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10億。
2月16日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20億。
2月18日 《你好李煥英》票房破30億。
...
明星、主播,連央視、中紀委都紛紛給它評論。
羅永浩評論《你好李煥英》:
《你好,李煥英》這部電影可能有無數的小問題,但相對于它觸及靈魂的真誠,溫暖和感動,這些全都可以忽略不計,一定要看。
薇婭評論《你好李煥英》:
希望大家都能珍惜眼前的歲月,善待身邊的人。
央視新聞評論《你好李煥英》:
我們不要忘記每一位媽媽,曾是花一樣的少女。
中紀委網發文
《你好,李煥英》,何以如此打動人心
有一段這樣講到:
觀眾坐在電影院里,一開始被頻繁逗笑,后來又潸然淚下,無數次淚奔,電影用溫情而真摯的藝術手法呈現了細膩、無私的母愛,感動了無數人的心。
截止到今,豆瓣評分8.2,超過57w人評價。
毫無疑問,這是一部成功的喜劇片。
盡管口碑爆棚,還是有一部分人不敢去電影院看《你好李煥英》,或許走進了這幾個誤區,你中了哪一個?
一、怕煽情的東西
你問我這部電影好哭嗎?坦誠地講確實好哭,但絕不是你想象中的煽情。很多人年紀大了看不得煽情的東西,尤其是母愛這類主題。
我也一樣,猶豫了很久才去看。
母愛無疑會勾起自己的回憶,如果你和母親在一起,你會非常感動,如果你的母親已經離開,無疑是讓人痛哭的片子。
每個人的成長離不開母親的關懷,總有那么一些小事觸動你的心弦。就像劇里的賈玲,看到母親年輕時的模樣,她笑了,我卻哭了。
對她而言,穿越回到母親結婚前,她希望讓母親開心一次,她卻不知道,在母親眼里,
“我未來的女兒啊,我就讓她健康快樂就行了。”
就這樣簡單樸素的話,格外好哭。
我們總以為母親想讓我們出息,可是卻不知道她們更在意的是我們的健康和快樂。
《你好李煥英》里的故事情節非常日常,它就像是一種陪伴,讓你回憶起自己成長的點點滴滴,也讓你發現那些未曾注意的事實,比如:
打我有記憶起,媽媽就是個中年婦女的樣子。所以我總忘記,媽媽曾經也是個花季少女。
沒有大肆宣揚母愛的偉大,這樣的娓娓道來,卻戳中內心。
沒看之前,我以為它是一部煽情片子,因為不想哭所以不去看,看完之后,我覺得它是一種不一樣的感動,又好笑又好哭,用喜劇的方式讓你懂得去珍惜當下。
所以,如果你把它當做煽情片就大錯特錯了,畢竟這么多喜劇演員的加入,笑點滿滿!
二、劇透嚴重
好的電影總讓人忍不住劇透,尤其是過年期間,盡管賈玲在微博直呼大家不要劇透,但是抵擋不住大家的熱議。
電影里的反轉驚喜基本上早已被劇透,所以,要是想去看的朋友建議先屏蔽。
雖然我是帶著劇透走進電影院,但是依然被劇情吸引,畢竟看劇透和看電影是兩碼事,你也不可能看完所有的彩蛋。
所以,驚喜還是有的。
盡管劇透嚴重,但作為一部喜劇片,它的笑點只有在電影院這樣的氛圍里才能有加成,每隔幾分鐘就引來全場哄笑一次。
盡管它劇透嚴重,依然非常值得去電影院一探究竟。
三、導演賈玲的處女作
作為一部處女作,雖然有小品的支撐,但將小品改成影視劇,很多人一開始并不看好。
從預售來看,《唐探》一路領先,直到《李煥英》口碑逆襲,才超過《唐探》的票房,事實證明,口碑是票房的保證。
說起這部電影的制作,其實并不容易。
賈玲從2016年準備到現在,對于電影的成敗,她自己也非常擔憂,乃至于夸下超過30億瘦成閃電的目標。
結果,成真了?
一名喜劇演員處女作,為何能獲得如此的口碑
?
這歸根到底是源于她身上的真摯,一個人有沒有把心掏給你看,你能感覺得到。像賈玲的形象,無論男女,根本討厭不起來。
雖然《你好李煥英》講述的是賈玲自己的故事,但是從電影來看,李煥英是所有母親的影子。
不同的母親,一樣的母愛,就像劇里那句臺詞說的那樣:
“媽,你為什么那么愛笑啊。”“因為媽生了你啊”。
無論你多大了,你都是母親心里永遠的小孩,只要有你,母親就知足了。
記者問賈玲:“為什么這部影片,英文名叫《hi mom》,中文名叫《你好李煥英》呢?”
賈玲回答道:“因為媽媽不僅是媽媽,她首先是她自己。”
是啊,等我們長大的那一刻,才發現母親已經老去。她為了孩子,努力變成了女強人,我們忘了,她也是她自己,那個曾經不會縫縫補補的小女孩。
雖然這是賈玲的第一部作品,有了母親的情感寄托,你會不知不覺代入這個故事,完全可以忽視略顯稚嫩的電影手法。
我也不經意間會想:如果我媽當年不生我,會比現在過得幸福吧!
電影結束后我明白了,即使重來一次,媽媽依然會義無反顧地選擇我,這就是母愛。
看完的那一刻,你有沒有和我一樣,拿起手機發了一句:媽,你在干嘛?
(圖片來自網絡)
我是
@是寶藏菜菜
,每天分享不一樣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