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的第一天,我選擇了《唐人街探案3》作為我的開年電影。
走出電影院的我,除了對電影的感想,就只有對陳思誠的欽佩——
陳思誠這個男人,真的太懂觀眾,太懂市場了。
平平無奇,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注腳。
但是如果你走進了電影院,那你絕對會忍不住看接下來的《唐人街探案4》,《唐人街探案5》,即使他拍的再爛,拍的再俗。
首先,看完整部電影,我才終于明白為什么陳思誠一定要在春節檔上映《唐人街探案3》。
畢竟這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進電影院排隊看的一部電影,可以說,觀眾的口味早已被陳思誠這位老漁夫釣的足足的,接下來就只等收鉤。
一、推理已死
《唐人街》系列電影為什么能如此火爆?
其原因就在于這是首次把推理和喜劇這兩個毫無瓜葛的元素結合在一起的電影,來觀看這部電影的觀眾,既想要笑,也想要燒腦懸疑。
“這兇手基本就是長澤雅美的角色,然后估計是自導自演的自殺,為了奪得唐人街地盤的開發權?!?/p>
我朋友還說,怎么可能這么簡單。
但事實就是如此,真的這么簡單,這么無聊,第一條主線的整個解密過程,可以說內心毫無波動。
首先是第一道關卡:兩塊面包如何平均的分給三個人。
這種題目,我相信六年級小學生一個段里,即使沒有十個,也一定會有一個人能做出來。(我前排的小弟弟瞬間給出了答案)
但是就是這種老掉牙的腦筋急轉彎,居然可以難住推理能力和秦風不相上下的野田昊,還有全球推理能力排名第九的杰克賈。
這種純粹為了突出秦風聰明的,而把其他角色弱智化的劇情,我實在是無法接受,唐仁做不出來還情有可原(寶強別打我),但是兩個推理能力在世界上都是響當當的人居然會被這種腦筋急轉彎難倒?
我知道,在喜劇電影里尋求邏輯是一種很蠢的行為,但是《唐人街》不僅是一部喜劇電影,他也是一部推理電影,這簡直在侮辱所有觀眾的智商。
打架環節就更加離譜了,杰克賈對打的人數無窮無盡,而秦風卻可以二打一戰勝對手。
畢竟,哪有出題人一直在給答題者開后門的?這不是親生的,說不過去。
在《唐人街3》的整個推理環節里,唯一讓我感到驚喜的,就是涉谷十字路口那一段,其他部分加起來,不及其一。
作為喜劇推理的雙項目參賽選手,《唐人街3》的推理部分,宣告失敗。
二、喜劇尚可
接下來,是喜劇部分。
但是在笑點里,我最無法接受的就是電梯里的鬧鬼梗,一群大男人對著護士姐姐的裹尸袋一頓拳打腳踢,最后甚至來了一個一腳兩段,如果裹在里面的是唐仁,我完全可以接受,畢竟他皮糙肉厚,還是主角。
但是沒有,陳思誠只是把這一幕作為一個笑料加了進來,而絲毫沒有考慮笑料之后的事情。
整部電影在秦風被捕前后是完全割裂的,前半段笑點十足,動作戲也比較精彩,但是后半段卻畫風突變,出場人物大雜燴。
從張子楓、邱澤到東京F4和程瀟,一個個不認識的面孔接連不斷的出現,把我腦殼看的嗡嗡直響,一臉懵逼——
事后我查了一下相關人物,才知道從電影的中間開始,許多人物都是網劇里的角色,但是作為沒有看過網劇的我,全程懵逼。
我可以理解陳思誠為了宣傳唐探這個IP,讓所有出場過的人都來走個過場,但是網劇和電影可以說是完全兩個不同的領域。
太尷尬太尷尬了,就好比昨天的小品《陽臺》,那個我起碼還可以靜音,但是電影院也不是我家呀。
我就不明白了,為什么最近的喜劇都喜歡煽情?
小品煽情,喜劇也煽情,難不成大過年的,就想要我哭唄?不掉幾滴眼淚,都過不好這個年了。
在法庭上二十分鐘的劇情,配上抒情的BGM,就硬煽。
到底還有沒有王法了?
喜劇電影就好好搞笑不行嗎?非要最后來一段悲慘往事來扣觀眾淚點,然后彩蛋還要加上世界和平的口號。
咱們能不能不搞這一套形式主義,就好好搞笑,樂呵樂呵就行了。
作為雙項目選手,《唐人街3》的喜劇部分,只能說還行。
三、最佳導演
我開頭就說過,我看完電影之后,就涌現了對陳思誠猶如滔滔不絕黃河之水般的欽佩。
為什么?
在這之后,我看《唐人街4》最大的目的,就是為了看《唐人街5》。
我等了兩年,整整兩年,就等個這?
拜托,我等兩年是為了看兩個天才巔峰對決見招拆招的故事,鬧個半天,是看一個天才為了正義和美好去對抗一個妄圖改變世界的中二組織故事。
但我為什么還要繼續看《唐人街》系列?
因為在彩蛋里,出現了劉德華和肖央。
對,劉德華和肖央的一面,比前面136分鐘加起來都讓我驚艷。
陳思誠真的太懂觀眾想要看什么了。
但即使是為了劉德華,我也會把接下來所有的系列電影都給追完。
佩服,只有一個佩服。
總的來說,《唐人街探案3》整部電影加起來給我的驚喜,不如一個10秒的彩蛋,而我為了這一個彩蛋,卻甘愿付出之后的電影票錢。
如果我作為一個老板想要投資拍電影,那陳思誠一定是不二之選。
原因無他,只因為陳思誠知道怎樣的電影,才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