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指數★★★★
導演:馬丁·麥克唐納
主演: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伍迪·哈里森、山姆·洛克威爾
影片講述了在美國密西蘇里州的一座小鎮上,米爾德里德?海耶斯的女兒被人殺害,但是當地警察的不作為,遲遲未被找到的兇手,都讓這位果敢又暴躁的母親憤怒,于是她用自己的錢租下了三塊廣告牌,分別寫著“強奸致死,依然沒有逮到兇手,怎么回事,威洛比警長”。以此來和警察對峙,要求警察尋求真相。輿論的火焰迅速燃起,鎮上的警察不得不行動起來,最后迪克遜逮捕了一個強奸犯,但那并不是真兇。
若是故事到此結束,那這部影片就失去了一半的高光。電影最后,女主和被解雇的迪克遜一起踏上了追擊強奸犯的旅程,但有沒有追上,有沒有殺人,這都隱含在最后他們兩人的對話。
“你確定我們還要這么做嗎?”
“我不確定。”
“我們可以路上慢慢決定。”
這部電影的主題不是找到兇手,匡扶正義。所以影片并沒有多少探案尋找證據的片段,最扣人心弦的就是那個在酒吧里向同伴炫耀自己強奸女孩的男人,他到底是不是兇手?遺憾的是他不是,這也正是我認為電影的高明之處。
這部電影不講是非黑白,講的是人性的復雜,每個人都是飽滿立體的。但今天想跟大家討論一下女主。
女主為了找到兇手,選擇了最極端直接的做法,通過媒體公開質疑和諷刺警察的無能,利用輿論向警察局施壓。這不僅讓警察局受到關注,女主自己也承受著壓力。無力支付一年的廣告費,唯一的朋友還被逮捕,暴力前夫到家里來威脅她,甚至有人到她的店里恐嚇她……這些不僅沒有打倒她,還讓她越來越堅定走下去。
女主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好母親,好妻子。但她實實在在地愛著自己的孩子。我相信很多人看了電影都會覺得女主之所以執著找到兇手,是因為在女兒出事那天,她對女兒說:“我希望你在路上被強奸。”她那么瘋狂地想要抓住兇手是因為自責,是因為無法原諒自己。
但我覺得不是,她會自責、會傷心、會無助、但支持她走下去的一定是對女兒的愛。她的確無法原諒自己,但抓住兇手絕不是為了減輕自己內心的負擔,而是因為愛。她會在廣告牌旁邊種下鮮花,會坐在廣告牌底下思念女兒,因為那塊廣告牌是她唯一能做的。
影片有她和女兒吵架,女兒質問她是不是在他們還小的時候,帶著他們醉駕。母親猶豫又帶著愧疚地說:就一次,在她被丈夫打得半死的時候。
女主的很多行為在我們看來都是不正確的,無法理解的。她就像一頭憤怒的公牛,只要有人敢挑釁,她都會勇敢地沖過去。但她也會質疑自己的決定,會流露出自己脆弱的一面。看到一頭鹿會思考那是不是女兒的輪回,但又瞬間否定了自己。
那一刻,一個思念女兒的母親展現在我們面前了,這也是我覺得整個影片中,女主最溫柔的時刻。她卸下了盔甲,一個人默默地舔舐著自己的傷口。她說到底也只是一位母親,一位不知道如何表達愛的母親。
這部電影太過飽滿,無論是劇情、場景,還是色彩的運用,以及出現的每個角色,都是那么的飽滿鮮明。我覺得短短一篇文章是寫不清這部電影的魅力,只看一遍也是無法感受清楚的。所以還是推薦大家多看兩遍,它值得深夜里反復咀嚼。
不是所有事情都會有結局,做我們能做的,哪怕最后充滿了無奈……
關注十五電影院,下期電影推薦更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