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少年天子》播出近20年后,飾演皇后的郝蕾,看到昔日經(jīng)典被張檬等演員重現(xiàn)時,給出了這樣的評價:
我不相信你們演的是貴族,因為耳環(huán)的作用不僅僅是美,它還在控制你的行為。
一句話便道出了飾演皇后在細節(jié)方面需要的講究。
清朝時期,皇后大多出身不凡,因此不管各自性格如何,氣質(zhì)、儀態(tài)大都比較高貴自持。
即便是《少年天子》里的順治廢后,日常出行也是一樣端莊大方。
而在清朝以前的朝代,皇后的出身不一,有平民、奴仆,也有歌妓等。
但因為大多是漢人王朝(非政權(quán)),皇后便主要側(cè)重于賢惠、識禮,所以通常也是不能有放浪形骸之輩。
在影視劇中,端莊、識禮一不小心就容易演成“面癱”,所以皇后的角色不好演,但演藝圈也并非沒有能夠勝任的演員。
接下來,本文將以演技為主,結(jié)合人設(shè)飽滿度和造型等,給10位將皇后詮釋得最出彩的女演員排個名:
第10名、《武則天》:鄭爽飾“王皇后”
先說明下,此“鄭爽”非彼“鄭爽”。
1995版《武則天》可謂是美女如云,除了由劉曉慶之外,還有茹萍、李建群,以及這邊要談的“王皇后”扮演者鄭爽。
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鄭爽就是標準的“濃顏系”。
再搭配毛戈平老師高超的化妝技術(shù),王皇后盡顯雍容華貴和優(yōu)雅大氣,還有各種華麗精致的發(fā)髻,美到令人失語。
即便是被廢之后,一身布衣釵裙,她也依舊美得端莊、不卑不亢。
王皇后被廢之后,武則天過來看她,她卻只是輕微地抬了下頭,然后用平淡卻又堅定的眼神看著對方。
其實武則天是要放她出去的,但王皇后內(nèi)心的自尊和不屈,讓她不可能低下頭顱。
她緩緩地走向武則天,講到其竟狠心到殺死親女兒一事,眼里既有震驚也有不恥。
而后大笑幾聲,隨即又恢復(fù)平靜,和恐懼失措的武則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演技精湛的劉曉慶面前,鄭爽的表現(xiàn)絲毫沒有居于下風(fēng)。
值得一提的是,鄭爽是刀馬旦演員出身,武打底子很好,身上其實是有一股英氣在的。
但在這部劇中,她談吐間的氣質(zhì)和神態(tài)都充滿古韻,還有幾分嬌俏在。
可以說是真正演出了盛唐時期貴族之女的貴氣,也可見她在表演細節(jié)上的用心程度。
第9名、《延禧攻略》秦嵐飾“富察皇后”
對于秦嵐來說,從知畫變成了“白月光”富察容音,《延禧攻略》無疑成功逆轉(zhuǎn)了此前觀眾對她的熒幕印象。
不管是前期和乾隆皇帝羨煞旁人的伉儷情深,亦或是中期在小人步步緊逼之下一再忍讓,還是后期因喪子、帝后離心,而逐漸萬念俱灰的整個過程。
秦嵐的表演自然流暢,讓觀眾為這樣一位不爭恩寵、不染俗世的皇后深深動容,甚至是敲得觀眾心痛,為其不甘。
客觀來講,《延禧攻略》這部劇還是有著相當濃厚的爽劇風(fēng)格,這也對演員的表演方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
但秦嵐還是盡量有收有放地,完成了劇中那些情緒爆發(fā)力較強的戲,像是比較經(jīng)典的喪子情節(jié),就賺了不少觀眾的眼淚。
尤其是當富察容音問乾隆“我是誰”時,得到了“你是朕的妻子,是母儀天下的大清皇后”的答案。
此時,皇后瞬間滑下淚水,這一段隔著屏幕都能讓人感受到絕望。
想到之前瓊瑤曾給出“秦嵐一滴淚、天上一顆星”的高度評價,可見是名副其實。
待到被乾隆捆綁在床上后,此時的皇后已不再像之前一樣激動,但兩眼無光、嘴唇抖動的模樣,依舊是不掩悲慟。
值得一提的是,富察容音并非是秦嵐首次飾演皇后的角色,早在電影《王的盛宴》和電視劇《楚漢傳奇》里,她就兩次出演了呂雉一角。
而詮釋這樣一個和富察皇后完全不同的角色,秦嵐的表演依舊獲得了不少觀眾的認可。
第8名、《孝莊秘史》:鄔倩倩飾“哲哲”
講到《孝莊秘史》這部劇時,大部分觀眾首先想到的角色,應(yīng)該是由寧靜飾演的孝莊。
但劇中孝莊的姑母、多爾袞的四嫂、皇太極的第一皇后“哲哲”,卻能讓幾位有著改寫歷史能力的大人物,都對她尊崇無比,可見她非凡的智慧和處世之道。
而讓擁有“杭州第一美女”之稱的鄔倩倩,來飾演哲哲皇后,劇組的選角眼光實在是絕。
鄔倩倩長著一張妥妥的“正宮臉”,坐在那里,甚至都不用說話,就能讓人感受到皇后的威嚴和貴氣。
在她舉手投足之間,又盡顯端莊得體,有時連皇太極的氣場也略遜幾分。
有一次,她聽到皇太極在多爾袞死后(這里多爾袞其實只是負傷),說道“多爾袞我留著還有用呢”時,哲哲突然覺得眼前的丈夫有些陌生。
她盯著皇太極看,看得對方有些發(fā)怵。
而當丈夫跟他解釋一國之君的難處時,她的眼角眉梢又漸漸展現(xiàn)溫情和愛意。
然而,待海蘭珠入宮之后,皇太極對其極盡寵愛,和哲哲之間也逐漸變得冷淡,甚至還為了海蘭珠氣沖沖地去找發(fā)妻。
盡管如此,哲哲還是維持著國母的氣度,在說完一句“我也乏了”之后,含著淚水果斷離開。
僅僅兩分鐘的片段里,鄔倩倩用細致的微表情處理,讓觀眾感受到一個皇后對皇上的失望、以及一個妻子對丈夫的心碎。
該劇播出之后,鄔倩倩也憑借哲哲一角獲得了當年春燕獎最佳女配角的認可。
第7名、《還珠格格》(第3部)姜黎黎飾“繼后烏拉那拉氏”
在“還珠”系列中,前兩部劇中的皇后形象,可以說是經(jīng)典到了家喻戶曉的程度。
但皇后的結(jié)局,其實是到第三部才有了交代。
在這一部劇中,飾演皇后的演員也由戴春榮變成了姜黎黎,光從氣質(zhì)上看,后者顯然溫和淡雅許多。
不過姜黎黎也是偏大氣的長相,所以飾演起家族顯赫的皇后,也沒有違和感,而且扮相也非常古典。
這一版皇后的戲份不多,但演員的演繹卻并不遜色,其中當以那一場“斷發(fā)”訣別戲最讓人難忘。
事情發(fā)生在南巡途中,乾隆想要封歌妓夏盈盈為貴妃,任誰勸都沒有用。
一開始,太后來找皇后去勸皇帝時,皇后也是拒絕的。
但當太后提到她是真正為了皇上好的人時,她便被觸動到了。
而后,她花了兩個時辰,用自己的血寫了血書,并當面將其承奏皇上。
交予血書時,她對乾隆還存有幾分期待,希望他能有所領(lǐng)悟,收回成命。
然而,乾隆不僅暴怒地撕毀血書,還侮辱她的忠心和誠意。
接下來就是經(jīng)典的“斷發(fā)”情節(jié),就這一段而言,我認為姜黎黎的表演在各個版本中是最有感染力的。
她先是帶著幾分憤恨,講道“情已盡、緣已了”,接著開始剪自己的頭發(fā),剪畢又向墻壁撞去。
萬念俱灰時,容嬤嬤提到了十二阿哥,皇后一怔,一滴淚立馬滑落下來。
此時,皇上表示暫時不封貴妃,但要奪去皇后的后位。
皇后聽到后,像是解脫一般的平靜,一個欠身謝過皇上、一句“再見無期,皇上珍重”訣別丈夫。
姜黎黎將這一段的情緒處理得十分到位,可謂層層遞進、直擊人心。
第6名、《漢武大帝》林靜飾“衛(wèi)子夫”
對于歷史正劇而言,不僅要相當講究歷史邏輯,在很大程度上也會給表演增加難度。
即便是在《漢武大帝》這樣的男人戲里,要把衛(wèi)子夫從16歲演到56歲,也非常考驗演員的水平。
飾演這一角色的演員林靜,在大家眼中更為熟悉的角色估計是“丁敏君”,但其詮釋的衛(wèi)子夫形象,依舊是許多觀眾的經(jīng)典。
作為漢武帝的第二任皇后,衛(wèi)子夫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自己的單人線就可以非常充實和精彩。
在處理這個角色時,林靜根據(jù)劇情發(fā)展,進行了階段性的表演。
前期為漢武帝一見鐘情時,雖然也有些女兒嬌態(tài),但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衛(wèi)子夫都是保持沉穩(wěn)內(nèi)斂的狀態(tài)。
封后時,即便風(fēng)光無限,她也依舊沒有半分得意的神情。
當然,作為一個悲劇的皇權(quán)犧牲品,衛(wèi)子夫后期的經(jīng)歷要更讓人更加扼腕嘆息。
在這一階段中,當時還是年輕演員的林靜,無疑是給出了讓人滿意的答卷。
首先,她將角色老年時期的神態(tài)、走路姿態(tài)等處理得十分到位,包括講話時的眼神和反應(yīng),都可看出演員有經(jīng)過一番用心的揣摩。
衛(wèi)子夫并非是像呂雉等人那般以霸氣聞名,她身上的傳統(tǒng)女性氣質(zhì)是相當突出的,所以在演這樣的一個角色時,演員就要懂得控制和拿捏好分寸,這一點林靜做得很好。
此外,即便是蘭因絮果、不得善終,從低眉溫和的美人到起兵奪權(quán)的國母,衛(wèi)子夫也是很剛強的。
說到“縱然要死,也要死得清清白白”時,她眼神中滿是堅定和果斷,讓一旁的漢武帝也讓觀眾為之震撼。
林靜是典型的丹鳳眼,但眼睛很大,窄鼻梁、花瓣唇,非常有古典美人的韻味。
在舉手投足之間,又盡顯漢風(fēng)古韻,可謂是神形兼?zhèn)涞卦忈屃艘淮t后的悲劇人生。
第5名、《如懿傳》周迅飾“如懿”(即繼后烏拉那拉氏)
作為一部宮廷劇,《如懿傳》在播出之后曾引發(fā)了不少爭議,尤其是劇中周迅的少女扮相,更是吐槽聲不斷。
但若就表演而言,周迅的表現(xiàn)實在是不至于受到諸多質(zhì)疑。
劇中,她將如懿在婚姻里的無奈和生存的舉步維艱,詮釋得相當細膩到位。
周迅的表演是比較溫和內(nèi)斂的,她擅長眼神戲,也經(jīng)常為人物的內(nèi)心戲加戲,這就很契合整部劇悲情、沉重的基調(diào)。
比如,在成為側(cè)福晉之后,如懿單手托腮、含情脈脈地望著弘歷,這時任誰都看得出她對丈夫的愛戀和崇拜。
等到成為繼后,如懿的眼神逐漸變得沉穩(wěn)和鎮(zhèn)定,不僅給了劇中海蘭等人足夠的安全感,就連觀眾也會覺得安心。
度過了三年冷宮歲月,如懿從來沒有埋怨與自憐,但當她獨自坐著,含著淚水眺望遠方時,一種平靜的悲傷還是蔓延開來。
又比如遭到阿箬背叛時,周迅選擇用眼含淚水、嘴角抽動的細節(jié)化演繹方式,來呈現(xiàn)角色的震驚和失望。
而到了斷發(fā)這一段,光從眼神來看,就已經(jīng)能讓人深切體會到,如懿昔日的柔情蜜意已不再,只剩下對乾隆的冷漠和不屑。
這里和還珠三的故事及情緒鋪墊都是不一樣的,如懿和乾隆少年夫妻至此,已經(jīng)只剩下疲憊和厭煩。
不管是講到乾隆的剛愎本質(zhì),亦或是感慨“兩兩相望,唯有失望”時,如懿都一直保持著一種克制的冷靜。
沒有聲嘶力竭、沒有崩潰失態(tài),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演技炸裂”,但這并不代表表演不合格。
第4名、《少年天子》郝蕾飾“順治廢后”
雖然順治皇帝只有短暫的24年生命,但他的后宮人數(shù)卻并不少,多達30人以上。
其中第一位皇后,便是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常稱順治廢后。
她出生年月不詳,史料也只記載了簡單的幾個信息:容貌美麗,但善妒且奢侈,僅做了兩年皇后,就被廢了,降為靜妃。
在《少年天子》這部劇里,皇后的形象被塑造得十分飽滿立體,這既要歸功于編劇兼導(dǎo)演劉恒的功力,也不能忽視飾演者郝蕾出色的表現(xiàn)。
全劇看下來,她和順治僅在新婚之夜有說有笑,之后便是各種劍拔弩張的矛盾沖突。
皇后生長于科爾沁草原,暴嬌剛烈、倔強偏執(zhí),她敢跟皇上說不,也敢跟孝莊說不。
劇中,她怒懟順治和孝莊的片段,火花四濺、張力十足,讓人看得非常過癮。
郝蕾的原聲臺詞鏗鏘有力,情緒轉(zhuǎn)變得層次分明,即便是在戲骨潘虹面前,也沒被壓住半分戲。
此外,去看望孕中的佟妃那段戲,她語氣平淡、態(tài)度溫和地說著話,卻能讓觀眾和佟妃一樣,嚇到大氣兒不敢喘一聲。
等到劇情發(fā)展到中后期,廢后坐在搖椅上,和新婚夜一樣嗑著瓜子,但眼神卻已變得像口枯井一樣。
出演這部戲時,郝蕾24歲,無論是臺詞功底、還是肢體語言,無論是整體氣場、還是細節(jié)處理,都是年輕演員中的佼佼者。
她用一種略帶“神經(jīng)質(zhì)”的表演方式,呈現(xiàn)出在封建王朝壓迫下逐漸異化的后宮女性,可悲可嘆、可恨可憐。
第3名、《還珠格格》(1、2部)戴春榮飾“繼后烏拉那拉氏”
對于許多80、90后觀眾而言,印象最為深刻、最經(jīng)典的皇后形象,應(yīng)該都是《還珠格格》1、2部中,由戴春榮飾演的繼后烏拉那拉氏。
而在這兩部劇里,黑暗與邪惡通常被看做是皇后的代名詞。
從一出場,皇后就給人一種不好惹的壓迫感,和皇上之間也是鮮少有平靜交談的機會。
事實上,這個角色并非只有令人惡的一面,而且其飾演者戴春榮,也有將角色的其他特質(zhì)詮釋得十分到位。
只不過在主角團宣揚的“真善美”濾鏡下,這些特質(zhì)經(jīng)常都被忽略掉了。
首先,雖然是不一樣的劇,但繼后烏拉那拉氏都是一樣的自尊要強。
容嬤嬤跟她說其他娘娘都使出渾身解數(shù),來討好皇上時,她冷笑一聲,說道:
巧言令色,實在有損我的尊嚴,我做不到。
細看戴春榮的表演,會發(fā)現(xiàn)她在小燕子她們面前,經(jīng)常是傲氣十足地俯視或蔑視對方。
而在皇上面前,即便對皇威有畏懼,她也極少俯首和卑微地討好皇上。
可皇后的落寞和心酸,依舊是隨處可見。
像是獨自一人在寢宮里,她會忍不住感嘆:這坤寧宮真是很冷很冷啊。
冷的當然不只是身體,更是她的心。
劇情到了香妃進宮這里,乾隆對其一見傾心,在煙火綻放的聚會上,皇后像是有所感應(yīng)地看了一眼皇上。
結(jié)果當然是看到丈夫正盯著香妃,她的眼神也瞬間黯淡無光,這幾秒鐘戲里的眼神變化,戴春榮處理得非常好。
當然,本劇和皇后情分最深的當屬容嬤嬤,主仆之情儼然已經(jīng)升華成了親情。
為了容嬤嬤,皇后罕見地聲淚俱下、跪地求饒,說是還珠里最讓人淚目的片段也不為過。
值得一提的是,在拍完還珠系列之后,戴春榮又飾演了許多后宮妃嬪的角色。
像是《美人心計》的呂雉,《傾世皇妃》中的獨孤太后等,并逐漸成為了國產(chǎn)劇的“皇后專業(yè)戶”。
第2名、《甄嬛傳》蔡少芬飾“宜修”(烏拉那拉氏皇后)
盡管劇中名臺詞“臣妾做不到”已經(jīng)成為一個好笑的熱梗,但必須承認,這部劇里蔡少芬的演技,稱得上是收放自如、張弛有度,和她戲外的形象判若兩人。
尤其是宜修的“淡定”,她處理得非常有層次感,將角色拿捏得相當?shù)轿弧?/p>
TVB金牌監(jiān)制戚其義曾評價道:蔡少芬演技精湛,能把鋼絲控制自如,事實證明的確如此。
而如何不將“淡定”演成“面癱”,其他演員可以從蔡少芬這里取取經(jīng)。
微表情變化、眼神轉(zhuǎn)變,甚至是嘴巴開合的大小、頭動的幅度,全都可以用來詮釋角色的情緒。
而宜修不淡定的幾場戲,也都成為了《甄嬛傳》的名場面。
一個是壞事都被揭露之后,和雍正攤牌的那場對手戲。
講到親兒子夭折的時候,她悲痛不已;回顧和純元的過往時,她則是又憤又恨。
而當剖白到自己對皇上的情感時,她又是萬般心碎。
那句“臣妾做不到”,即是她一直以來的心聲:無法怨恨、更無法報復(fù)自己的丈夫。
這段戲的精彩程度不亞于劇中的任何名場面,蔡少芬和陳建斌都能接住彼此的戲,配合得非常好。
還有皇后的最后一場戲:
甄嬛前來探望,此時的宜修已無往日的神采,但依舊不屈不服,憤恨無比地和甄嬛對峙。
她先是不屑地斜睨著甄嬛,然后從塌上一步一步走下來,繼而靠近甄嬛、俯視她。
兩分鐘的片段,走位完美、表演到位,可見導(dǎo)演功力夠深、演員演技在線。
第1名、《大風(fēng)歌》王姬飾“呂雉”
在國產(chǎn)劇的歷史上,呂雉被搬上銀幕數(shù)十次,其中也不乏表現(xiàn)出彩的演員。
這邊之所以將王姬排為第一,首先是《大風(fēng)歌》這部劇有將近10集的戲份,是在描述呂雉任皇后的階段。
其次,王姬堅毅的外形和氣質(zhì),非常契合呂雉。
最后自然是她的表演功底,足夠支撐起呂后這一形象,而且王姬也是劇里唯一一個沒有使用配音的主演。
在出演這部劇時,她談到在一般印象之外,呂雉也有相當女性及母性的一面在。
劇中,有不少刻畫呂雉和劉邦夫妻相處的戲份,王姬在處理這些戲時,會收起霸氣和堅毅,盡顯為人婦的溫柔賢惠。
只可惜劉邦對她心生煩厭,甚至幫他洗腳時,還一個勁兒地挑三揀四。
這個片段,呂后先是有些驚訝于丈夫的嫌棄,等到劉邦叫來侍女服侍洗腳時,她便難掩委屈,聲音也逐漸變得哽咽。
此時的呂雉雖然手腕已非常人可比,但還沒完全成為后人印象中的政治人物。
等到劉邦駕崩后,后宮妃嬪為其守靈,呂雉對大家的去處一一做出了處理,其中自然包括戚夫人。
這一段看得人屏氣凝神、十分緊張,盡管戚夫人的結(jié)局觀眾大多清楚,但王姬的氣場之強,還是讓人不寒而栗。
劉盈登基后,呂雉全身心投入朝政,王姬的氣場也愈發(fā)強大,讓觀眾相信這就是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第一個臨朝稱制的女性。
值得一提的是,《大風(fēng)歌》這部劇的重心其實是放在文景之治上,但王姬仍自薦出演呂雉一角,甚至是降片酬也無所謂。
從呈現(xiàn)效果來看,她塑造的呂雉不僅神似,而且真正演出了掌權(quán)者應(yīng)有的霸氣。
網(wǎng)上常有人說,帝后cp才是最好嗑的。
至于好嗑的點,應(yīng)該是在于帝后的故事經(jīng)常都是悲劇,一般以皇后的慘烈收場作為結(jié)局。
如果說演帝王,側(cè)重點在于威儀,那么皇后的側(cè)重點就在于國母的端莊。但是人都是復(fù)雜的,更何況漩渦中心的皇后,其激烈程度完全不亞于帝王,而端莊之下的多面展示,就考驗演員的詮釋。
上文列舉出的幾位皇后,都有著各自突出的表現(xiàn),演繹得讓人驚艷。
那么問題來了,除了以上十位,你覺得還有哪些女演員的演繹讓你印象深刻,值得上榜呢?
青石電影 | 柯棠
本文系青石電影原創(chuàng)內(nèi)容,未經(jīng)授權(quán)請勿以任何形式轉(zhuǎn)載
關(guān)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