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檔已經結束,但大年初一上映的8部電影依然在影院繼續放映,票房也逐步拉開差距。
其中《長津湖之水門橋》無論是總票房還是單日票房持續遙遙領先,截止到2月12日,總票房已經達到32.63億,單日票房過億;《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也逼近20億,兩部影片斷層領先,其余六部電影都沒能過10億,其中《奇跡·笨小孩》達到9.82億。但最可惜的是,在春節前韓寒導演的《四海》備受期待,甚至很多人寄希望于能拿到春節檔票房第一、第二的位置,然而上映之后票房沒有達到預期,而且出現了急速下跌的情況,2月12日的單日票房僅511萬,甚至排在了《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的后面。
眾所周知,《四海》票房不理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口碑導致,在前期宣傳中,《四海》給觀眾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爆笑賀歲喜劇,沈騰、劉昊然加上尹正,自然讓人期待會輸出強喜劇、強笑點的觀感。然而看完電影會有一定心理落差,沈騰戲份不是特別多,后半段笑點減少,結尾甚至讓人悲傷。
2月12日晚,中國電影報道回顧春節檔《四海》的票房表現,并采訪了資深電影人高軍,他客觀、理性的分析了《四海》春節檔票房慘淡的原因。
有必要先說一下,高軍是圈內著名電影人,從業很多年,他曾任職于北京新影聯影業,新影聯是全國最大、最具影響力的院線之一,在院線就職期間,高軍對電影院運營、終端放映研究以及觀眾口味分析都有很深的體會和經驗。另外他還積極拓展其他業務,投資過《畫皮》《葉問》《集結號》《甲方乙方》《不見不散》等電影,在電影投資、制作、發行等領域也都有發言權,因此他對四海的分析確實令人信服。
慘淡原因1:檔期選擇失誤
慘淡原因2:宣發錯位、缺位
對于《四海》票房慘淡,高軍覺得很可惜。他表示,在春節之前《四海》觀眾呼聲很高,一直是最有力的競爭者,但宣發方面的努力不是很到位,也誤判了自己,導致出現斷崖式票房下跌,這在以往的春節檔里是不多見的。
確實,就如前文所說,電影在宣發方面一直主打爆笑喜劇,這和電影本身不是特別相符,導致觀眾看完有心理落差。
在這里高軍認為,宣發原本應該承擔起引導輿論的責任,甚至可以做一些維護口碑的工作,而不能任其發展。而且,高軍認為《四海》的品質和其他影片相比沒有大的差異,比如它跟《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差不多,但是在運作上態度完全不一樣,沒有挽救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