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國元首,美國總統通常是美國社會當之無愧的主角。
這一次,美劇《第一夫人》則把主角聚焦在“總統夫人”身上,講述她們是如何走向白宮、履行“第一夫人”的職責,以及除了“第一夫人”的身份之外,她們是如何承擔妻子、母親以及多種角色,以及她們是如何調適、發展自我兼顧生活與工作的。
劇集一開始就通過多線敘事的方式交替介紹了安娜·埃莉諾·羅斯福、貝蒂·福特、米歇爾·拉沃恩·奧巴馬三位美國第一夫人的人物主張。然后又以倒敘的方式揭開三位女性在成為第一夫人之前對于丈夫從政、競選等一系列事物的態度、認知與行動。
第一集第一個場景就是三位第一夫人在不同時空的肖像畫環節,這個情節選擇可謂相當精妙,就像解鎖一個隱秘寶藏的密碼一樣,隨著肖像畫的定格,三位第一夫人的故事也得意自然而然地舒展開來。劇集也直接借由拍攝米歇爾畫像的攝影師之口,告訴觀眾,它想呈現的是多面立體的現實而不是政治制度塑造的總統。
整個第一集的故事結構在時空上是以倒敘的方式呈現的。
先是奧巴馬夫婦與布什夫婦的交接儀式,布什夫人在帶領奧巴馬夫人參觀白宮時兩人的一段對話引出了故事的主題,布什夫人對奧巴馬夫人說:“你很清楚自己要做哪一類第一夫人?!?/p>
當鏡頭轉場到20世紀70年代,貝蒂·福特身著粉色睡袍、手持一杯酒在雜志散落一地的廚房漫舞,舞蹈是她的愛好,彼時的她以為可以迎來丈夫的“退休”,重拾她的舞蹈事業……
接著鏡頭再次穿越時空到20世紀20年代。當時的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正準備競選州長的時刻,卻因為小兒麻痹癥引發雙腿癱瘓,堅強、果敢的埃莉諾除了要細心照料羅斯福的健康,還要鼓勵、支持羅斯福的競選信念并出謀獻策,另外,還要與不希望看到兒子受折磨的羅斯福的母親進行觀念分歧的拉鋸戰。
在美國,美國總統被稱為“總統先生”,妻子被稱為“第一夫人”,家庭被稱為“第一家庭”。當美國總統在美國公眾面前慷慨陳詞、公開內政外交方針的時刻,總統夫人站在他身邊;當美國總統出行訪問、在飛機旋梯迎接鮮花和致意的時候,總統夫人陪在他身側……無數有美國總統的場合都會在一旁矗立著他們的夫人,但,卻像一個裝飾附件一樣。
第一夫人,聽起來是非常光鮮亮麗的身份,可是這一身份之外,她們也是獨立的個人,這也是這部劇吸引觀眾的好奇心最直接看點。但更讓我想一看究竟的在于劇集選擇的三位第一夫人,她們本身都有很豐富的故事和生平事跡。
如果算上美國現任總統約瑟夫·拜登,美國建國200多年,已經產生了46位美國總統,劇集《第一夫人》第一季從過往40多位總統夫人中,埃莉諾、貝蒂、米歇爾是非常不同的。
埃莉諾的丈夫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是美國第32任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四屆的美國總統。最重要的是,埃莉諾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女性。
威廉·曼徹斯特在《光榮與夢想》一書中首先為埃莉諾作了畫像,他在書中說,“在敬慕者眼中,她身兼數職,在母親、妻子、政客、女政治家、記者和第一夫人多個角色間游走。比起丈夫,她打破了更多陳規,她對貧民更有同情心”。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她出任美國首任駐聯合國大使,并主導起草了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比起妻子,她更像羅斯??偨y的堅定同盟與謀士,她的政治和社會活動、思想意識、謀略才華是其他第一夫人無法相比的。在入主白宮期間,埃莉諾從本質上改變了白宮女主人傳統的妻子和配角形象,她的行為范式被后來的第一夫人們效仿。
貝蒂的丈夫杰拉爾德·魯道夫·福特是美國第40任副總統和第38任總統,也是美國總統中唯一一位未經選舉而當上總統和副總統的人。雖然沒有埃莉諾的政治眼光、謀略思想,但是貝蒂同樣擁有一顆堅毅且溫暖的心。
她不僅自己努力克服了疾病、戒除了酒癮,還主導設立貝蒂·福特中心,幫助人們戒除藥物致癮,截至目前,該中心已為數萬人提供治療。貝蒂曾說:“那些康復的人總對我說,"你救了我的命"、"你改變了我的生活"。他們不明白,我僅僅向他們提供一種方式,是他們自己做到了?!?/p>
米歇爾的丈夫貝拉克·侯賽因·奧巴馬是美國第44任總統,也是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非裔美國人總統。
但早在奧巴馬2004年參與國會議員競選之前,米歇爾就是一位事業有成的成功女性,她是業務能力強硬的專業律師、也任職過芝加哥市長助手、非盈利機構的執行董事、芝加哥大學出任學生事務處副處長,并在2002年轉到芝加哥大學醫療中心,出任社區事務執行董事……只是后來為了幫助奧巴馬的總統競選,放棄自己的事業和興趣。
《第一夫人》第一季的第一集對埃莉諾、貝蒂、米歇爾形象的塑造已經非常成功,各有特色、各有魅力,這也讓人非常期待,作為一個多面立體的個體,埃莉諾、貝蒂、米歇爾還有怎樣的重要故事將要揭開。
關鍵詞: 貝蒂福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