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央視憑借一部“非主流”電視劇《親愛的小孩》,逆襲各路好劇,收視奪冠。
永遠長不大的老公、無法溝通的婆婆、不省心的月嫂……很多媽媽們一輩子都不想再經歷一次的痛苦生育經歷在這部劇里全齊了。
網友是這樣評價它的:
“這是個恐怖片,但現實確實是這樣。”
“女人生孩子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老公婆婆靠不住,月嫂更恐怖。”
除了題材和央視以往“高大上”的劇集有所不同,該劇的“非主流”還體現在沒有流量明星,最大的腕兒是秦昊和任素汐,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戲骨。
但開播首日,這部劇卻打敗了楊洋《特戰榮耀》、成毅《山河月明》,以實時近1%的好成績空降電視劇收視榜冠軍寶座。
憑的是什么?是令人窒息的“非主流”魔幻現實!
一、生了孩子才發現原來老公這么不靠譜
很多女人在生完孩子后會吐槽:我這是養了兩個孩子,小孩子是我親生的,大孩子是我婆婆生的。
玩笑背后多多少少都藏著幾分真實的無力。許多人家里都有個永遠長不大、甩手掌柜的老公,比如:方一諾(任素汐 飾)。
方一諾嫁給肖路(秦昊 飾)時,父母是極力反對的,覺得這個小伙子配不上自家的姑娘。但愛情的力量是摧枯拉朽的,家里最終還是拗不過方一諾,讓兩人結了婚。
婚后方一諾和肖路的生活如蜜里調油,并沒有父母想象得那么糟糕,直至兩人迎來了新生命的那天起,方一諾才幡然醒悟: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事情要從方一諾臨盆那天說起。
羊水乍破,方一諾和肖路急急忙忙地趕到了醫院,但是在到達醫院以后孩子卻不鬧騰了,兩人等待了許久方一諾卻再也沒有不適,只能緊張地等待著下一波陣痛的到來。
就在這時,肖路卻接了一個電話,原來是同事讓他傳一個文件過去,但電腦放在家里,肖路必須得回家一趟。
對此方一諾表現得十分明事理,還安慰自己的媽媽,說回趟家也就10分鐘的事,不能耽誤了肖路的工作。
萬萬沒想到,肖路回家傳了文件,并沒有十萬火急地趕回醫院。因為一連幾個月照顧孕婦,他疲累不已,好不容易家里只有自己一個人,他忍不住從冰箱里拿了罐啤酒,打開了球賽,打算小憩一會兒再回醫院。
結果小酒喝著,電視看著,他就這么睡著了。
把他叫醒的,是丈母娘的電話,電話里丈母娘的語氣交集,略帶責備:你怎么還沒回來,你老婆要生了!
是的,方一諾在臨盆前一刻,身邊只有自己的爸爸媽媽,老公、婆婆全都不在自己身邊,這孩子仿佛是她自己一個人的。
等肖路趕到醫院,方一諾已經進了產房,他錯過了給方一諾鼓勁的機會。
沒能送媳婦進產房,總能第一時間迎接她和孩子吧!結果肖路還是沒有做到,因為他聽從老媽的吩咐,取孩子的胎盤去了。
原來在肖路趕往醫院的路上,接到了來自親媽的電話,肖母打電話來是為了讓肖路記得把胎盤帶給她,她要給肖路的弟弟補身體。
雖然在電話里肖路嚴詞拒絕,說打死他也不會讓自己孩子的胎盤變成補品,但最后時刻,他還是變成了大孝子,沒顧上第一時間去看老婆孩子,而是選擇了給母親送胎盤。
等送完了胎盤,肖路才匆忙地回到手術室門口繼續等著方一諾母女出產房,殊不知其實早在他去交胎盤的時候,方一諾就已經出來了。
整個生產過程都缺席,已經讓丈母娘對這個女婿窩了一肚子火,等接了女兒出院回家坐月子,進門的一剎那,丈母娘的眉頭皺得更緊了。只見家里的桌上鋪滿了外賣盒子,主臥的床上被子團成一團。
總而言之,整個家里亂七八糟,一點也不像是給產婦準備的。
等回了家,方母對方父說:我后悔了,后悔當初沒有再堅持堅持,把女兒嫁給了他。
事實證明,方母是對的,因為肖路表現得越來越不靠譜。
方一諾初為人母,萬事謹慎,但在肖路眼里,她這是過分緊張。
孩子生病住院,方一諾心疼女兒日日啼哭,肖路卻說孩子多哭哭對肺活量有好處。
看到這一幕,估計不少女性會感同身受,因為現實生活里確實存在老公在月子里的表現就像甩手掌柜的。
半夜孩子哭鬧,他們依舊能呼呼大睡;產婦對孩子的事情上心,在他們眼里是小題大做;婆媳矛盾他們永遠選擇和稀泥或者站在產婦的對立面。
月子期間就面臨喪偶式育兒,這是很多產婦一輩子的痛。
而秦昊此次的演技,又獲得了不少網友的點贊——不管是老婆半夜喂奶時的呼呼大睡,還是幫著老媽偷偷帶胎盤、又或者不幫忙還要埋怨老婆太緊張,每一個舉動都讓人看的很生氣。
而讓觀眾恨得牙癢癢,也更說明他演得格外好,達到了讓人共情的效果。
二、找個好月嫂怎么就這么難
然而讓方一諾痛的,不只是不懂事的老公,還有不省心的月嫂。
月嫂是方一諾千挑萬選選出來的。
一開始,這個月嫂表現得千好萬好。
方一諾給孩子喂奶時口渴了,使勁推睡得很死的肖路就是推不醒,此時卻是月嫂遞了杯水過來,為此,方一諾瞬間破防,覺得只有女人才懂女人。
然而事實證明方一諾太天真了,這個看似完美的月嫂很快就露出了狐貍尾巴。
方一諾嚴格控制給孩子喂奶的時間,讓月嫂喂奶的時候記錄下來,結果發現月嫂根本沒有按照她的要求喂養。
更有甚者,方一諾堅持用母乳喂養,但卻發現月嫂偷偷往奶瓶里摻了奶粉。
方一諾找月嫂談話,月嫂卻死不承認,最后方一諾說自己聞了奶瓶,是奶粉味,月嫂又改口說只是讓孩子聞聞奶粉味比較容易安定,并沒有喂給她。
孩子得了黃疸,一諾說要送孩子去醫院,月嫂卻始終攔著她,說這是小孩的常見病,自己在培訓時學校講過,沒必要小題大做。
結果孩子的黃疸越來越嚴重,最后去檢查時,指標已經嚴重超標。
月嫂這才意識到自己闖禍了,結果她正好聽到了護士在討論什么母乳性黃疸,于是現學現用,把孩子得病怪罪到了方一諾的母乳上,還怪她阻止自己喂孩子奶粉。
至此,方一諾和月嫂的關系算是徹底破裂了。但能怎么辦呢?月嫂再不好也得忍著,這就是產婦坐月子的痛。
但方一諾忍了,月嫂卻跑了,因為她覺得孩子生病了自己肯定會惹上麻煩,于是連夜收拾行李,招呼都沒打就走了。
三、無法溝通的奇葩婆婆,什么都要“對著干”
在接連經歷了丈夫之痛、月嫂之痛后,方一諾終于迎來了婆婆之痛。
因為臨時找不到新的月嫂代替,肖路只好把自己的老媽找上了門。
肖路的媽媽對于照顧兒媳婦這件事卻是熱情滿滿,一副“我來了你們這個家就穩了”的樣子。
但自古婆媳哪一對沒點小矛盾、小摩擦?
方一諾身為人民教師,堅持科學養娃;婆婆自認生了兩個兒子,我的規矩就是規矩,堅持按老規矩養娃,于是矛盾就來了。
方一諾給孩子買了紙尿褲,婆婆卻堅持用舊時代的尿不濕。
方一諾給孩子買了新衣服,婆婆卻帶來了肖家兄弟小時候穿的百家衣。
方一諾產后想控制體重,婆婆卻大半夜給她端來了油膩膩的豬蹄湯讓她下奶。
方一諾根據天氣給孩子穿好了衣服讓奶奶帶她出門溜達,婆婆卻在出門后立馬給小孫女又添了好幾件衣服。
新思想和老觀念的碰撞,估計是每一對婆媳在坐月子期間都會遇到的問題,劇中的這些要素真的是過于真實了。
面對老人們的經驗主義、為你好的主意,年輕人有時候真是有苦說不出。
然而更讓方一諾糟心的是,婆婆帶孫女出去遛彎的時候,竟然沒能抵擋住路邊牌局的誘惑,就這么把嬰兒車放在一邊,自己上牌局廝殺去了。
寫在最后:《親愛的小孩》揭開了“生育焦慮”的遮羞布
丈夫、月嫂、婆婆——《親愛的小孩》真的是把產婦坐月子期間可能遇到的雷區都摸了一遍。
現代社會生育率越來越低,一方面是因為女性的社會地位、經濟能力都有了很顯著的提升,自己一個人也能過得很好;另一方面,又何嘗不是生產過程中的那些奇葩事讓年輕人產生了“恐婚恐育”的想法呢?
盡管劇中的很多情節都壓抑得令人感到窒息,卻沒有人吐槽這部劇懸浮。
相反地,彈幕里全是“讓我想起了我坐月子的時候”這樣的彈幕,證明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情況比比皆是。
現如今,產后抑郁已經不是一個新鮮詞,很多產婦在初當媽媽手足無措的時候,還要分心來應付身邊最親近的人,這更容易讓她們心里崩潰。
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親愛的小孩》也不全是消極的一面,至少它揭開了“生育焦慮”的遮羞布,讓人看到了女人的不容易。
希望不管是丈夫、婆婆還是相關的從業人員在看到這部劇后,能對自己有所反省,更多地去體諒一個新媽媽的難處,主動為她們多分擔一些,這才是這部劇真正的用意吧。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陽景)
關鍵詞: 首播收視第一 秦昊演技獲贊 央視這部非主流劇憑什么逆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