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由彭昱暢和喬杉主演的喜劇電影《沐浴之王》吸引了很多關注。
該片由著名網絡導演獸易小星,執(zhí)導。它講述了一個傲慢的富二代公子哥,意外失憶,跑到瀕臨破產的澡堂,的故事。他被澡堂老板騙去澡堂當了一名洗浴工人,開始了自己的洗浴生涯。
最終,公子哥經過各種考驗成為了“洗澡王”,他也明白了友誼和親情對生命的意義。
這部電影去年在大陸市場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導演用喜劇的形式展現了傳統(tǒng)的洗浴文化。喜劇包袱天馬行空的同時,故事充滿了淚水和溫暖,使得影片最終收獲了4億元的好票房。
然而,《沐浴之王》票房成功的同時,口碑卻一直面臨爭議。
一方面是影片被曝侵權,韓國漫畫《沐浴之神》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另一方面也是影片的原創(chuàng)性確實略顯不足。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來,《沐浴之王》的整個故事框架借鑒了很多香港經典的無厘頭喜劇,很多情節(jié)設計和人物關系都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模仿最多的兩部電影是《呆佬拜壽》和《食神》在周星馳
影片前半部分,富二代的失憶體現了普通人追求夢想的勵志奮斗歷程,與劉青云,主演的電影《呆佬拜壽》如出一轍,甚至電影中的人物也完全相同。都是自大的富二代意外失憶成為一個愚蠢的英雄,主角身邊都是一個黑暗狡猾的想要奪取家產的哥哥。
故事后半段,主角苦練,洗澡退學,終于參加了洗澡大賽,在決賽面臨劣勢時,完成了自我升華和絕地反擊的橋段,明顯抄襲了《周星馳》0103 010中的設定。
103010不需要過多介紹。本期范英俊主要想介紹《食神》。作為一部26年前在港制作的無厘頭喜劇,這部電影已經在電視上重播多次,是許多八九十歲老人記憶中的經典浪漫喜劇。
本期《被遺忘的國產類型片》我就帶你回到這部無厘頭的喜劇經典3354。
《食神》
只有傻瓜才會墜入愛河
這部電影于1995年上映。到目前為止,豆瓣已經拿下了7.5
導演谷德昭是20世紀90年代香港無厘頭喜劇的代表之一。他以編劇的身份進入電影業(yè),師從喜劇導演高志森,尤其是他與周星馳,的合作,例如:
103010,和周星馳聯成吐血師爺;103010年咬回周星馳的唐牛;103010 黃一飛餐館的一個店員不時地捉弄周星馳等等。
這部電影由谷德昭,編劇和導演,另一位編劇是李敏,他是一位著名的編劇,后來寫了《呆佬拜壽》和《呆佬拜壽》。這部電影也是她編劇生涯的早期代表作。
在主角中,劉青云,是影片的獲勝者,吳倩蓮,和黃子華,的搭檔是香港的喜劇天才,扮演反派角色。他的行事風格很獨特,調侃中有一種真誠的智慧。此外,影片還聚集了
>元華、喬宏等香港老戲骨,可謂星光熠熠。
嚴格來說,《呆佬拜壽》是一部翻拍片,故事原型出自廣東民間家喻戶曉的故事。
早在1933年就被拍成電影,50年代又被多次翻拍,劇情大同小異。主要講述了一個原本呆頭呆腦的傻女婿,經常遭受富翁岳父的歧視,卻意外得到神仙的幫助而腦子開竅變得異常聰明,最終成功逆襲打臉,走上人生的巔峰的故事。
95版《呆佬拜壽》在原版故事框架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的無厘頭改編,不僅為故事增加了更多娛樂元素,而且剔除了奇幻元素,融合了豪門恩怨、浪漫愛情、商戰(zhàn)斗智、鬼馬喜劇等元素,被很多影迷公認為:經得起時間洗禮的無厘頭經典。
故事背景是民國初年,江南。
主人公是招家的闊少爺,名叫招福(劉青云 飾)。
雖然是個富二代,可他頭腦聰明、生財有道,招家的生意在他手中蒸蒸日上。
唯獨招福的性格有些不討喜,他為人不可一世,行事張揚跋扈,對招家所有人呼呼喝喝,而且頗有些自命不凡,見不得別人在自己面前裝腔作勢,時刻都以戲弄別人為樂。
但其實,招福的內心時常感到莫名空虛,所以才把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上。
這天招福跟另外一名紈绔斗蛐蛐,回家路上,遇到了一家至尊臭豆腐攤,誰也想不到,錦衣玉食的闊少爺居然如此中意臭豆腐。
恰好攤主今天只剩最后一塊臭豆腐,招福正要買下,可誰知居然半路殺出個程咬金,女主角阿弟(吳倩蓮 飾)也對臭豆腐情有獨鐘,她和招福為了一塊臭豆腐當街較上勁。
招福提出高價買走最后一塊臭豆腐,阿弟不肯認輸,就有樣學樣提出溢價,結果兩人為了一塊臭豆腐展開競拍,最終逼著招福漲到了五十塊銀元。
阿弟故意作弄對方,沒想到招福居然真的掏出五十塊銀元,只為了買一塊臭豆腐。
更讓阿弟意外的是,招福居然將高價到手的臭豆腐,轉身送給了自己。
不得不說,富二代的撩妹手段就是如此樸實無華且枯燥。
回到招家,招福第一件事是去看望自己年事已高的母親。招老爺很早就去世,幸好招母持家有道,獨自撫養(yǎng)招福長大成人,招福雖然跋扈,卻是個不折不扣的孝子。
招母如今年事已高,最大心愿就是招福的婚事,能夠早日為招家傳宗接代。
可招福對此卻不傷心,不得已,招母就舉辦了一次兒媳選秀,公開為招福海選妻子。
招家家財億萬,因此當地很多妄想嫁入豪門的姑娘都來參加選秀,
然而作為選秀評委的招福的堂弟招積(黃子華 飾)卻對參加海選的女孩各種挑剔。
原來,招積作為招家的第二繼承人,他是個癮君子,更一直處心積慮想要謀奪堂兄的家產,一旦招福成婚就會成為招家正式繼承人,所以他一直暗中作梗。
值得一提的是,在國語版中,招積的名字被翻譯為招禍,直接暗示了他與招福之間是對立關系。
也就在此時,招積遇到了江湖賣藝人阿弟和他的父親。阿弟的父親是個賭棍,整日流連于賭場,結果欠下大筆高利貸,于是招積便出錢利誘,讓阿弟的父親說通女兒假意嫁給招福,好借機謀奪家產。
阿弟雖然出身底層,但良知未泯,起初很反對父親貪慕虛榮,不肯騙婚。
但想到有了錢便可以重新開始新生活,最終還是同意嫁入招府,只是此時的她還不知道,要嫁的招府少爺卻是熟人。
于是,阿弟的父親在招積的包裝下,成為省城的王員外,又買通了算命先生,謊稱阿弟與招福是宿命姻緣,以此蒙騙招母同意了這樁婚事。
到了成婚當天,新娘阿弟已經坐著花轎進門,可招福卻帶著招家子弟跟對手搶花炮。
對方人多勢眾,可招福卻早有準備,提前準備好了一架云梯,打算坐收漁利,
可招福雖然成功搶到花炮,但架不住團隊有內鬼,招積故意在竹竿上做手腳,想讓招福摔下來,最終招福被塌下棚架的竹桿擊中頭部,不省人事。
婚事被迫中斷,招家上下非常擔心,當招福經過救治后醒來,因為腦部受到震蕩,變成了智力只有幾歲水平的呆佬,這令招母十分擔心。
在洞房內,阿弟再次見到了已經變得癡傻的招福,此時招積卻遞給阿弟一把刀,逼他殺死招福,阿弟于心不忍,嚇得奪門而逃。
招福的母親恰好見到這一幕被嚇得心臟病發(fā),昏死過去,然而野心勃勃的招積禁止醫(yī)生對福母進行急救,以致福母當場喪命。
招積想要圖謀家產,但又擔心招福死在家里會惹來懷疑,于是便打算趁著拜祭福母山墳之際,將招福狠心推下山坡,以便趕盡殺絕來保住自己的當家位。
沒想到的是,招福人如其名,卻是福大命大,只是受了輕傷。
但因為招福此時已經失智,根本不記得身份,只能流落民間,乞討維生。
卻說在山下的小鎮(zhèn)上,阿弟父女倆靠著當日幫招積騙婚換來的錢,開了一間名為秋望月的成衣鋪子,重新開始生活。
然而造化弄人,某日在集市上,阿弟居然偶遇了已經變得憨傻的招福。
招福雖然變成了呆佬,但冥冥中對阿弟有著特殊印象,一路跟阿弟來到了成衣鋪。
阿弟父女見到招福有些做賊心虛,可是趕又趕不走,不管將招福丟到哪里,他居然都能神奇地跑回來;
阿弟父親路上想害招福,沒想到反倒自食其果,被毒蛇給咬傷,
變傻的招福卻有一顆善良的內心,冒著生命危險,替阿弟父親將吸了出來,
傻人有傻福,阿弟父女不忍將招福一個人丟下不管,加上內疚自己曾經所作所為,最終還是同意讓招福住在家里,并給他取了新名字:阿福。
阿福在阿弟的悉心照料下,身體日漸康復,而且由于阿福本性善良,漸漸為阿弟所鐘情。
電影在這里有一處非常浪漫的吃冰棍的橋段,
阿弟與阿福送貨途中,阿福見阿弟想吃冰棍,卻又舍不得買,于是中途跑回去給阿弟買冰棍,然而由于天氣炎熱,當阿福帶著冰棍跑回來的時候,冰棍卻已經化得差不多了。
雖然阿弟吃到的是一根化掉的冰棍,但阿福的舉動卻無形中感化著阿弟。
不僅如此,阿福用自己的善良和運氣,幫助阿弟家的成衣鋪子扭虧為盈,簽了幾筆大單生意。
另一邊,得到招家掌門人位置的招積變得越發(fā)貪婪霸道,招家上下都不能忍受積的惡行。
此時,阿弟父女得知一個消息,招家上一代最有權威的太叔公(喬宏 飾)近期會到招家改宗立派選當家,因此決心讓招福去在太叔公證明自己,幫他奪回家產。
為了彌補之前的愧疚,阿弟父女便對阿福展開緊急特訓,目的只有一個——
讓阿福在所有人面前裝作正常人,好贏得太叔公的信任。
除了教給阿福各種智力游戲外,最重要的是教他如何變得有威嚴和氣勢。
核心就一個訣竅:挺胸抬頭,不拿正眼看人,甭管見誰先趾高氣揚地罵一句“下賤”!
在阿弟父女的訓練下,傻阿福再次回到招府,居然真的騙過了招積和所有人。
招積不服氣,便提出來一場智力比賽,想以此證明阿福現在是呆佬,沒資格繼承家業(yè)。
然而阿福居然靠著運氣和急智,順利打敗了招積。
可招積卻賊心不死,他故意試探阿福,稱他:身后的尾巴掉了!
阿福此時心智不健全,招積故意拿騙小孩的說法來試探,沒想到恰好暴露了阿福是呆佬的事實,讓阿福淪為在場所有人的笑柄。
正當招積以為穩(wěn)操勝券的時候,意外又發(fā)生了。
仆人們本想擒住呆傻的阿福,沒想到卻撞倒了大廳的主子,結果招福曾經放在房梁上的蟋蟀罐子掉落,恰好砸在阿福頭上。
沒想到的是,頭部再次受到重擊的阿福,居然恢復了神智,想起了招積做過的所有惡行。
滿血復活的招福再次變回那個霸道精明的闊少爺,三言兩語拆穿招積的真面目,最終招積驚慌失措下自食惡果,被招母的牌位砸成了傻子,也算是因果報應了。
故事的最后,阿弟見到招福恢復神智,便打算主動離開。
然而招福雖然變回闊少爺,但卻依舊得傻阿福與阿弟的點點滴滴……
作為一部港式無厘頭喜劇,這部《呆佬拜壽》的劇情并不算有新意,霸道豪門闊少失憶灰姑娘的情節(jié)設計也很俗套,但難得之處在于,編導用大量的細節(jié)去豐富潤色了男女主角的愛情,加上各種無厘頭式的笑料和包袱,讓整部影片的基調都顯得輕松有趣。
港式喜劇往往具有一種草根氣質,即使主角身份再高大上,但也不會過度脫離市井。
在本片中,編劇對于人物的構建極為出色,以招福為例,出場時飛揚跋扈,用咄咄逼人的氣勢拆穿競爭對手,可下一秒眼神里又閃過一絲落寞,透露出這個豪門闊少在錦衣玉食生活背后不為人知的孤獨與苦悶。
他與阿弟的邂逅,是一段臭豆腐引發(fā)的愛情故事。
誰也想不到堂堂豪門闊少會跟出生底層的女主角阿弟一樣熱愛臭豆腐,更讓人意外的是,明知道阿弟騙了自己,招福不僅不生氣,反而大方地將五十銀元買來的天價臭豆腐轉手送給阿弟,雖然說有錢任性,卻也說明招福本性并不是盛氣凌人的惡少。
劇情固然是小打小鬧的愛情故事,但細節(jié)卻毫不敷衍。兩人的愛情發(fā)軔于那根化掉的冰棍,一段非常日常卻又浪漫感十足的喜劇橋段,讓兩人之間的關系轉變既充滿戲劇性同時又不顯得過分刻意,到了后來阿福聽到阿弟掉井的消息,二話不說往井里跳,編劇對于這種情緒轉變的刻畫簡直絲絲入扣。
尤其要提及的是演員的表演,影帝劉青云的演技自不必提,霸道闊少與呆萌阿福之間的性格轉變簡直切換自如,27歲的吳倩蓮在片中永遠有一種淡然雋永的氣質,作為配角的黃子華和元華的表演也相當傳神。
不得不感慨那個年代香港電影人的創(chuàng)造力,明明是一個俗到極點的故事,愣是能夠拍得婉轉動人,沒有絲毫冷場,而這也是影片能夠被奉為經典的原因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