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節檔電影成績斐然,7部國產電影總票房輕松破百億。
其中《你好,李煥英》票房超50億,讓賈玲有望超越《神奇女俠》導演派蒂杰金斯,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女導演。
《唐人街探案3》票房破44億,也讓陳思誠成為中國首位票房破百億的電影導演。
如此驚人的票房數據也引起了國內媒體的廣泛報道,但也有網友并不認同,認為如此簡單的票房數據計算純屬噱頭。
例如,由導演陳思誠,創作的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去年票房收入為28.29億元。
然而,陳思誠只是董事之一。把幾個導演創造的這部電影的票房數據加到他身上有點夸張。
客觀地說,賈玲和陳思誠,兩位導演創造了中國電影的歷史,但放眼全球,他們的成就將處于什么樣的水平?
看了以下世界十大導演的成績單,我想大家心里都有答案了。
10、
朗霍華德
全球票房:42.98億美元
最高票房電影《達芬奇密碼》(7.678億美元)
如果不看電影資料,可能很多人不會想到《圣誕怪杰》、《阿波羅13號》、《美麗心靈》都是同一個導演執導的。
朗霍華德是好萊塢工業系統最聽話的主任。他的電影幾乎沒有表現出任何個人風格,他對商業片的拍攝手法了如指掌。
朗霍華德是能拍出《達芬奇密碼》那樣的爆款,還是《游俠索羅》那樣的失敗,就看劇本了。他只是努力拍電影。
他的作品通俗易懂,技巧嫻熟,能夠以最具娛樂性的敘事手法包裹主流價值觀和意識形態。
9、
羅伯特澤米吉斯
全球票房:43.28億美元
最高票房電影:《阿甘正傳》(6.798億美元)
010 3 0 10 羅伯特澤米三部曲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
雖然用單一的時間線作為處理時間問題的理論依據,但其合理性有待商榷,《回到未來》也曾用過,但根本不會影響。
響到這三部作品在廣大影迷心中的神作地位。
除此之外,他的《荒島余生》、《超時空接觸》、《云中行走》、《迫降航班》和《阿甘正傳》這些電影也都是兼顧文藝性和娛樂性的經典作品。
羅伯特是非常倔強的導演,雖然影迷們很希望看到《回到未來4》,他卻多次聲稱三部曲已經足夠完美,不會再有續集。
8、
蒂姆·伯頓
全球總票房:44.07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愛麗絲夢游仙境》(10.25億美元)
蒂姆·波頓的名字總是和約翰尼·德普聯系在一起,兩人曾經合作過9次。
《剪刀手愛德華》捧紅了約翰尼·德普,也造就了蒂姆·波頓。
《斷頭谷》、《理發師陶德》、《艾德·伍德》、《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和《愛麗絲夢游仙境》系列也都是兩人合作的經典。
蒂姆·波頓的作品總是透著詭異,他喜歡將自己的惡趣味融入到電影中。
早在1989年華納開啟了《蝙蝠俠》系列,而蒂姆·波頓就是這個系列的締造者。他和邁克爾·基頓合作拍出了歌德風格的前兩集,相比諾蘭的三部曲,這兩部作品的風格更加接近于漫畫。
7、
克里斯托弗·諾蘭
全球總票房:47.05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10.84億美元)
諾蘭是好萊塢少數幾位身處好萊塢這種高度工業化的電影制作環境中,仍能牢牢握自己電影控制權的導演之一,他的每一部影片中講述故事的方式都有獨到的創意。
我們內地觀眾會對他的《星際穿越》、《盜夢空間》、《敦刻爾克》情有獨鐘。
而他的《蝙蝠俠》三部曲是DC超級英雄電影的一個高峰,也是DC電影至今仍能拿出來與漫威電影比較的作品。
但去年的《信條》在萬眾期待之下,卻難以令觀眾滿意,全球票房也未能達到預期的成績,是諾蘭近年來罕見的失敗作品。
6、
大衛·葉茨
全球總票房:59.83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2》(13.41億美元)
大衛·葉茨在接手《哈利·波特》之前并沒有太多拿得出手的作品,只有紀錄片《性交易》和電影《咖啡館里的女孩》值得一說。
而在2007年執導《哈利·波特與鳳凰社》之后,由于電影取得了不錯的票房成績,開始得到華納的信任,其后的續集都是由他負責。
《哈利·波特與混血王子》和《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上下集都是由大衛·葉茨執導,他還一手包辦了未來的《神奇動物在哪里》系列。
但離開這個系列之后,他就鮮有好作品了,2016年的《泰山歸來:險戰叢林》也以票房失利收場。
5、
詹姆斯·卡梅隆
全球總票房:62.35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阿凡達》(27.89億美元)
卡神絕對是好萊塢最傳奇的導演,他的《泰坦尼克號》盤踞世界電影票房紀錄榜長達12年之久,直到2009年又由他的《阿凡達》打破。
如果不是從2009年至今長達12年他都沒有再推出新作品,世界票房最高導演的寶座不可能拱手讓人。
回顧卡神的作品片單,能夠看出他的作品不多,卻幾乎每一部都是神作。
《終結者》和《終結者2:審判日》至今仍然是影迷心目中的科幻神作,而如果沒有《異形2》,《異形》這個IP也很難走到現在。
《真實的謊言》至今也仍是阿諾·施瓦辛格最浪漫的動作片。
4、
邁克爾·貝
全球總票房:64.43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變形金剛3:黑月降臨》(11.23億美元)
邁克爾·貝有個外號叫“爆炸貝”,他和卡神一樣對重金打造的大場面有一種執著的偏愛,但對電影節奏的掌控和細節的專注方面則明顯不如卡神。
不會講故事是邁克爾·貝的一大缺點,他的作品總是漏洞百出,充斥著令人抓狂的情節硬傷。
正如由他一手開創的《變形金剛》系列,雖然前三部曲都取得了理想的票房,后面兩部續集的口碑和票房卻一落千丈,導致這個IP至今仍然半死不活。
而近年來他更墜落到只能拍小成本網絡電影的境地,2019年的網飛電影《鬼影特攻:以暴制暴》也是小打小鬧。
3、
彼得·杰克遜
全球總票房:65.73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指環王3:王者無敵》(11.20億美元)
《指環王》和《霍比特人》兩個系列造就了彼得·杰克遜,但他的才華絕不局限于此。
早在1992年,他的《群尸玩過界》就讓皮哥第一次認識到了血漿恐怖片原來可以那么歡樂。
2005年的《金剛》則是誠意滿滿的翻拍,當時在內地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
離開了一線大片,彼得·杰克遜的文藝片和紀錄片也拍得很好。
2009年的《可愛的骨頭》用散文式的敘述方式講述一個帶著魔幻色彩的犯罪故事;
2018年的《他們已不再變老》以紀錄片的形式還原久遠的一戰,這兩部作品都能看出他的深湛功力。
2、
羅素兄弟
全球總票房:68.28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7.95億美元)
安東尼·盧素和喬·盧素這兩兄弟是迪士尼的黃金組合,在進入漫威之前,他們一手打造了電視劇《廢柴聯盟》和《幸福終點站》兩個IP。
從《美國隊長2》之后,他們就得到凱文·費奇的信任,又成功打造了《特工卡特》和《美國隊長3》。
《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和《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是MCU中史詩級別的大作,羅素兄弟出色的完成了這兩部作品。
而《復聯4》在經歷“加料”重映后,終于以區區600萬美元的微弱優勢超越《阿凡達》登上世界票房冠軍的寶座。
1、
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全球總票房:105.41億美元
票房最高電影:《侏羅紀公園》(10.38億美元)
皮哥把詹姆斯·卡梅隆尊稱為“卡神”,把史蒂芬·斯皮爾伯格尊稱為“斯神”,這兩位絕對是好萊塢電影界的泰山北斗。
斯神最傳奇的故事是,他曾在1994年用《侏羅紀公園》和《辛德勒的名單》兩部風格截然不同的作品,包攬了奧斯卡金像獎10項大獎。
就單片的票房成績來講,斯神不如卡神那么逆天,而就電影的藝術性而言,斯神身上的藝術細胞絕對比卡神要多。
近年來斯神比卡神要高產得多,而他的作品質量極其穩定,這是他能夠成為世界票房最高導演的原因,超出第二名37億美元多,是目前全球電影票房的一個天花板。
除了上面提到的這10位導演之外,有很多影迷們喜歡的導演都未能上榜,但這并不代表他們就不出色。
比如皮哥喜歡的大衛·芬奇、昆汀·塔倫蒂諾和李安,在皮哥眼中,他們都是和克里斯托弗·諾蘭在一個級別的大導演。
好萊塢高度工業化的創作環境造成了這些電影人才,他們都是在激烈的生存競爭下成功的極少數。
這其中雖然有些人風格明顯,有些則是相對較為內斂,但他們的共同特點是,早已適應了工業化的創作環境,帶著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
我們內地的電影市場未來還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我們的電影質量和好萊塢、歐洲、日韓都有明顯差距。
那些發達國家電影創作的豐富經驗,都值得我們去學習。
未來希望能在全球票房最高的十名榜單里,看到我們中國導演的名字。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熱血丹心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