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陳凱歌說服了四國外商投資他的電影《荊軻刺秦王》,這部片光是修建27殿秦王宮就花費(fèi)了7000萬,惹得投資商不快怒斥:“給你這么多錢,你建這個玩意兒干嘛?整得比華納整個片場還大!”
然而最終《荊軻刺秦王》的票房只有1000萬,連造秦王宮的錢都沒能賺回來,陳凱歌更是百思不得其解。
陳凱歌嘴上說著自己拍攝時會注意,但仍然不覺得自己的劇本有什么問題,就一處沒改的拍了出來。后來電影上映,全是一水的差評,最終以1000萬票房慘淡收場。
有趣的是,2002年張藝謀的《英雄》也是在陳凱歌花了7000萬建造的秦王宮拍攝的,最終全球票房拿下了2.4億。
但也有人說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劇情和構(gòu)圖上,影片開場就是一個呆板的鏡頭,給人一種視覺乏味疲勞的感覺,真的是白瞎了7000萬的場地,劇情有些邏輯混亂,把秦王形象智力都有所貶低。
所以陳凱歌的這部《荊軻刺秦王》撲的原因有很多種,無法具體的歸結(jié)到一種原因之上,只能說敗了就是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