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導演的作品《雙子殺手》,在上映之后收獲了很多人的好評。在這部作品當中,李安運用了120楨加3D+4k技術拍攝,顯得誠意十足。
不過正是由于這部電影的技術要求非常高,所以在好萊塢圈中,這部電影并沒有國內市場這么火熱。但是對于這部電影的拍攝過程,李安導演卻始終非常開心。在看完這部電影之后,很多人被“史皇”威爾·史密斯飾演的Henry和小克之間的故事打動。其實在這部電影的制作過程當中,還有許多觀眾不曾知道的小故事。
一、《雙子殺手》成功上映之前幾經波折
早在1997年的時候,就已經有導演和制片人計劃拍攝《雙子殺手》了,同年就已經制作出來了電影劇本。當時東尼·史考特和柯提·斯韓森都想成為這部影片的導演,就連迪士尼都想要接手這部電影的制作,并且還打算在2002年的暑假上映。
不過由于當時的拍攝技術有限,想要讓電影男主角和年輕了20歲的他同框出現,實在是一件難事。因此這部電影的拍攝計劃就一直被耽擱,直到20年后,李安終于把這部作品從設想變成了現實。
二、原定主角并不是威爾·史密斯
在《雙子殺手》這部電影的劇本大綱出來之后,當時的導演曾經找過許多男演員來出演電影當中的henry這個角色。比如說導演曾經找過哈里森·福特、梅爾·吉布森等當時處于一線演員的男明星來飾演,不過他們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沒有能夠成功接下這部電影的角色。
2003年,《雙子殺手》的下一任導演找到了尼古拉斯·凱奇,但當時尼古拉斯·凱奇想要先拍攝《魔法師的學徒》這部電影,所以到了2012年的時候,男主角的人選又變成了約翰尼·德普。
然而德普還是因為個人檔期實在是排不開的原因,拒絕了這部電影的邀約。最后李安接手這部電影時,他認為在銀幕上以硬漢形象深入人心的威爾·史密斯是非常合適的人選,再加上威爾·史密斯本身也很崇拜李安,兩個人一拍即合,才有了現在這個版本的《雙子殺手》。
三、影片結尾有改動
《雙子殺手》在美國進行試映的時候,其實原版電影的結尾是henry走了,留下了23歲的小克獨自去面對走出舒適區后一切問題。
但是這個版本在試映之后,有許多年輕觀眾覺得Henry的這個做法不夠人性化,因此導演李安再一次對結尾進行了改動,才有了現在大家看到的版本。
其實在李安看來,不論是年輕人還是中年人,在觀看這部電影時,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因為不同的角色,在不同年齡段的觀眾看來會有不一樣的代入感。
四、真人CG技術
說起電影當中的真人CG技術,觀眾們一定都非常熟悉了。在之前上映的電影《瘋狂外星人》、《全職高手》、《阿麗塔》當中,大家都已經見證了這項技術的成熟。
但是在《雙子殺手》這部電影當中,李安導演對真人CG技術又進行了新的嘗試。《雙子殺手》出現的小克是用特效創造的數字化真人。為了讓這個形象看起來更加的逼真,技術團隊首先用CG技術對威爾·史密斯的表演進行100%的視覺動態捕捉,采取最新的面部跟蹤方式,從骨架,肌肉,皮膚,寒毛,情緒等等這些方面全部都進行精細的捕捉。
為了打造小克這個人物的形象,《雙子殺手》的特效團隊一共動用了500個人的時間和精力,花費了兩年才雕琢出來。
在電影當中,henry和小克的打斗場面不過幾分鐘,但是這短短的幾分鐘卻花費了整個團隊9個月的時間才能打造出來。在整個《雙子殺手》的籌備過程當中,僅僅是前期的準備階段,就花去了兩年半的時間。為了影片的拍攝,需要所有在拍攝過程中使用到的機器,比如說攝影機以及機架等都是重新定做的,為了能夠呈現出更好的視覺效果,后期的團隊又花了一年多的時間將電影美化。
五、威爾·史密斯的形象不止兩個
在觀影的過程中,很多觀眾在沒有了解到背后的制作故事之前,都以為小克是威爾·史密斯通過特殊的化妝技巧扮演的,但實際上他是運用了最新的真人CG技術。
而且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影片最后,會出現三個威爾·史密斯形象的人同框。除了威爾·史密斯飾演的henry以及小克之外,還有henry的另一個復制體。(在影片當中,有臺詞介紹,警方一共復制了許多個Henry)讓人十分驚訝。
關鍵詞: 尼古拉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