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一首《小蘋果》讓筷子兄弟的名號傳遍了國內外,大街小巷都能聽到他們的“神曲”,
然而筷子兄弟的輝煌在那個夏天之后就開始慢慢消散了,
肖央越來越火,王太利卻如同退圈了一般,消失在鏡頭面前。
2020年12月,有媒體發現,筷子兄弟工作室已經處于注銷狀態,
網友們紛紛猜測:筷子兄弟是不是解散了?
在流言蜚語中,肖央回應到:“人生難免有一些分離,但歌還會一起唱。”
自筷子兄弟出道至今,已經有11個年頭了,如今再看兩人的發展,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究竟是什么原因讓當紅的他們分道揚鑣,又是什么促成了王太利的落沒?
在遇見王太利之前,肖央還只是一位出身普通家庭的窮學生,
從小喜歡藝術的他十四歲那年獨自一人來到北京,追尋自己的畫家夢,希望能夠考入央美附中。
可惜天公不作美,肖央落榜了,不服輸的他沒有選擇放棄,而是選擇留在北京,打算再次沖刺。
但他的生活費不足以支撐他巨大的生活支出和學費,肖央因此過了一段艱難的苦日子,
他只能和幾位同樣備考的考生擠在潮濕的地下室里,早出晚歸的拼命學習畫畫,
好在他的努力沒有白費,第二年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央美附中。
高中畢業后,肖央沒有繼續走畫畫的道路,而是轉身考入了北電美術系影視廣告導演專業。
在這里,肖央才找到了自己真正感興趣的東西——表演。
天資聰穎的他在專業上的表現十分出眾,空閑時間里經常在校外接活,幫助客戶設計拍攝廣告。
有美術技術的支持,肖央設計的廣告美感十足又不失特色,得到許多客戶的青睞,
因此他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由此賺了不少錢,不愁吃,不愁穿。
但肖央并不滿足于拍廣告,他想登上更大的舞臺,想唱歌,更想表演,
就在這時,他遇到了改變他一生的男人——王太利。
彼時的王太利已經是北京一家小公司的老板,賺不到什么大錢,只能勉強維持一家人的時候的生活支出。
在開公司之前,王太利曾經有過一段瘋狂的時光。
當年,22歲的王太利揣著僅有的500塊錢來到北京,追求心中洶涌的音樂夢,
可惜沒有資源,沒有人脈的他被現實狠狠挫傷,沒能出人頭地,還碰了一鼻子灰。
在全部身家花光之后,王太利在家人的幫助下灰頭土臉地回到了老家,娶妻生子,過上了平凡的生活,
即便如此,王太利還是無法舍棄自己的音樂夢,他選擇回到北京,一邊做生意一邊尋求機會,
直到他肖央的出現,才徹底喚醒了他內心深處的愿望,再次迸發出火花。
肖央與王太利的相識起源于生意上的交流,王太利是肖央的客戶之一,
肖央出色的能力得到了王太利的贊賞,因此王太利總是很放心地把工作交給肖央,
一來而去,兩人就這樣熟悉了起來,就這樣,年紀相差11年的他們結為好友。
在閑聊之中,他們向對方吐露了自己的夢想,才得知他們有著同樣的追求,
惺惺相惜的兩人一拍即合,決定一同追尋夢想。
說干就干,肖央和王太利取名為“筷子兄弟”,寓意不離不棄,
他們立馬動起手來,著手創作他們的第一首歌曲《男藝伎回憶錄》。
王太利擅長寫歌,肖央則在拍片上更加突出,他們決定采用戲劇的方式呈現他們的第一首歌曲,
在短片中,王太利打扮成一個藝伎,穿著和服,化妝搞怪的濃妝,表情和動作都讓人忍俊不禁。
這對于王太利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為人夫為人父的他做出這樣的造型確實招來了不少親朋好友的非議,
肖央何曾不是如此,他們拼盡全力,孤注一擲的嘗試。
好在他們賭成功了,《男藝伎回憶錄》歌曲和MV一經推出就迅速走紅,短短一周就在網上收貨了近千萬的點擊率,
其新穎,搞笑的風格贏得了如潮水般的好評。
憑借這首歌,筷子兄弟還順利拿下了首屆播客大賽特等獎的獎杯。
第一個作品就獲得這樣的成就,王太利和肖央信心大增,仿佛看到勝利的曙光,他們決定繼續創作。
他們集資十幾萬,興致盎然的創作下一部作品《你在哪里》,
中途資金不足,肖央還自掏腰包,補貼了六萬塊,才順利把這個作品拍完。
然而讓他們沒想到的是,《你在哪里》并沒有獲得如期般的熱度,幾乎沒有激起任何水花。
投資進去的錢就這樣打了水漂,一去不復返了,這讓他們很受打擊,一度想要放棄。
王太利還有妻子孩子需要照顧,與其追求虛無縹緲的夢想,不如回到公司,切切實實地賺錢,給孩子改善生活,
肖央也被打擊的一蹶不振,險些就這樣放棄了自己的音樂夢。
雖然心灰意冷,但王太利和肖央都明白,這不應該是筷子兄弟的結局,他們心底的夢想還不曾平息,
經過短暫的消沉之后,他們又重新聚在一起,重新寫歌創作。
恰逢當時有一個比賽,需要一個十分鐘的短片參賽,預算十萬元。
這一次,王太利把自己多年來的追夢歷程寫進了歌里,真情流露,靈感大發,
肖央看完歌詞后很受感觸,
不知不覺間,他們就創作出了長達四十分鐘的腳本,與原先的計劃相差甚遠,遠遠超出預算,
然而這首歌傾注了他們太多的心血,不管如何,他們都想把這首歌拍出來。
為了籌集資金,肖央和王太利幾乎把自己全部的家底都拿了出來,投入到拍攝中,
可這還遠遠不夠,他們只能四處借錢,硬生生湊夠了70萬。
因為資金有限,他們只能爭分奪秒地拍,一分一秒都不敢浪費,
在拍攝過程中,王太利的爸爸不幸逝世,他匆匆趕回家,
即便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王太利的父親依舊不支持他的夢想,希望他做一些實際的事情,不要寄希望于虛無縹緲的事情上,
王太利的內心又一次動搖了,現實和夢想,他不知道該如何選擇。
這時候,肖央站了出來,陪同他一起處理了王父親的后事,并鼓勵王太利:“我們會成功的。”
肖央的話讓王太利重新燃起了勇氣,他來不及悲傷,轉過頭又投入了拍攝之中。
拍攝完成后,肖央加班加點的剪輯,希望能讓作品快點問世,證明他們的能力,
事實證明,他們成功了,這首歌就是轟動全國的《老男孩》。
《老男孩》在一夜之間火遍大江南北,其富有感染能力的歌詞讓很多人感同身受,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不回來不及告別”
《老男孩》喚醒了許多人的青春,同時成為了青春的代名詞,
“筷子兄弟”的組合徹底火了,他們的夢想實現了。
此后,筷子兄弟商演不斷,2015年登上了江蘇衛視的新年晚會。
有了名氣,他們有了十足的勇氣繼續創作,不久后又接連創作出了《父親》《小蘋果》兩首經典之作,
《父親》收割了大批人的眼淚,成了國人心中的一首經典歌曲,
《小蘋果》則成為新一代洗腦神曲,迅速占領了廣場舞市場,甚至走出國門,捧回了國際最佳流行音樂的獎杯。
至此,筷子兄弟的輝煌達到了頂峰,他們推出的歌曲有溫情,有引人深思,有流行,每一首歌都如此獨特,
而歌舞的MV同樣讓人無法忽視,不管是《小蘋果》里的喜感還是《老男孩》中的引人落淚,都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爆火之后,王太利和肖央之間不同的性格特點也暴露了出來,
除了歌手以外,肖央同樣還希望成為一位出色的演員,他有野心,敢拼敢闖,
而王太利則不同,他已經沒有了年輕時的沖動,此刻的他更加渴望安定,希望能一直呆在舒適區里。
性格上的差異讓他們越走越遠,雖然肖央一直在鏡頭面前表示:“筷子兄弟不會解散,一根筷子是不完整的”,
但觀眾們都看得出來,筷子兄弟正在逐漸分家,已經名存實亡了。
有了名氣,肖央開始向演員進發,希望能在大熒幕上占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經過努力,肖央得到了前往好萊塢學習的機會,
回來之后,他徹底轉型成為了一個演員,即便剛開始時只能演一些小角色,卻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
首先讓大家記憶猶新的,是《唐人街探案》中那個梳著中分,略顯油膩的警察,
那一句“他誹謗我啊”成為了經典臺詞,至今依舊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緊接著就是《唐人街探案2》中那個扮豬吃老虎的宋義,即便和王寶強同框飆戲,肖央同樣不顯遜色,
尤其是電影最后,那個凝視深淵的眼神讓多少觀眾不寒而栗,
網友們不禁感嘆:“這真的是唱《小蘋果》的肖央嗎?”
肖央名聲鵲起,越來越多人看到他身上強烈的爆發力,他也順利從一個口水歌歌手過度成為一個真正的演員,
于此同時,王太利始終呆在自己的舒適圈里,轉型進入幕后工作,
可惜的是,他的音樂一直都沒能激起太大的火花,幾乎落到了無人問津的地步。
肖央和王太利的差距越來越大,提到肖央,越來越少人會給他貼上“筷子兄弟”這個標簽。
而真正讓他們差距徹底拉開的,是那一部被無數觀眾封神的電影《誤殺》。
2019年,肖央出演的電影《誤殺》上映,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最讓觀眾震驚的,是肖央那讓人嘆為觀止的演技,
即便有大量的特寫鏡頭,他的演技依舊足以支撐,尤其是幾段眼神戲,把整個人物刻畫得很有層次。
憑借這部電影,肖央拿下了金雞獎最佳男主角的獎杯。
觀眾們評價肖央:中國電影行業的新希望。
此時的肖央已經成為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實的影帝,接下來的發展同樣如日中天。
2021年2月,肖央與劉德華合作出演的春節檔大電影《人潮洶涌》上映,反響不俗,
肖央的票房順利突破100億,成為百億票房的實力派演員。
除了演戲之外,肖央還成為了一名投資人,大火的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以及他出演的電影《我的姐姐》,《人潮洶涌》等電影都有他的投資。
肖央的事業逐漸壯大,身價早已過億。
如今再提起肖央,已經很難把他和曾經唱《小蘋果》的口水歌歌手聯系起來了,
筷子兄弟的組合也越來越少被人提及,王太利更是很少出現在熒幕上,落了個無人問津的地步,
直到他的女兒王婉辰參加《青春有你2》,才讓王太利蹭了熱度,短暫的出現在大眾的視線中,
雖然王婉辰有肖央和王太利的支持,但還是沒能能在娛樂圈留下姓名,早早敗下陣來,王太利也重新歸于平靜。
肖央在不斷進步,王太利卻在一直往后退,如今兩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曾經的“筷子兄弟”也貌合神離,
那么究竟是什么導致他們兄弟二人如今巨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不過是追求不同使然,在綜藝節目《極速前進》已經初見端倪。
這時一個富有挑戰性的節目,需要搭檔團結協作,突破障礙向前,
肖央充滿斗志,一心想要向前,而王太利則顯得佛系很多,遇到困難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退縮,堅決不愿意走出舒適圈,
一次,肖央和王太利抽到了一個雙人蹦極的項目,王太利以恐高為由,說什么都不愿意去挑戰,
肖央自知無法勸說王太利,只能煎熬的等待時間結束接受懲罰。
在接受采訪的時候,王太利表示,自己不喜歡挑戰,是屬于知足常樂的一種人。
肖央渴望挑戰,突破自己,而王太利則追求安穩,也許一切從一開始就已經注定。
王太利和肖央的不同選擇,讓他們走向了不同的結局,公司注銷2年,再看肖央和王太利,才明白他們分開是最好的選擇。
肖央在一次次的拼搏和突破中自我,為自己闖出了一條燦爛輝煌的路,如今收獲滿滿,功成名就,
王太利在困難面前一再退縮,安于現狀,最終消失在時代的浪潮中,輝煌不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