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馳人生》離開大銀幕三年后,韓寒終于帶著新片《四海》重返春節檔。
自《乘風破浪》以來,韓寒似乎對他的電影定于春節檔這一事實充滿了信心(或癡迷)。雖然他的電影所講述的故事往往不同于春節的喜慶主題,而且由于他作為導演的強烈作者感,他的電影的“套路”往往形成了強烈的個人風格。
在韓寒四部作品之后,不斷刷新的票房數字似乎也表明,觀眾對韓寒電影的經典元素仍然感興趣。
那我們就來看看這個《四海》延續了怎樣的“冷電影傳統”。
1.自我介紹開場
從處女作《后會無期》開始,韓寒就喜歡讓故事的主角或主要人物在畫外音中介紹自己,而這種打開電影故事的方式直截了當,干凈利落,是創作者韓寒從小養成的個人風格。
和《后會無期》中的胡生、《飛馳人生》中的張馳一樣,《四海》的主人公吳仁耀,在影片的第一分鐘就介紹了自己的身份、背景、技能、愛好等信息。
甚至談到了喜歡的歌曲的歌詞,創下了韓寒電影開場自我介紹的最長記錄,對人物的理解起到了關鍵作用。
2.小鎮/島上男青年主人公
或許是因為我早年的親身經歷,又或許是我從開始寫小說就對這類人物有一種莫名的認同感。韓寒電影中的大多數英雄都是小地方的年輕人。
他們通常生活在一個相對孤立的城鎮或島嶼,對家鄉有著強烈的歸屬感。然而,在一系列意外的驅使下,有抱負或理想的他們必須開始面對殘酷的生活和命運的無常。
這個描述怎么樣?這讓你想起了不止一部韓寒電影嗎?
這部《四海》雖然沒有跳出這個框架,但像韓寒,之前的作品《四海》依然講述著自己的新意;劉昊然,飾演的主人公阿耀,也成為了韓寒電影中另一個獨特的主人公。
3.關鍵字:愛車
導演、編劇、編劇、歌手,甚至演員……不管韓寒有多少身份,刻在他基因最深處的一定是賽車手。天生熱愛速度和引擎的他從不錯過任何一個將自己對汽車的熱愛注入到自己電影中的機會。
從《后會無期》公路之旅,到《乘風破浪》和《飛馳人生》拉力賽車,再到這次《四海》摩托車特技,韓寒總是用他的鏡頭去追逐在機動車上擁抱速度和自由的感覺。他對賽車的熱情已經成為他電影故事的標志性背景。
4.理想主義兄弟情
“男人到死都是少年。”韓寒內在自我的一部分肯定十分同意這種說法。他的每一部電影里都寫著證明。
無論是《后會無期》《西行》III在胡生, 浩漢江河
人組,《乘風破浪》徐正太徐太浪小馬六一的“正太幫”,《飛馳人生》張馳宇強記星的賽道搭檔,還是這部《四海》歡歌、阿耀、動兔、紅塵的“不敗傳說”車隊。韓寒每部電影聚焦的中心角色,都是一群因理想主義和兄弟情義聚在一起的小人物。而且往往,團隊之中還會有個單純到發傻,卻讓人不得不產生好感、憐惜的可愛之人。
他們揮舞著棍棒和手電,努力為青春留下最明媚的記憶;他們對著星空發出疑問,即使星空并不會給他們答案;他們的故事各自迥異卻又殊途同歸,但最終都能讓觀眾產生極強的共鳴,這是韓寒的詩意。
5.父與子
就像是無法繞開一樣,韓寒的每部電影必定會包含一段耐人尋味的父子關系。這種父子關系經常是非正常、有瑕疵的,然而當你湊近了看時,這種不正常似乎又成為了一種正常。
《后會無期》中未曾露面卻被浩漢從小就當成英雄的父親,原來是個在私生女家茍活下半輩子的煙鬼;《乘風破浪》里嘰嘰歪歪思想僵化的老父親,曾經是快意恩仇的飄逸少年;《飛馳人生》炒了五年飯的禁賽車手,舉著當年的賽車服努力維護自己在兒子心中的形象;而《四海》中時隔多年才回家的吳仁騰,買了個山寨奧特曼給自己二十歲的兒子。
在這些電影中,你可以看到中年甚至老年父親的窘迫和無奈;但與此同時,韓寒又總能在故事中,為這種父子之間的窘迫和無奈提供一條和解的出路,他越大倒是越溫情。
6.流水的電影鐵打的熟人
不管電影處在什么時空,不論故事發生在什么地點,總有一些面孔會持續地出現在韓寒的電影里。
已經在韓寒電影里住下了的高華陽,在《四海》中出演了每次都大敗“不敗神話”的車隊主車手。大頭巾配上O字胡,往那一站就是狠角色,一改此前在《后會無期》和《乘風破浪》里的憨傻形象,也不再是《飛馳人生》中默默潛水的成功學大師。
自主演《后會無期》起,馮紹峰就和韓寒結下了深厚情誼。雖然錯失了《乘風破浪》的客串(前妻趙麗穎主演),但他在《飛馳人生》中無償貢獻了自己腳趾的銀幕首秀,并用光腳和沈騰在賽道一戰高下。
本次他在《四海》中出演警察大隊隊長,又騎上摩托和劉昊然上演公路追擊。追完老子追兒子,馮紹峰算是跟韓寒電影主人公杠上了。
7.意味深長的英文片名
不像大部分國產電影過度簡化或者平鋪直譯出的英文片名,韓寒電影作品的英文片名總是別出心裁;這些片名并不是對片名的直接翻譯,而是取自故事本身的靈魂,以表達與之相契合的一種氣質——在這一點上,倒是很像和韓寒關系很好的賈樟柯的風格。
比如,《后會無期》的英文名為“The Continent(大陸)”,是浩漢和江河在整個故事里穿越過的軌跡;《乘風破浪》英文名“Duckseed(浮萍)”,喻示了那些美好又脆弱的青春年代;《飛馳人生》英文名“Pegasus(天馬)”,是韓寒用童年偶像天馬座星矢比喻張馳永不言棄的反映;而《四海》的英文名“Only Fools Rush In”,取自片中的一句臺詞:“傻子才會陷進去”。
然而,就算如此,依然有像阿耀和歡頌這樣心懷夢想和熱愛的年輕人不斷地向前沖,又不斷地陷進去。韓寒用這個作為英文片名,也算是對這種年輕精神的一種致敬——畢竟《四海》的原片名,就叫“年輕的故事”。
韓寒在《乘風破浪》里,讓主角們對著夜空大喊:“這個世界是不會變的!”而對于韓寒來說,他自己對電影的理解和訴求,可能也是不會變的,也將沿著這樣的“套路”一直走下去。希望未來的春節檔,也依然能看到一如從前的韓寒,于四海乘風破浪,飛躍那后會無期的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