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琦)自4月6日開播以來,歷史劇《山河月明》熱度持續走高,特別是網播表現優異。近年來,歷史劇在劇集市場嚴重缺失,隨著《山河月明》的熱播,《大中醫》《顯微鏡下的大明》《廣州十三行》等一批歷史劇相繼官宣,填補類型空白。
《山河月明》由高希希擔任總導演,趙立軍擔任導演,董哲編劇,馮紹峰、陳寶國、穎兒、何晟銘、陳奕丞領銜主演,張豐毅、王姬友情主演,還匯聚了王勁松、王慶祥、姚櫓、杜源、張光北、王繪春等一眾老戲骨,講述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從年少起就征戰沙場,逐漸成長為一名杰出的軍事將領,最終開創永樂盛世的故事。
因拍攝門檻高、缺乏熱搜體質,歷史劇在劇集市場一直是非常小眾的類型,多年來只有《大明王朝1566》《康熙王朝》《大秦帝國》《漢武大帝》等熱播作品,《山河月明》的熱播則將觀眾的注意力再次拉回到歷史劇上。據悉,近期一批歷史劇相繼官宣開機與殺青,將為大小屏幕增添厚重的歷史與文化底蘊。
這批歷史劇涵蓋了漢、唐、北宋、明、清等多個歷史朝代,既有以宏大視角展示帝王之業的作品,如《天下長安》聚焦唐初貞觀盛世,《大漢賦》除了觀眾熟悉的漢武帝,更有東漢開國皇帝光武帝;也有著名歷史人物傳記,如講述宋代著名中醫王唯一后代王陵直故事的《大中醫》,講述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故事的《陽明傳》等。
觀眾“莊小鹿”表示:“歷史劇需要主創作者對歷史事實了解透徹,這包含了方方面面。除了最基本的大事件作為框架,還有人物的衣食住行、言行舉止,以及建筑、家具、街景、集市等等,無不需要一點點地去摳,才能經得起觀眾尤其是歷史迷的檢閱,才是一部優秀的歷史劇。在故事呈現上,很多劇集喜歡加入愛情元素,很多時候就成了一部披著歷史劇外衣的愛情劇,這是最讓觀眾反感的。”
關鍵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