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我是小情,咱們又見面啦
前兩天,1986年《西游記》中“紅孩兒”的扮演者——趙欣培,沖上了熱搜。
“你是猴子請來的救兵嗎?”
當年,那個穿著紅色小肚兜,光著屁股戲耍孫悟空的8歲小兒,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中科院的一名博士。
而這一切,都要歸功于趙欣培身后的兩個推手,是他們讓這位昔日“頂流童星”,歷經繁華出走半生,歸來學業有成,變身億萬富翁。
5歲時,還在上幼兒園的趙欣培,被《茁壯成長》劇組選中,出演主角的小時候。第一次“觸電”,他的片酬就是500元,抵上了父母半年的工資。
1983年,楊潔導演已經開始了電視劇《西游記》的拍攝工作,然而馬上就要拍攝到“紅孩兒”的戲份時,卻依然沒有找到合適的小演員。
這時,片場的場記,突然想到了在《茁壯成長》劇組工作時,見過的小演員。就把趙欣培的照片和作品拿給楊潔看。
經過倉促的試鏡彩排后,趙欣培就被定了下來,飾演“紅孩兒”。
這里插一句:把趙欣培捧上“頂流童星” 的是楊潔導演,但他在星途上的真正貴人卻是那個“場記”。
而這個“場記”呢,叫于虹,她在《西游記》中客串過不少角色,她也是主演之一六小齡童的妻子。
1986年,耗時數年拍攝完成的《西游記》一經播出,便成功虜獲萬千觀眾的心,一躍成為了國產電視劇的巔峰之作。
隨著《西游記》的大火,劇中的演員也都個個名利雙收,趙欣培也不例外。
在80年代,中國的影視行業還處于初級發展階段(電視機都沒有普及),小演員本來就不好找,有長相有演技的童星更是少之又少。
理所當然的,“紅孩兒”趙欣培成了那些年的童星“頂流”。因此,有不少的劇組和廣告商找上門來,想邀請趙欣培出演,并且待遇豐厚。
而當時的趙欣培父母,在征詢完趙欣培的意見后,做出了一個令不少人跌破眼鏡的決定:
讓兒子徹底告別娛樂圈,回歸正常的學習生活。
上小學后,當身邊的同學因自己認識“紅孩兒”而沾沾自喜到處炫耀時,趙欣培反而徹底迷上了計算機,早將拍戲、童星的事兒,拋到了九霄云外。并且他的文化課成績,樣樣都保持在了年級的最前列。
他不但考上了重點初中,還被保送了重點高中,后來還因喜愛計算機而直接考進了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
四年后,趙欣培又以優異的成績,被保送到了中科院。而后五年,碩博連讀,趙欣培的學業生涯,終于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點。
這些年來,找趙欣培拍戲的邀約,一直都沒有斷過。志不在娛樂圈的趙欣培,全部想都沒想地就給拒絕掉了。
而趙欣培的父母,也完全支持兒子的決定。
他們都是高級知識分子,即便家庭條件一般,他們對教育的重視也遠遠大于金錢對他們的誘惑。
如今,44歲的趙欣培,不僅學業有成,還是某科技公司的CTO,身家早已過億。
他是少有的從童星出道,還讓自己的人生過得越來越好的例子。
這一切,除了趙欣培自己的努力之外,父母在對他人生抉擇上的引導與支持,也充當著是至關重要的角色。
如果父母不清醒,拿孩子的未來賭自己的一己私利,會怎樣呢?
還記得那個4歲火爆全國的郝邵文嗎?
當年,他與釋小龍搭檔,鑄就了《笑林小子Ⅱ之新烏龍院》這個經典IP。戴著圓圓墨鏡,在鏡頭前耍賤賣萌的小胖子,從此一炮而紅,戲約不斷。
郝邵文的父母最初也沒打算讓郝邵文進娛樂圈,然而不滿5歲的兒子,所賺到的錢足夠讓他們迷了眼,失了心。
他們拿著兒子的片酬,開始大手大腳地投資、花錢。但他們沒有商業眼光,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還養成了奢侈的生活習慣。
但是郝邵文到了學齡之后就很少再接戲了。
一來,是他賤萌小和尚的形象已經深入人心,戲路受限,不太好接到別的戲。
二來,是隨著他年齡的增長,漸漸地脫離了曾經討喜的熒幕形象,面臨著轉型的困難。
所以,花錢遠超所掙的父母,在郝邵文上高中的那段日子里,徹底敗光了家產,還欠了一屁股債。
郝邵文上高三時,家里連他的學費都拿不出來了,他只得半工半讀著考大學。
本來以為自此就能夠邁向人生新生活,然而,第二年,郝邵文的父親出了車禍。
他身為家里的長子,為了維持家庭生活,他又開始半工半讀,不過這一次,加大了工作的時間和強度,最終因頻繁外出打工而耽誤了大學學業,郝邵文束手無措退學。
時至今日,郝邵文雖然還沉浮于娛樂圈,但過去那個風光無限的小胖子已經不在了,現在的他只是被社會所折磨的“打工人”罷了。
郝少文還不是被父母坑的最慘的童星。
有一對兒父母為了驕奢淫逸的生活,完全把兒子當做滿足自身欲望的工具人。
捧紅郝紹文的著名導演朱延平,在2012年拍了部主打父子親情的電影,叫《新天生一對》。
此片上映時,有位知名媒體人對其中飾演“兒子”的小演員如此評價:
“他是個天才小戲骨,不但演戲自然,說臺詞很流暢,哭功更是了得。”
這個小演員叫溫玄燁,藝名:小小彬。
電影上映時,小小彬才6歲。外表可愛,演技一絕的他,在臺被稱作是“天才童星”。
天賦如此之高,若是在演繹路上沉下心來,慢慢深耕演技,將來必會成為一名舉重若輕的實力派演員。
可惜,小小彬卻有一位好吃懶做,寄生在兒子身上的奇葩父親。
小小彬的父親也是童星出身,他深知童星是吃青春飯的,所以在小小彬火之后,帶著他瘋狂輾轉各個劇組拍戲,還不停的為小小彬接廣告。
而他則拿著兒子賺來的錢到處揮霍,媒體曾多次拍到他在高檔會所的消費記錄。他老婆,也就是小小彬的后媽,則拿著小小彬賺來的錢到處整容。
這對喪心病狂的父母,一邊揮霍著小小彬賺來的錢,一邊卻對小小彬嚴重的皮膚病視而不見。
一直拖到小小彬13歲時,才開始正式治療。
因為這時,小小彬到了青春期,身體和生理都開始時尚,已經不能再演偶像劇中,年輕男女主角們的“兒子”了。
而小小彬從出道以來,常年輾轉劇組,很少跟同齡人相處,幾乎沒有享受過正常的童年。他非常渴望校園生活,曾主動要求爸爸:
“不要再接戲,讓我好好上課,只接公益性質的活動就好”。
總之,現在的小小彬已經回歸普通學生的校園生活,很少有作品呈現出來了,至于以后怎樣,一切還是未知。
畢竟,小小彬聽從了爸爸的建議報考了“有影視表演課的藝術高中”;
畢竟,他的爸爸工作很不穩定;
畢竟,他爸爸跟后媽單身后,又新交往了一位越南女友……
很多時候,童星被父母當作搖錢樹是沒有辦法的事。
他們成名時年紀都很小,還不知道何為“夢想”就被動地成為了父母的“夢想”,還不知道何為“事業”,就被父母當成了“事業”。還沒有金錢觀念,就被當成了賺錢工具。
他們對父母沒有防備,被利用,被坑都不自知亦無能反抗。但有些明星,即便是人至中年,也要被年老又不省心的父母拖累。
比如,前段時間因1.4億財務糾紛,將親生父親告上法庭的張若昀。
比如,說要拉著毛曉彤一起下地獄的毛曉彤的父親。
比如,生前被重男輕女的母親和哥哥不斷吸血的梅艷芳,她的母親在她死后也沒放過她。
當年,梅艷芳死后第4天,她的母親就把她告上了法庭。僅僅只是因為每個月7萬塊錢的養老費不夠她花。
可是,明眼人都知道,雖然梅艷芳的母親生活奢靡,但她打了十幾年的官司,真正目的是想給兒子爭遺產。
為了能從死去的女兒身上多榨取點利益,她甚至全然不顧及梅艷芳的名聲,將她生前所有的遺物如數拍賣,其中還包括梅艷芳的貼身衣服。
有人說,子女與父母有四種緣分:
1,
向父母報恩;
2,向父母報怨;
3,向父母還債;
4,向父母討債。
就算是光鮮亮麗的明星,也有被父母“討債” 的時候。可見,這世上讓人最無能為力的感情就是對父母的親情了。
因為,我們都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也沒有辦法決定父母愛不愛我們。
可能,這就是為人子女的修行吧~
——END——
從情竇初開到垂垂老矣,我們一輩子都在跟“情”字打交道。歡迎關注@情之瑣事,讓我們一起聊聊感情的那些事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