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有那么一種說法,導演有兩種,一種叫張藝謀導演,一種叫其他導演,張藝謀導演被觀眾稱呼為“國師”。
1950年,張藝謀出生于陜西西安。18歲那年,初中畢業的他,下鄉插隊干了3年。
1879年,恢復高考后,張藝謀不顧親人勸阻,以29歲的“高齡”報考了北京電影學院攝影系。
1982年,完成大學學業后,張藝謀被分配去了廣西電影廠。
熱衷于執導作品的張導拒絕了誘人的高價片酬,在大火的時候,毅然選擇了退居幕后,這是大部分人做不到的。
就這樣張藝謀的導演能力得到圈內大佬的一致認可。
2002年,張藝謀拍起了人生中的第一部商業片《英雄》。
2004年,張藝謀又火急火燎的籌拍了電影《十面埋伏》。
2004,雅典奧運會上的閉幕式“北京8分鐘”,這8分鐘,成了張藝謀導演生涯中,最黑暗的一筆。
盡管表演只有8分鐘,但是對張藝謀的質疑,卻一直持續到北京奧運會的開幕式,整整四年。
2006年,張藝謀導了一部作品《滿城盡帶黃金甲》。
因為劇情拉跨,以及情節銜接不當。很突兀地,張藝第一次謀嘗到了影視作品被觀眾罵的滋味。
因一部戲的拉胯,張藝謀以往產出的各種經典作品,也被觀眾吐槽了起來,“為了賺錢拍爛電影”。
2008年,張藝謀團隊力壓李安、陳凱歌等團隊,成功當選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總導演,為我們最終展現了一場視覺盛宴,那場開幕式,曾驚艷了全世界。
2010到2014年,這這五年間,張藝謀分別拍攝了《山楂樹之戀》、《金陵十三釵》、《歸來》、《陸犯焉識》,靠著這些影片終于拉回了口碑。
公映之后口碑兩極,有觀眾喜歡張藝謀的儀式感和大片氣勢,也有觀眾吐槽劇情上的各種邏輯漏洞。
在受到外界眾多的不好評價和議論后,張藝謀好好反省了自身存在的問題,發現自己還是比較適合嚴肅文學。
其中,《一秒鐘》的影視評價非常之高,講述了沒趕上電影場次的張九聲與劉閨女因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的故事。故事靈感來源于張藝謀導演早期經歷,是其一貫對文化展開追憶和尋根的風格。
張藝謀被觀眾崇拜的稱呼為“國師”,希望張導繼續拍出更多好的影視作品。
喜歡的可以給個關注,小編將持續分享最新的娛樂資訊,關注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