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部有點年頭的電影,當時看的時候,是被片名所吸引,和張國榮最經典的作品《霸王別姬》只有一字之差,同樣也是講英雄美人的故事。緊接著更吸引人的是,這部電影的海報上,一個美得可以令英雄折腰的演員伊麗莎白·赫利。那楚楚動人的表情,依偎在男主的身上,瞬間讓人心都化了。
和張國榮的經典電影《霸王別姬》只有一字之差的這部三個國家合拍的電影,名叫《霸王妖姬》。
自古以來,英雄一般都難過美人關,《霸王妖姬》講述的故事,也正是如此。這一次,就是天生神力、圣經中的猶太人傳奇英雄參孫也難過美人這一關。
猶太人傳奇英雄參孫何許人也?可能我們國內的觀眾大多數對他不是很熟悉,畢竟,我們拜神念佛的人,對圣經不太感興趣。
在圣經的記載中,參孫,士師記中的猶太領袖,生于公元前11世紀的以色列,瑪挪亞的兒子,據說他有著神所賜予的極大力氣,不僅能夠徒手擊殺雄獅,拿著一根驢骨頭都能干掉1000個敵人,他只身就能與以色列的外敵非利士人爭戰周旋。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偉大的英雄,天生神力的王者,卻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女人。
在與外敵非利士人爭戰的過程中,他遇到了他的一生所愛的女子大利拉,但是大利拉卻是敵方陣營的人。
愛江山更愛美人,哪個英雄好漢寧愿孤單?參孫不愿意孤單,更不愿意為了自己的民族,放棄自己的愛人。然而,大利拉有點西方妲己的味道,雖然她沒有法術,也不是狐妖所變,但他同樣讓參孫,從一個王者變成跟他名字一樣的人,成為孫子。
紅顏禍水,看來這種設定無論古今、還是中外,都一樣有著深刻的體會。
雖然這是一部90年代的作品,特效無法與現在的高科技加持下的作品相提并論,但其實已經做得相當不錯的了,比某些網大的五毛錢特效要良心得多,所以,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雖然參孫也有著“手撕鬼子”的能力,在片中他是手撕獅子,但一點都不會讓人覺得智商被污辱,因為這可是神幻片。
可是影片的側重點卻不是這個,更像是一部對人性解讀的電影。于是,這部電影的另一個譯名,就顯得更加符合影片的定位,《太陽王子與欲望公主》,很顯然,王子再英雄,在欲望面前,他就是個渣渣。人,再聰明能干,再能力過人,一旦陷入欲望的漩渦之中,都是零。
影片有主題,有其背后要表達的意義,其實在個人來說,在這里都抵不上伊麗莎白·赫利的一個回眸,面對兇殘的獅子,參孫可以輕松手撕,但面對嬌艷動人的女主,參孫卻只能繳械投降,輸得徹底,連什么民族大義、什么權力都得靠邊站。
所以說,女人比獅子更可怕,比權力還誘人。
(資料圖)
伊麗莎白·赫利完美演出了一位稱得上傾國傾城的美人應該有的樣子,或許在參孫看來,這一切都值了。牡丹花下死,石榴裙下亡,多少英雄好漢不都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