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關,各個網站的年終盤點都正式出爐。盡管這些年被飽受詬病,但依舊是作為國內評分標準的豆瓣,也公布了今年一年,國產劇分數達到八分以上的口碑劇集。
總共有23部劇集超過8分,排名第一的是超過五十萬人打分的《沉默的真相》9.2分、排名第三,分數8.9的《隱秘的角落》足足有82萬人打分。這兩部從人數和分數雙方面都取得了壓倒性勝利的劇全部都是出自于愛奇藝視頻推出,專門主打懸疑劇的迷霧劇場。除此之外,還有《棋魂》、《龍嶺迷窟》、《風犬少年的天空》、《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俠探簡不知》等十五部作品全部都是網劇。
一整年里面,國產劇達到八分以上的有23部,15部全都是網劇,超過了三分之二的比例,所以說,以后可能都會漸漸消失電視劇這個說法,只剩下網劇了。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網劇走到今天,也是經歷了很漫長的歲月。最開始,被大家熟知的網劇,就像是《萬萬沒想到》、《屌絲男士》之類的,全部都是情景喜劇,比較容易拍攝,時長比較短,一聽起來就感覺有些不如大雅之堂。可是,慢慢的,不受限制的網劇不再滿足于喜劇這一小小的天地,逐步向其他地方拓展。
最能體現出來網劇不受限制的一點,就是源自于國家廣電總局對于穿越劇題材的把控。穿越題材火了很多年,外國大片里面大家也時常見到,但是穿越回過去和皇親國戚談戀愛的國產劇,是一直到《宮鎖心玉》和《步步驚心》兩部開始井噴,又鑒于我國未能實行嚴格的年齡分級制度,導致了很多未成年人的不良效仿,所以總局一刀切,電視臺上不許播放該類劇集。
這時候,網劇《太子妃升職記》橫空出世,不僅是穿越,還是男穿女,一下子打響了網劇不受監管可以隨意發揮的第一槍。
同時,很明顯能看得出來,因為網劇是一件新生事物,從事這個行業的,更多都是自信滿滿的年輕人。從制作人到編劇、從演員到歌手,所有人都敢于突破,想法設法與眾不同,這就更比循規蹈矩的電視劇來得更為出彩了。
不僅如此,這一代年輕人看慣了美劇、韓劇,也讓他們一并拋棄了曾經動輒七、八十集冗長的劇集長度,轉而往精小上發力。倒不是說,濃縮就真的是精華,過去我國很多電視劇幾十上百集的也有很好看的。只是,劇集短小,就意味著制作成本壓縮,這對于背后出品劇集的各個網劇平臺是絕佳的利好消息。拍攝的時候成本就短,播放的時候周期也快,資金的流動性大大增強,平臺自然樂見這樣的好事。畢竟影視劇看似是文藝工作,實則還是追逐經濟效益,誰能做到干劈情操呢?
還有很重要,也是極為關鍵的一點,就是手機。這是社會大趨勢,并非幾家平臺就能聯合操控得了觀眾的。一戶人家,頂天兩到三臺電視機,但是手機絕對是人人都有一部,而且還是隨身攜帶,人們花在手機上的時間,比在電視機上多多了。這樣的市場,插個扁擔都能發芽。
電視臺一直面臨著來自于廣電總局給予他們的困境,限制多,條框多,什么時間段播出什么都有嚴格限制,這兩年,還多了任務劇,幾乎一樣的扶貧故事情節,每個臺都要反復播出,失去了獨特性,自然也就失去了競爭優勢。
此外,就是在劇集制作上,他們也一直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很少主動出擊,往往都是合作幾家關系好的影視制作公司,等著人家拍完,他們再去購買,在機動性這一方面也輸給了網劇平臺。
也有一直處于領先地位的湖南衛視,反應非常迅速地推出了自己的網絡平臺芒果tv。在自制綜藝上也取得了很亮眼的成績,像是《明星大偵探》、《乘風破浪的姐姐》等等,可是在劇集制作上面還是存在短板,未有突破,沒有其他幾家平臺更加大膽。
與網劇,以及背后網絡平臺的斗爭中,電視臺逐漸落于下風,過去高高在上的他們,現在需要主動探索先網后臺的播出模式來破局,今后的路到底該怎么走,必須要電視臺好好想想了。
文/月上弧
關鍵詞: 全部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