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家庭教育劇《小舍得》的播出,#蔣欣演技爆發(fā)力#的話題也被推上了熱搜。
劇中,蔣欣飾演的田雨嵐是一位因為童年經歷而過分在乎面子的母親。她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給孩子施加各種壓力;她公私不分,永遠帶著情緒做事;她功利心強,不顧情面,一旦對方不同意,她就甩臉色;她猜忌心重,總對身邊人懷有戒備之心,認為他人有意要陷害她。
可田雨嵐也是位令人感到可悲的母親,當兒子因為不滿“雞血式”教育,在家長會上說媽媽只喜歡考滿分的他時,她無地自容,羞愧地哭著離場。
田雨嵐有多可悲又可恨,蔣欣的演技就有多值得夸贊。
但你敢信演技這般精湛的蔣欣卻非科班出身嗎?
和很多小女生一樣,孩童時期的蔣欣也活潑好動,從三歲起就喜歡模仿電視劇里的演員做各種表演,還喜歡在坐火車時給乘客表演。但和其他女生不一樣的是,表演不僅是蔣欣的愛好,還成了她想要為之奮斗的目標。
一次,看到電視上說鄭州電視臺少兒藝術團正在招生,蔣欣倍感激動與興奮,便拉著爸爸去參加面試。
登上大舞臺表演是蔣欣去報名少兒藝術團的最初目標,可讓蔣欣更驚喜的是,當她正焦急排隊等著面試時,一個星探竟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小朋友,想不想演戲呀?”蔣欣自然很快就跟著去參加面試了。
有的人就是老天爺追著賞飯吃。因為長相甜美、表演生動自然,蔣欣成功通過了面試,參加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步電視劇作品《誰之過》。
“這孩子真靈。”不少前輩看了蔣欣的表演都這樣贊嘆道,這也為她贏得了出演《墜子皇后》及后續(xù)很多劇里兒童角色的機會,讓她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河南童星”。
在掌聲和鮮花的簇擁下成長的蔣欣愈發(fā)堅定自己的夢想——考入中戲,并為之奮斗了多年。
但真到考試時卻發(fā)揮失常,遺憾的錯失了進入中戲的機會。
人生中的機會總是稍縱即逝的,但在蔣欣這兒,她卻總能穩(wěn)狠準的抓住。參加《甄嬛傳》試角時,蔣欣原本是被分配的其他妃子,與她搭戲的女孩才是華妃的第一人選,但蔣欣看上了華妃這個更具挑戰(zhàn)性的角色。“我就覺得她演的不對,我想試試華妃這角色。”當著那個女孩的面,性子直的蔣欣就直接向導演爭取了機會,氣得那個女孩當場離開。
囂張是囂張了點,但蔣欣不只是嘴上說說,還憑著行動贏得了導演組的贊同,順理成章的拿下了這個角色。正式開拍后,因為天氣不適,蔣欣發(fā)了高燒,精神不佳。為了不耽誤劇組進度,她不顧身體的不適堅持拍攝,拍得不滿意,她就要求重新拍過,一次又一次,直到導演和自己都滿意了,她才安心下班。
有耕耘就有收獲,有泥土就會有綠蔭,憑著這股子死磕勁兒,蔣欣把華妃演活了。她的一顰一笑,她的飛揚跋扈,她的那句“賤人就是矯情”,她得知真相后的悲痛欲絕……無不讓觀眾愛之深、恨之切,并為她摘得了安徽衛(wèi)視國劇盛典的最佳女配角。
事實證明,蔣欣的這一長遠目光是正確的。繼《甄嬛傳》后,她在《歡樂頌》里飾演的“樊勝美”又火了,這個角色是一個有點愛慕虛榮卻重情重義、在重男輕女的原生家庭中受到不公正待遇的傻大姐,在當時還引起了不少女性觀眾的共鳴,使得蔣欣榮獲白玉蘭最佳女主角獎。
知名度上去了,蔣欣也開始迎來了自己一番的高光時刻,先后主演了《凡人的品格》、《如果歲月可回頭》等等,但由于劇本不夠精彩、角色與蔣欣本人不太搭等諸多原因,這些作品的口碑都不如人意,有人還戲謔蔣欣沒有“主角命”。
雖然能有兩個讓人記住的角色,對于一個演員、尤其是非科班出身的演員而言,已經屬實不錯了。但還是希望蔣欣能夠找到合適自己的劇本,再出幾部自己主演的優(yōu)質劇,不留遺憾的充分展示自己的演藝實力!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