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異形故事新世紀以來的重啟之作,我們該如何評價異形前傳故事《普羅米修斯》?
從目前來看,它更像是一部“極具爭議的神作”——專業影評人和影迷對它的評價嚴重兩極分化。正面的一方將它視為異形系列的拔高之作和新的里程碑,《普》仿佛一座巨大的寶庫值得持之以恒的挖掘。反面的一方認為它嚴重背離了傳統異形系列,不但失去了驚悚的基調,而且劇情漏洞百出。
源頭即是終點
究竟是什么導致了《普羅米修斯》的口碑兩極分化?除影迷的主觀評價外,
另一大重要原因則是關鍵劇情的刪減。
對于異形影迷來說,最大的遺憾可能就是看不到完整版的《普羅米修斯》。據稱,這部講述了異形前傳故事的影片完整版有四個小時之長,最后卻被投資方要求剪到了常規院線電影的長度。
伊麗莎白 肖
拋開傳聞中的四個小時來說,從目前來看仍有許多片段的確是真實存在而且被刪減掉的,例如影片開頭工程師與工程師的對話、年輕時的彼得維倫演講、被感染的船員變異、工程師與大衛的對話等等,這些情節直觀地展現了為什么人類會尋找工程師、當時的人類文明發展到何種程度、黑水物質的作用原理以及工程師為何對小隊痛下殺手,遺憾的是都被刪減掉了,而且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曾表示不會推出普羅米修斯的導演剪輯版。
即使是經過細致的調整,重要情節的刪減仍然會讓觀眾覺得奇怪甚至直接影響到觀眾對電影的整體評價,這可能也是《普羅米修斯》為什么口碑兩極分化的重要原因,那么究竟刪除了多少關鍵情節呢?又是哪些情節的刪除讓部分觀眾認為該電影是一部徹頭徹尾的爛片呢?
工程師種族和獻祭儀式
在正片片頭,只出現了一位白巨人工程師,它在瀑布邊喝下了圓碗物質后身體便被分解,進而成為創造地球生命的起源。
白巨人是怎么來到地球的?它出于何種目的喝下圓碗物質?而又為什么偏偏是他來喝下圓碗物質?只有它一位白巨人嗎?
這一情節引發了諸多猜想,甚至有影迷認為開頭的白巨人是被流放自裁的罪犯,為了自盡而喝下圓碗物質卻無意間創造了地球生命。各類猜想此起彼伏,這一切最終答案卻在刪減劇情中,刪減劇情幾乎回答了影迷關于白巨人獻祭的所有疑問。
在藍光花絮中,出現了多名白巨人,除了那位最后獻祭的年輕白巨人外,其余的幾位白巨人看起來都比較年長,身材相對較小,臉上也有些許皺紋。
其中一位年長的白巨人,遞給年輕的白巨人金屬圓碗,整個過程大家都和和氣氣,互相鞠躬道別,像是這群白巨人在進行一場獻祭儀式,而不是之前有人猜測的年輕白巨人被受刑發配到地球。更重要的是,兩位白巨人之間有過清晰的對話,從《普羅米修斯》拍攝劇本第十七稿可得知,年老白巨人對年輕白巨人說的話是——
“讓你的肉身化為塵土,你的血液化為水域,愿你的靈魂化為他們回歸我們的路。”
"Let your body become the dirt. Your blood become the waters. And may your soul become their way back to us."
如此一來,片頭這一段劇情瞬間明朗了:
白巨人為什么喝下圓碗物質?因為工程師種族已經失去了兩性繁殖的能力,由此他們不得不挑選出身強力壯、基因優秀的青年白巨人喝下圓碗物質創造生命。
“讓你的肉身化為塵土,你的血液化為水域”這一理念和中華神話傳說中盤古開天地的“頭化做了高山,四肢化成了擎天之柱,眼睛變成太陽和月亮,血液變成了江河,毛發肌膚都變成了花草,呼吸變成了風,喊聲變成了雷,淚水變成了甘霖雨露滋潤著大地”竟然如此相似。
孕育生命的工程師
而后半句“愿你的靈魂化為他們回歸我們的路”就更加直白了,點明大白喝下圓碗物質分解自己的行為是神圣的獻祭而不是贖罪的自裁,工程師們是在延續種族,所以在無數世界實驗以求誕生合格的后裔。
人類無限接近神明,試圖超越生死界限
在觀眾看到的成片中,
彼得偉倫大概只是個推動故事發展的配角——登場便是老態龍鐘的年邁時期,在電影中他的戲份可以說是少得可憐,除了交代一下普羅米修斯計劃的起源以及最后惹怒工程師招來團滅外再無什么重要作用,觀眾對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計劃啟動的金主,僅此而已。
壯年維倫和老年維倫
實際上,在原故事框架中是有年輕的彼德韋倫不少戲份的,而且維倫幾乎肉身成神——
14歲時利用干細胞技術取得了第十四項專利,22歲時彼得維倫創立了維倫公司,青年維倫就此開創了屬于自己的神話,先是發明了新型太陽能電池解決了能源問題,順帶也解決了全球溫室效應,幾乎你能想到的束縛人類的問題都在他的推動下得到了解決,他甚至帶領團隊攻克了癌癥,26時維倫加封爵士,數次斬獲諾貝爾獎。
野心勃勃的偉倫
導演借著壯年彼德韋倫之口交代了《普羅米修斯》的故事大前提,人類為什么要前往外星球尋找造物主?人類又為什么能夠有能力尋找造物主?人類戰勝了最頑固的疾病,創造了高端生化人,開拓了宇宙探索,對于彼得偉倫而言他幾乎成為人類之神,就如他創立的偉倫公司宣言所說——
改變世界
。
名利早已無法擾動偉倫的心緒,破敗不堪的血肉之軀也無法繼續支撐他那永不停歇的野心,
擁有一切的人唯一的貪戀便是永遠擁有
,垂死之際的維倫決定邁出他的最后一步,這也是對于全人類而言最為關鍵的一步——超越生與死的界限,向創造人類的工程師尋求永生的方法。
也因此,彼德韋倫才會資助肖恩博士一行人穿越星際尋找創造人類的造物主工程師。
刪減情節導致人物行為看起來很傻?
《普羅米修斯》被部分觀眾痛斥為爛片的一大重要原因就是片中的人物看起來太蠢了:初到陌生星球下了飛船就摘了航天頭盔、見到未確認生物就敢上手去摸、人物不會跑直線。諸如此類的問題使得觀眾萬萬不能接受,甚至有觀眾吐槽“好萊塢水準的大片也不過如此,編劇和導演眼里只有特效但是卻沒腦子。”那么在此類降智行為背后又刪減了多少關鍵情節呢?
lv-223
針對第一個槽點,初到陌生星球下了飛船就摘航天頭盔。在原片中是有劇情鋪墊說在登陸前科考隊已經對該星球的地表狀況和大氣成分進行了嚴密的勘測,已經確定了該星球較為安全。所以,在后面的劇情中科考隊落地后眾人的反應顯得有些掉以輕心,這也是有比較合理的前提的。但是,在成片中鋪墊的劇情被刪去了,科考隊的行為舉止看起來簡直是無腦至極。
接觸“小蝦米”生物的劇情被刪減
第二個槽點,也是《普羅米修斯》被嘲諷為“無腦爛片”的最重要原因,便是在洞穴中科考隊成員見到黑水生物 蝴蝶蛇 后,居然敢直接上手去接觸這一奇怪的生物。
蝴蝶蛇
在《普羅米修斯》劇情設定中,工程師種族發明了黑水物質,而黑水首先感染了泥土中的蠕蟲,讓他們變成像蛇一樣的生物,其血液和后來的異形一樣帶有強酸性。蝴蝶蛇軀干像蛇一樣呈長條形,在頭部兩側有著類似翅膀的翼狀結構,而當它張開嘴時便能看到它那可怖的利齒。
蝴蝶蛇一登場,觀眾光從它這詭異的外形就能隱隱約約感覺到危險的信號,而科考隊員近距離觀察加肢體接觸的行為簡直是自己作死。也因此,后來隊員被蝴蝶蛇襲擊后,觀眾不得不吐槽人物的行為實在是遠低于其應有的科考素質。
生物學家與蝴蝶蛇
實際上還是因為情節刪減才導致的人物無腦,在科考隊員接觸蝴蝶蛇之前其實還有一段劇情,能夠比較合理的解釋為什么科考隊員會做出后面的行為。劇情中,科考隊成員在洞中發現了小蝦米一樣的生物,這是人類探索外太空的過程中首次發現的比單核細胞復雜很多的活物,眾人都很興奮,也是從這里開始,大家更放松了警惕,
尤其是生物學家
。
類似小蝦米的外星生物
這似乎能解釋為什么面對蝴蝶蛇時科考隊員放松了警惕。一方面是科考隊員的身份特殊:兩名隊員一名是地質學家另一名是生物學家,常年的科研探索使得他們樂于接觸領域內的新事物,
尤其是對于生物學家而言
,發現新物種的興奮是難以想象的。
蝴蝶蛇單殺生物學家
另一方面,在此之前科考隊員才與蝦米生物有了一次安全的接觸,在面對大一點的蛇形生物時自然也不會太過于警惕,畢竟蝴蝶蛇的體型相較于人類而言仍是非常之小,看起來并不會對全副武裝的人類構成什么威脅。
變異的地質學家
在正片中,被感染的地質學家菲爾德回到飛船后發生變異反應,形體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并干掉了多位船員,最后被燒死。
科考隊員 菲爾德
而在原劇本和刪減片段中,變異的菲爾德這一段情節顯然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首先,導演和編劇將菲爾德定位為“介于變異蠕蟲和執事異形之間的中間生物。”顯然它比之前所看到的蝦米和蝴蝶蛇都更高級復雜,但是又遠沒有達到后面出現的執事異形的變異程度,畢竟變異的菲爾德更像是半人半鬼的混合物。
其次,變異后的菲爾德頭部形狀和異形的頭部結構非常相似。在刪減的藍光花絮中,大家可以明顯地看到變異后的地質學家菲爾德頭型更加細長,長得更像異形。而在上映的正片中導演卻刻意刪減了包含地質學家側面頭型的鏡頭,而且正片中的菲爾德變異后也保留了大多數人類外形特征,花絮中的菲爾德完全褪去了人的模樣,看起來幾乎是另一種異形生物了。可能是考慮到變異的菲爾德離異形形態還有一定的距離,在正片中導演便對它的外在形象作出了刪改,使得它看起來更像暴走的“人”而不是詭異的野獸。
執事異形
最后,在原劇本中,變異的菲爾德仍保留了一部分人性。正片中的菲爾德展現出了狂暴兇殘的一面,殺人于眨眼之間,而在刪減情節中的菲爾德其實曾有過自主意識與變異體的抗爭,編劇對此的描述為
“作為人類的菲爾德最終屈服于他體內的外星怪物。”
人類觸怒造物主,工程師團滅科考隊
強大的造物主
《普羅米修斯》中,工程師一族的語言非常奇怪,科考小隊中僅有大衛一人能夠與之交流,因此大衛充當著科考隊和工程師之間的翻譯者。對于這段神秘的對話,在原先的劇本創作和電影拍攝中是附帶了英文字幕的,這樣觀眾也能了解對話的內容,然而在最終上映的版本中導演老雷選擇刪去字幕,讓觀眾自行猜想對話內容,這也是老雷一貫的風格——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
通過工作室最終放出的刪減片段,還是能夠整理出大致的對話內容的,對話的內容其實很簡單,主要是分為三段。
首先是第一段的,生化人大衛對工程師表明了他們一行人來自地球。
第二段,大衛指著年老的維倫向工程師解釋道:“這個男人并不想死去,因此來到這里希望你能夠延續他的生命。”工程師顯然有些不悅,他高聲發問這個男人何德何能敢來此尋求永生。工程師的意思換句話說就是,他配嗎?
“我們都是神”
第三段則是維倫的長獨白,他對工程師說:“我創造了他(指大衛),我的公司從零開始創造了這個完美的存在,生化人不會生老病死。所以我值得永生,因為你我都是造物者,都是神,而神是不死的。”這段對話中,維倫將自己比作工程師一樣的造物主并且自詡為神,直接觸怒了工程師,因此工程師在觸摸了大衛后便對科考隊所有成員大開殺戒,直接干掉了維倫一行人,僅剩下肖恩博士。
盡管大量留白能夠給觀眾留下想象的空間,但是這一關鍵情節的刪減直接導致部分觀眾無法理解工程師為何突然對人類小隊痛下殺手,
而這恰恰觸及到了影片所討論的深層問題——被創造物和造物主之間的身份僭越。對于造物主來說,被創造的物想要和造物主平起平坐是萬萬不能接受的。
人類想要和創造他們的工程師平起平坐,工程師不能接受,而生化人想要和人類平起平坐時,人類能接受嗎?
至高無上
刪減關鍵劇情是否明智?
以上的這些還只是刪減片段的冰山一角,無論是大白獻祭還是人類與工程師的對話,顯然都是能夠讓劇情更加合理的關鍵劇情,刪除了之后反而會讓觀眾不太能理解前后劇情。而對于為什么要刪減掉一些關鍵劇情和對話內容,劇組并沒有做出明確的說明,導演雷德利斯科特也沒有給出正式的回應。唯一的解釋可能便是導演老雷希望通過此種留白的方式延續以往經典科幻電影的優良傳統——不完全說透劇情,以此鼓勵觀眾自行思考、體會和探索討論。
雷德利斯科特
導演對影片進行刪減留白的作法并不少見,以往的導演大多會在正片上映后的一定時間內推出影片的導演剪輯版,在導演剪輯版中詳盡說明一些正片中刪減掉的細節。令人犯難的是,導演老雷明確表示不會推出《普羅米修斯》的導演剪輯版,四個小時版的《普羅米修斯》注定只會存在于人們的猜測中,這也讓人不禁懷疑老雷的該行為是否明智,畢竟刪減后的《普羅米修斯》目前僅達到了“極具爭議的神作”這一高度,如果能夠放出完整版的話會不會一戰封神登頂科幻電影榜呢?
所以,《普羅米修斯》的刪減劇情是否影響到你對故事的評價呢?你認為刪減關鍵情節的行為是否明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