitty和自己有著太多共同的特質,所以鐘愛這個卡通形象這么多年。也正因如此,Kitty將“專一”總結為自己對待感情的關鍵詞,“我覺得我喜歡一個人就會一直喜歡下去”。
相比Kitty對待愛情細水長流般的憧憬,月兒則更相信愛情的體驗感永遠比話語來得更直接。當談及對待愛情和婚姻的態度時,月兒沉默著思索了一刻,然后提到了“熾熱”這個詞?!拔铱释麩霟岬膼邸N蚁M梢院土硪话氡舜伺惆槌砷L,彼此成就。愛是要去體驗的,用語言形容是蒼白的”。
從父母到整個家庭,Kitty一直被長輩間相濡以沫的感情所環繞著長大,這也讓她堅信自己終將會遇到這樣的一個人,“我一直是個比較樂觀的人,跟著家里人學到了與另一半的相處方式,我希望和另一半分開的時候,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在一起的時候能夠成為一個完整的圓,一起對抗外界所有的紛擾。我相信我會遇到的,或許他就在今年出現”。
《“煉”愛》主人公Kitty(右一)與姥姥、姥爺在一起。
成長過程中受到來自母親、姨媽等家庭女性成員的影響,使月兒的性格里處處透露著自信和浪漫,她在影片中將這樣的狀態形容為“綻放”。在月兒看來,母親是她一直以來的榜樣,“她把事業和家庭都兼顧得很好,是個好女兒、好媽媽、好妻子”,看著家庭女性成員們永不止息地成就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月兒覺得這是對“綻放”二字最好的解讀。
《“煉”愛》主人公月兒。
三年之后,面對當下的生活狀態,兩位主人公都多了一份淡然與成熟。月兒表示,“我覺得現在的生活非常棒,我期待有一個人進入自己的生活,享受雙倍快樂,但絕對不會為了尋找而尋找?;钤诋斚?,好好愛自己,愛家人,用心去等待一個值得的人出現”。在Kitty看來,這三年也是不斷成就自己的過程,她笑言,“我比拍攝的時候瘦了十幾斤,狀態也更好了。我期待會認識到更好的男生,也可以更加直面自己在生活當中的一些問題,其實怎么樣都好,做自己就好”。
在預告片中的Kitty曾說,“特別希望有一個人,騎著白馬,踏著七彩祥云過來跟我說,你就是我余生的老婆”,現在的她仍然選擇保持一顆善良和真誠的心,心懷期待每個人都能和自己愛的人永遠在一起。在采訪最后,月兒微笑對著鏡頭說,“我們每個人都是值得被愛的,我們本就是愛”。
采寫:南都、N視頻記者 彭雨欣 林經武
圖片:南都、N視頻記者 林經武 彭雨欣 阮增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