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壞猴子影業啟動了“壞猴子72換片計劃”。
主要致力于為有創意、有理想的青年電影人提供未來發展平臺。
第一階段簽了13個新董事,包括33,354人。
導演魯《繡春刀修羅戰場》,
導演木葉文《我不是藥神》,
《甜美生活》韓牛導演,
導演曾贈《云水》,
導演申奧《受益人》,
以及今年6月由溫仕培執導的《熱帶往事》。
和以前的電影不一樣。
103010打破了一個簡單的事故和由此引發的一系列連鎖反應,然后重新組合,卻產生了更奇妙的反應。
王學明是空調修理工。
他平時的生活很簡單。他上班,下班,偶爾陪陪女朋友。
像老牛一樣,工作規律,休息規律。
一切似乎都是理所當然的。
如果不是那次意外,這種生活可能會持續很久。
那天晚上很熱,人也比較熱。車載電臺沒有報中獎號碼,似乎在暗示要中“大獎”了。
隨著汽車的顛簸,王學明下意識地踩下了剎車。
在他心中,無數的希望只是打了一個石頭,但現實不會因為誰的希望而改變。——獨自躺在路中間。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能,王學明也不例外。
“不行,我得跑。”這是王學明當時唯一的想法。
然后,他肇事逃逸.
人的思想很復雜。
前一秒我還想著快點擺脫關系,下一秒我就被心中的善良折磨的死去活來。
“如果他沒死呢?我救人。”帶著這個想法,王學明回到了犯罪現場。
毫無生氣的尸體讓王學明再次恐慌。
情急之下,他把尸體扔下了路邊的斜坡。
第二天,王學明,忍受不了內心的痛苦,去了警察局。
他想接受它,給自己一段美好的時光。
他正要說什么的時候,看到了警局里的各種生活。
然后,他退縮了。
未知的監獄生活和現在的生活完全不同。
面對未知的巨變,誰能沒有恐懼和猶豫?
從警察局逃出后,王學明又回到了事發地。
“如果現場有警察,我就去自首。”
在路上,他暗暗做了一個決定。
現場沒有人,只有路邊的一點血跡,講述著昨晚發生的事情。
斜坡下的尸體不見了,只在出水渠找到一串鑰匙。
“尸體不見了,也沒有其他痕跡。或許,我可以當做什么都沒發生。”
這是王學明離開現場后的想法。
不管有沒有被人發現,發生的事實——撞死人,卻是真實的。
接下來的日子,王學明晚上一直失眠。
用他自己的話說——
不知道警察什么時候會找到我,我發現自己好像也在等著他們。
警察遲遲不來,生活卻要繼續。
王學明幫人修理空調時,意外撿到一張尋人啟事。
原來那晚因車禍身亡的男子叫梁莫,老婆梁媽見他多日未歸去警局報了失蹤案,并四處張貼尋人啟事。
無數次,王學明都想拿起電話告知梁媽真相。
終于,他鼓足勇氣撥通了那個號碼。
可話到嘴邊卻成了——
“你好,恭喜你中獎,我們免費提供冷氣維修。”
他,再一次退縮了。
有時候,你會感覺世界太小了。
在一個大雨天,王學明跟梁媽相遇了。
只是她不知道他,他從她手中的尋人啟事知道了她。
王學明尾隨著梁媽來到住處。
這一次太過意外,他沒有心理準備。
接下來幾天,王學明一直跟蹤梁媽。
“我到底在做什么?”
他也不清楚自己的心理。
后來,王學明故意制造了兩人見面的機會——
把梁媽家的空調外機弄壞,然后從門縫塞進去一張名片....
沒過幾天,由于酷熱難耐,梁媽撥通了王學明的電話。
登門之前,王學明在家不斷重復練習一句話——
“你好,我是修空調的,是我撞死你丈夫,對不起。”
現實總是愛開玩笑。
在開門的瞬間,王學明剛說完“你好,我是修空調的”。
梁媽就被響起的電話鈴聲叫走。
王學明最關鍵的后兩句話,硬生生咽了回去。
桌上的尋人啟事,似乎再次給了王學明一次坦白機會。
可梁媽順手扔進垃圾桶的舉動,又讓王學明有了一剎那的猶豫。
就是這一瞬間的猶豫,居委主任帶著街坊鄰居前來慰問梁媽。
機會,又沒了。
正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等居委主任一行人離開,王學明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氣,已經消失的干干凈凈。
關鍵是,他感覺梁媽“看起來并不難過,就好像她早都預料到了。”
之后,梁媽跟王學明聊了很多。
都是對熟人不想說,只能跟陌生人才能講的事。
這些事,電影里沒有明說,但大體可以猜得到——
老梁長期不務正業不顧家,在外面做什么事也不告訴梁媽。
兩人的感情,已經隨著時間消磨干凈,剩下的或許只有多年積累下的習慣。
幾次見面下來,王學明與梁媽從陌生人變成了朋友。
甚至一起去墓園給老梁選墓地。
只是梁媽對他越好,他心里越感覺愧疚。
“如果撞死你老公的人跟你說對不起,你會原諒他嗎?”
“你怎么知道他被撞了?”
“因為是我撞死你老公的。”
面對朋友,一些不敢跟陌生人說的話,反而能輕易說出口。
這一次,王學明沒有退縮。
“我老公是被槍打死的,他身上還有兩個槍孔。”
聽到這句話,王學明的內心就猶如電影情節一般——
敲鑼打鼓,歡呼雀躍。
第三次回到案發地點,王學明的心情完全不同。
這件事就這么完了?
那天晚上撞到人這件事怎么算?
還是梁媽為了安慰自己故意那么說的?
帶著這些疑問,王學明找到了老梁最后吃飯的地方。
他真的很想知道,那天晚上老梁究竟發生了什么,自己又是不是真的無辜。
“那兩個人反復提到一樣東西,一個人要,另一個人不給。”
“那個人說東西在火車站的柜子里,你有本事就一個個撬開看。”
“過了一會,一個人起身走了。另一個人跟著,他手里拿了把槍。”
從飯店賣唱藝人口中,王學明得知了當晚的情景。
這么說來,老梁確實是被人槍殺的,自己開車撞到人只能算是意外。
但是,火車站的柜子里藏著什么?
從警察辦案過程中告訴我們——
老梁手里有一大筆錢,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王學明根據當晚情景,很輕易就推斷出藏在火車站的就是這筆錢。
一夜暴富的機會擺在面前,你會怎么選?
跟大多數人一樣,王學明去了火車站。
在19號保險柜,放著一個手提包,里面滿滿的都是錢。
王學明拿著袋子,遲遲不敢離開。
他知道,殺害老梁的兇手盯著這筆錢很久了。
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王學明半夜離開。
可這反而讓兇手確定了他的可疑——
大半夜的就你一個人出來,手里還拿著包,不被懷疑都不可能。
一番追逐下,王學明成功甩掉兇手回到家中。
看著一袋錢,王學明猶豫了——
老梁身死與自己無關,但肇事逃逸和毀壞現場的事情卻是事實。
兇手根據車牌等信息,遲早能查到自己的住處。
帶錢跑路貌似成了一個很好的選擇。
王學明確實這么做了。
可猶豫再三,還是決定留下來。
一方面,他不想過東躲西藏的日子。
另一方面,他想完成自我救贖,想清清白白做個人。
如果不是當晚撞到老梁,也許老梁能夠成功脫險,就不會剩梁媽一人,也不會導致梁媽被人四處追債。
把錢還給梁媽,就是王學明的自我救贖。
但是,把錢留給梁媽,勢必會被兇手盯上。
這時王學明已經做好了跟兇手拼個魚死網破的覺悟。
他根據墻邊小廣告,打算買槍防身。
但販賣槍支的人反而開槍誤傷了自己,這讓王學明改變了主意。
在導演有意安排下,王學明打倒了兇手,然后報警。
隨后兩人都被抓獲。
兇手被叛槍斃,王學明入獄8年。
2005年,還清所有債的王學明,忘掉了過去,迎來了新生。
看完電影,最大的感覺就是——這是一部很神奇的電影。
首先故事線被打亂,卻又很巧妙的告訴了我們時間點。
當晚發生事故時,通過彩票讀號,既暗示了王學明即將“中大獎”,又說明了從撞人、逃逸、再回案發現場的時間先后順序。
彭于晏的臉部處理,是接下來幾天的時間標志。
一開始,彭于晏臉上只有發生車禍時的傷,這段時間發生了投案自首、發現尋人啟事、遇見梁媽等事件。
后來跟街頭混混打了一架,又說明只要有新傷就是這個時間之后,比如掃墓得知真相、去火車站拿錢、跟兇手血拼等。
彭于晏和張艾嘉的穿著,同樣在告訴我們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
比如張學明在跟蹤過程中,意外救下了想要自殺的梁媽。
電影劇情相隔很遠,但這個時間點跟張學明弄壞空調的時間是一致的。
其次是隱藏在視聽背后的,是對人性的思考。
如果把故事按照線性敘事來講,電影最終呈現出的效果就會著重強調一個普通人遇到車禍和一夜暴富的機會時,心理上的變化。
也就是張學明從出車禍,到得知真相,再到拿錢給梁媽這個過程中心理上的糾結、轉變以及猶豫。
《熱帶往事》偏偏不這么拍,他在原有故事講完的基礎上,把所有事件都打亂,重新拼出一個似是而非的故事。
這就像是一幅解密拼圖,拼圖本身被打亂重排了,但仍能看出是一副什么畫。
把拼圖重新拼好,卻發現原來有更多深層的意思和線索藏在里面。
不管從哪個角度去看,總能找到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當下爛片橫行的市場,能有《熱帶往事》這種別具一格的片子,不得不說是一種意外驚喜。
評分6.4,屬實低了。
點個“關注”,鼓勵鼓勵。(??`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