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吳磊和迪麗熱巴領(lǐng)銜主要的電視劇《長歌行》迎來了大結(jié)局,幾組倍受觀眾關(guān)注的CP也都有了最終的歸屬。
女主李長歌和阿詩勒隼一起遠(yuǎn)走草原,雙宿雙飛。成長為大唐公主的李嫣然和皓都有情人終成眷屬,完成了大婚。羅十八與緒風(fēng)日久生情,要一同尋找新的自由。穆金和小可汗比較遺憾,隨著彌彌古麗的離世,兩人都黯然神傷,心生退意。
雖然穆金和小可汗最終誰都沒能與彌彌古麗走到最后,但起碼兩人在大結(jié)局之前,還都曾分別與彌彌古麗有過一段CP之緣。相比之下,劇中的另一位青年才俊就顯得孤單很多了,這個人就是與李長歌和李嫣然一同長大的魏征之子魏叔玉。
按照劇中的人物設(shè)置來看,魏叔玉從小便鐘情于李長歌,但是由于性格的原因,加上兩人身份的不同,魏叔玉的這種感情一直是藏而不漏。同時(shí)從小被魏叔玉關(guān)愛有加的李嫣然,卻一直對魏叔玉情有獨(dú)鐘。
劇中三個人的感情關(guān)系看起來清晰明確,但是無論是李長歌和魏叔玉,還是李嫣然和魏叔玉,都沒有讓人產(chǎn)生一點(diǎn)CP的感覺。似乎魏叔玉一直都是單身一人。
其實(shí)魏叔玉與劇中其它幾位年輕人不同,他并不是電視劇和漫畫虛構(gòu)出來的角色,在真實(shí)的歷史上卻有其人,魏徵的嫡長子就是名叫魏叔玉。
歷史上的魏叔玉絕對算是出身名門,他的父親是大唐名臣魏徵,母親是當(dāng)時(shí)的名門望族河?xùn)|裴氏。魏叔玉算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了。
別看魏叔玉的出身如此顯赫,但他的婚姻卻與電視劇中演繹的那樣,并不是太順利。在貞觀十六年的時(shí)候,魏徵病重,唐太宗李世民帶著太子李承乾親自到魏徵的家中去探望,眼見著自己的肱骨之臣病入膏肓,恐怕不久于人世,李世民不僅悲從中來,問魏徵還有什么話要說,魏徵說道:“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
《新唐書》:后復(fù)與太子臻至徵第,徵加朝服,拖帶。帝悲懣,拊之流涕,問所欲。對曰:“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帝將以衡山公主降其子叔玉。
李世民聽后大為感動,當(dāng)場決定將自己的女兒衡山公主許配給了魏叔玉,并讓魏徵起來看看自己的兒媳婦,但這時(shí)的魏徵已經(jīng)是沒有力氣再起來謝恩了。
正常來說,李世民說的話當(dāng)然是金口玉言,不會改變。但沒想到的是過了不久,太子李承乾在侯君集的輔助下,準(zhǔn)備謀反,逼宮李世民,結(jié)果事情敗露,李承乾及他的一眾下屬都被擒獲。在這些太子黨中,侯君集和杜正倫都曾受到過魏徵的推薦,李世民也因此遷怒與魏徵,同時(shí),李世民又知道了魏徵曾將自己生前的諫言給史官褚遂良看過,便更加不滿,一氣之下,李世民下旨取消了衡山公主與魏叔玉的婚約。
《新唐書》:徵嘗薦杜正倫、侯君集才任宰相,及正倫以罪黜,君集坐逆誅,纖人遂指為阿黨;又言徵嘗錄前后諫爭語示史官褚遂良。帝滋不悅,乃停叔玉昏,而仆所為碑,顧其家衰矣。
此后,魏家的家世也隨之衰落,直到李世民東征高句麗無功而返,他才又一次想起了魏徵,感嘆如果魏徵能在自己身邊的話,一定不會犯這樣的錯誤。于是李世民重新為魏徵立碑,繼續(xù)讓魏叔玉以嫡長子的身份承繼父親的爵位成為鄭國公。
但魏叔玉與衡山公主的婚事卻無法再挽回了,后來魏叔玉娶了房氏為妻,并生育了兩個孩子,最后平平淡淡的無疾而終。
說起來無論是電視劇中的魏叔玉還是真實(shí)歷史上的魏叔玉,雖然表面上看,在感情上都不是太順利,但是最后能落得一個平平淡淡,安安穩(wěn)穩(wěn)也未嘗不是一種幸福。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