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御姐的壹讀君|魚丸
這兩天騰訊被吐槽了。
因為楊冪主演的新劇《愛的二八定律》又延遲播出了。從第一次“官宣”要上播開始,這部劇已經延遲播出了n次,劇粉們也集體生氣了n次。
而網友之所以會被屢次“騙會員”,是因為這部劇不僅情節夠甜,還有點大女主劇的意思:楊冪演的秦施是一個女律師,在頂級律所工作的那種,妥妥的女強人。
回顧一下楊冪以往的角色,會發現她正逐漸從傻白甜轉向御姐風:從小郭襄、《仙劍三》的唐雪見、《宮鎖心玉》里的穿越宮女晴川,變成了上神白淺、女律師秦施。
白淺上神武力值超高的
不止楊冪,很多女演員都正在御姐化。
比如趙麗穎,前期是《花千骨》和《杉杉來了》,后面就大女主戲扎堆:《楚喬傳》《知否》《有翡》,一個比一個颯。再比如唐嫣,早些年是留著齊劉海的甜妹,如今是《燕云臺》里的鐵血紅顏蕭燕燕。
從在偶像劇和傻白甜里打滾的女明星,一個個爭先恐后的跳了出來,演起御姐、大女人。
所以,為什么女明星的最終歸宿都是御姐?
大女主戲更吃香
演員的角色類型,是和劇本對應的。
如果說傻白甜對應的是瑪麗蘇偶像言情劇,那御姐對應的就是大女主劇:主要以一位女性角色的命運為故事核心,將女性成長和愛情歷程作為敘事主線,而且女主還要越來越強。
最經典的大女主劇之一當屬2012年首播的《甄嬛傳》,女主角甄嬛一步步從天真靈動的少女,斗敗一眾嬪妃,甚至pk掉皇帝,坐上太后的寶座。劇情完整展現了甄嬛的成長歷程,甜中帶虐,又爽又合理。
誰還沒幾個甄嬛表情包咋的
憑借全員在線的演技,優質的臺詞劇本,創新的大女主戲題材,《甄嬛傳》一經播出就火爆全國,無數電視臺循環播放,此后的10年里,《甄嬛傳》的余威仍在,就在今天,它還因為每年播出收益仍有上千萬上了熱搜。
《甄嬛傳》一出,電視劇市場敏銳地察覺到了觀眾對大女主戲的追捧,古裝劇不再嘰嘰歪歪你情我濃,取而代之的是霸氣側漏的《武媚娘傳奇》《羋月傳》《那年花開月正圓》等,都是大女主戲。
而且不止古裝劇,現代劇也開始逐漸大女主。比如《歡樂頌》,直接以五個女孩的情感、職場經歷為主要內容,男人?不重要。
男人哪有姐妹靠譜(手動狗頭)
文化產業評論曾分析過為何大女主劇如此受投資方歡迎,總結起來就兩點:
首先,大女主劇其實是新型瑪麗蘇,只是在傳統的言情小說架構上,賦予女性堅韌、智慧或者其他方面的天賦或能力,把女性的設定提高到和男性平等,甚至高于男性的位置,迎合了現代女性追求進步、獨立的思想。
影視劇就像一個造夢空間,觀眾可以把自己代入某個角色,在腦海里過另一種別樣人生。就像經典電影《穿Prada的女魔頭》里的女主編米蘭達說的那樣:
所有人都想成為我們。
其次,相比于“只會戀愛,雖然自己平平無奇但總能吸引到高富帥和霸道總裁”的老套劇情,大女主劇增加了權謀、智斗等因素,使得情節更精彩,主題更深刻。
總而言之,大女主劇還是有其獨特的優勢的。投資方也大多不會從零開始創作劇本,而是會選擇已經大熱的網絡熱文,進行適度的改編。一來這些高人氣網文已經經過市場的初步驗證,二來改編總比重新創作省勁兒。
就這樣,大女主劇本逐漸增多,演員的選擇也受到限制,越來越多的大女人、御姐形象被塑造出來。
不過目前的大女主戲也有不足之處。
比如,雖然劇里的女性最終成功了,但她們的成功大都仰仗男性的傾慕和支持,仿佛女性的成功就只能靠著男人上位?甚至于,女性的成功就是“贏得”更優質的男性?
以2016年熱播的《我的前半生》為例,原著里實際上根本沒有賀涵這個角色,女主全憑自己一步步奮斗過來,但在劇版里,他就像女主的外掛一樣,一路護著她升級打怪。而在劇里拼命要搶走陳俊生的“最強小三”凌玲,在原著里其實是個女明星,自己就很強。
只能說,內核還是不夠大女主吧。
御姐更符合實際情況
對明星來說,時間這把殺豬刀尤其殘忍。
年輕的時候或許還可以在無腦偶像劇里扮扮可愛少女,嘟嘴賣萌也沒人會覺得有什么不妥,但隨著時間流逝,年齡被明明白白寫在臉上:流失的膠原蛋白,臉部輪廓圓潤不再,而是日益骨感。
此時再演傻白甜,就不合適了。
遠的不說,就去年章子怡主演的《上陽賦》,前幾集里章子怡演的是一個活潑天真的少女,旋轉跳躍、撒嬌賣萌全都安排上了,但是觀眾顯然并不買賬,直言戲里滿滿都是違和感,逼得章子怡出來回應。
網友的回復也是毫不客氣:
而章子怡的演技不可謂不好,只是就像她說的,年齡擺在這,無法傻白甜,只能御姐。
除了容貌、年齡的限制,女明星追求演技的突破也是一個原因。
一直以來,偶像劇在人們心里都是“不需要演技,臉好看就行”的存在,誰要是一直在偶像劇里打滾,就會被貼上“沒演技”的標簽。各大影視獎項也說明了這一點:文藝片、正劇出影后,而演偶像劇頂天了拿個最佳女演員。
靠偶像劇拿到視后的,也就一個林依晨,靠《惡作劇之吻2》和《我可能不會愛你》,拿了臺灣電視金鐘獎戲劇節目女主角獎。
實際上要讓人覺得演偶像劇角色還有演技,更不容易
因此,即使是靠偶像劇出圈的女明星,后面也會忍不住想跳出來,在尋求轉型的同時,證明一下自己的演技。
即使不演完全大女主的古裝劇,也會傾向于選擇演職場女性,而一個三四十歲的人,總不能是個職場傻白甜,滿腦子跟總裁談戀愛吧?
可以說,女明星變御姐,是偶然,也是必然。
譚松韻演《甄嬛傳》時才21歲,在她最近要播的劇《請叫我總監》里,她演起了金牌投資人
不過,無論是御姐還是甜妹,都只是一種選擇,沒有絕對的好和壞、高和低。
所謂女性的自由,不是一定要做大女人,而是想御的時候御,想甜妹的時候甜。
管別人怎么看呢。
留言區聊聊,你最喜歡的影視劇或角色是什么?
參考資料:
[1]張倩. (2018). "大女主戲"熱播背后的受眾心理分析. 新聞知識(3), 3.
[2]程固. (2017). 大眾文化批判視角下的"大女主戲"研究. 美與時代:美學(下)(9), 2.
[3]周慶宇(2017).2017“大女主”套路戲年,為啥這么火?女性就這么愛看?
[4]豆瓣古怪問題研究中心小組: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64933547/?_i=510004246528857
▼
點擊圖片閱讀 | 不懂就問,為什么劉畊宏的胸這么大?
點擊圖片閱讀 | 當眾開撕,最需要什么能力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