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動物3》于4月8日上映后累計10次拿到了單日票房冠軍,可見在近期上映的一眾新片中,這一IP依然具備著一定的吸引力。目前國內一半以上的影院都已經關停,《神奇動物3》的票房成績必然會受到影響,但放在全球范圍內,也并沒能延續前作的輝煌。
《神奇動物》的首部作品,因為借助哈利波特IP的勢頭,推出后便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尤其是一部分《哈利波特》的老粉,更是拉高了對這部作品的期待值。雖然《神奇動物》不能稱得上是哈利波特IP的一部續作,但卻同屬于一個宇宙,在《哈利波特》獲得巨大成功后,這部影片還能夠拿到亮眼的口碑和票房成績已經說明了它的成功。
而資本看中的往往就是IP的流量和熱度,首部作品成功后,原本打算推出三部的《神奇動物》系列作品,被擴充到了五部,然而對比漸入佳境,一部比一部出彩的《哈利波特》來看,《神奇動物》在第三部就已經落入了谷底。
擴充哈利波特宇宙,打造全新魔法世界
早在《哈利波特》這部作品中就提到過《神奇動物在哪里》,只不過是出現在哈利波特學習的魔法課程的教材,而這也是作者JK羅琳決定擴充哈利波特宇宙最先選中的方向。這一系列推出后,主角紐特,也就是《神奇動物在哪里》的教材作者,成了魔法迷們的新寵。
Jk羅琳選擇這本教材作為擴充,是因為其背后可以挖掘的內容還有更多,《哈利波特》所創造的魔法世界是有局限性的,地域,空間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神奇動物》則是徹底打開了想象邊界,將魔法世界推向了一個更廣闊的天地。
這一系列作品看似是講述帶有奇幻色彩的神奇動物,也在不斷地推出更多新奇的角色和形象,但真正描繪的依然是那些魔法迷們已經十分熟悉的傳奇人物,比如鄧布利多在《哈利波特》之前的經歷,就是衍生的重點內容,Jk羅琳已經給了哈利波特一個圓滿的結局,繼續推出續集講述結局之后的內容,很容易有炒冷飯的嫌疑,于是她將視角放在了過去。
在《哈利波特》之前的魔法世界究竟是怎樣的,鄧布利多等傳奇人物又是經過了些什么才建立起了霍格沃茲,《神奇動物》系列正是將這些觀眾已經耳熟能詳的角色再度挖掘其價值,將觀眾并不熟悉的人物經歷繼續完整。
在推出這部作品之前,JK羅琳與制片人在交流過程中最終確定了《神奇動物在哪里》的故事內容以及其主要方向,影片并沒有按照JK羅琳最初的想法以紀錄片的形式呈現,依然是以帶有奇幻色彩的魔法故事,以商業電影的形式推出,將人物細化。
在神奇動物這一IP推出之前,華納已經陷入無法產出更多優質作品的困境,雖然一部分擁有著強大受眾群的IP可以源源不斷地產出新作,但是建立起一個宇宙的難度,遠遠高于重新創立一個能夠讓觀眾接受的IP。
超級英雄系列作品火爆一時,但是逐漸趨于流水線式的內容,也已經讓觀眾深感乏味,只有想方設法的找到更多有潛力的IP,才能把這盤棋盤活。而JK羅琳在《哈利波特》之后,創作人物的前傳,讓華納看到了新的生機。
《神奇動物》既可以稱得上是《哈利波特》的延續,但又可以將其看做一個全新的IP,這就使得首部作品上線時,能夠吸引那些《哈利波特》的忠實粉絲,也能夠讓一部分沒有看過《哈利波特》的新觀眾對這一系列作品產生濃厚的興趣。
改頭換面,保持熟悉感再融入新內容
《神奇動物在哪里》從口碑評價來看較之《哈利波特》的首部作品依然有很大的差距,畢竟作為《哈利波特》的衍生之作,必然會有一定量的重合,尤其是對于魔法的呈現形式,很容易讓觀眾看到一絲套路。
這一IP如果放在《哈利波特》之前,也占據著絕對的優勢,但是出場順序成了它的最大劣勢,再加上驚艷程度不及《哈利波特》,難以做到讓影片受到廣泛認可。不過《神奇動物》本就是打著《哈利波特》同一魔法宇宙的旗號而來,不可避免地被對比,眾口難調也是必然,對于華納來說,作品只要賺的盆滿缽滿,實現商業層面的價值即可,這惠友《神奇動物在哪里》做的可謂相當出色。
《神奇動物》首部作品拿到這樣的成績并不輕松,既要做到在內容和故事上與《哈利波特》有所聯系,讓觀眾找到一份熟悉感,但同時又要加入全新的內容,避免被觀眾看作是炒冷飯,如何取舍就是影片的最大難題。
創新的內容不可或缺,但是也要有《哈利波特》的元素在其中,其次就是深化魔法世界,增強故事本身的可看性,這也是影片面臨的一大難題。從最終推出的成片來看,熟悉的地方在于一部分角色依然是來自于《哈利波特》,不同之處在于主角紐特踏上了魔法的冒險旅途,而不只是局限于英國,將故事的發生地放在了美國紐約,還有后續的德國,法國等等。
地理版圖的逐漸擴張,讓魔法世界真正變成了世界的,而不是某一個特定國家的,主角紐特也在這一旅程中邂逅了神奇的動物,并卷入了一場威脅世界的黑魔法事件,這惠友與《哈利波特》也是一脈相承,正邪之間的對決沒變。
盡管形式不變,卻也在故事內容上進行了改變,導演在其中加入了變量因素——默默然,讓在極端生活環境下的克雷登斯成為了一位默然者,從而加入反派的隊伍中,讓反派陣營的實力大漲。但是這一反面形象又沒有趨于套路化,因為加入了悲情色彩,他們不被主流社會所接受,才走上了這樣一條道路,人物形象更為立體豐滿。
與此同時,影片還將背景放在了特定的時間和年份,并加入了真實的歷史故事,將現實與魔法世界聯系到一起形成互文。比如影片中涉及到的第二塞勒姆,就是一個極端抵制魔法的組織,這種行為也不免讓人聯想到美國的種族歧視,也是沒有任何的緣由,就對少數族裔進行抵制。
相比起《哈利波特》來看,《神奇動物》的政治色彩顯然更為濃郁,而歷史內容的融合也讓影片的主題更加厚重深入。整體的基調把控得當,因為融入了更加有趣的神奇動物,不斷地戳中觀眾的萌點,還有不少搞笑情節的融入,都使得這一系列在打造了具備深度的內核后,也不影響觀眾所需的娛樂性和幽默感。
販賣情懷走流程,品質難以匹配野心
華納陷入困境后,《神奇動物》的首部作品獲得巨大成功,的確解決了燃眉之急,也讓華納自信的以為《神奇動物》要成為下一個《哈利波特》,這也讓故事集中在三部體量就能夠講完的內容篇幅,被放到了五部體量中,可想而知要融入多少廢戲。
再加上華納因為這一部作品的成功,給了JK羅琳更大的創作自由權,在劇本層面難以得到把控。如果后續的作品按照第一部的風格,那么起碼有一條明確的主線,復制《哈利波特》的成功即可,但《神奇動物》到了第二部,卻講了一個與第一部截然不同的故事。
這一系列最大的特色本就是在形形色色的神奇動物形象,但隨著續作的推出,能夠吸引觀眾的還是第一部中那些能夠給觀眾帶來樂趣的神奇動物,新加入的不夠吸睛,數量也明顯縮減,而影片中所涉及到的《哈利波特》的相關彩蛋也明顯削減了不少。
實際上這一系列在第二部時就已經陷入頹勢,到了第三部更是失敗得一塌糊涂,不但在敘事上十分平淡,將故事的主線劇情引入到了鄧布利多與格林德沃的終極對峙,在觀感上與《哈利波特》也沒什么不同,只不過是人物由霍格沃茲和伏地魔轉換成了《神奇動物》中的角色。
創作這一IP的初衷就是保持《哈利波特》的熟悉感,但又在內容上徹底打破,但到了第三部明顯已經忘記了初心,更像是在敷衍觀眾,為了推出續作而拍了這樣一部作品,利用觀眾的情懷吸睛,但不過是在走流程。
能夠看出《神奇動物》這一IP依然野心勃勃,其中還加入了不少中國元素,顯然是想在地域上繼續擴充,但是從《神奇動物3》呈現的品質來看,實在是難以匹配這樣的野心,影片可謂四面楚歌,各種弊端盡顯,難以挽回頹勢。
續作難產本就是大部分IP都面臨的問題,《神奇動物3》的品質下跌并不是個例,接下來這一系列還有第四部第五部的作品,口碑和票房已經跌入谷底的第三部并沒有為后兩步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如果繼續拍攝,這一IP很有可能血虧,甚至連賠本賺吆喝的作用都不見得能夠達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