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爆款熱劇《三十而已》實在是太火了,火到從《演員請就位》到《我就是演員》都將它列為表演劇目。
可是選擇表演“顧佳”這個角色的兩位女演員卻都表現得力不從心。
(資料圖)
在剛剛復播的《我就是演員》中,由金莎和金子涵表演的“顧佳”與“林有有”的交鋒片段,表演不到三分鐘便被眾位導師齊齊滅燈,創下“最短”表演紀錄。
表演指導劉天池、郝蕾點評為“面具式表演”,導師章子怡更是一度情緒激動,毫不客氣指斥:“為什么一定都要當演員呢,難道演員這個職業是一個最低級的職業嗎?”
說實話,我認為章子怡盡管滿身桂冠,但距“藝術家”這個崇高稱號尚有距離,但不得不承認,她的確是熱愛與敬畏表演這個行當的,是始終致力于提升自我演藝功力的。
她的憤怒是真誠地,如果一定要打個比方,應該等同于莫言看到一篇網絡水文的心情。
張紀中評論得更精準,也更不留情,他直指金莎表演極不準確,還舉例說明戲一開場,“顧佳”為坐在對面的“林有有抬手倒茶然后推過去的那個表情姿態,像個蓄意挑釁的“小三”。
的確,金莎眉飛眼斜,頭頸扭動,看上去真的不大莊重。
而且,她說臺詞時還總是低眉斂目,不肯抬頭直視對方,反倒是對面的“林有有”顯得一身正氣,光明磊落。
難怪郝蕾說兩個人完全是一種“錯位”的表演。
金莎這個演員,好像稱之為歌手更貼切一些,以前我對她毫無印象,《乘風破浪的姐姐》大火之時才開始聽到她的名字。不提歌藝,據她在臺上的自我介紹,以前還曾出演過一些劇目的,但從她的表現來看,好像天賦并不出眾,相貌也比較缺乏辨識度,難怪章子怡一時難以自控,認為她們的表演是缺乏信念感的表演。
其實,“顧佳”這個人物并不簡單,更不平面,尤其面臨曾經深愛的丈夫出軌,從一開始的難以置信到后來的身心俱裂,本身有著很強的戲劇張力,同時也存在很耐揣摩和發掘的內心空間。
這樣一個外表柔如清風卻內蘊風雷的女子,對于金莎這樣的表演小白自然難度很高,可是“十年沒演戲”的正經科班出身的演員唐一菲同樣表演失敗。
她本來雄心勃勃要借此一役重出江湖的,最終卻選擇提前退賽。
唐一菲與搭檔曹駿選擇了那場顧佳發現許幻山出軌,兩人攤牌提出離婚的情感重場戲。
一開場唐一菲還疑似“進入”了角色,獨自而坐的她黯然神傷而淚水涌出。
但當“許幻山”在面前低聲下氣承認錯誤,請求再給機會時,她卻滿臉不屑冷嘲熱諷,面色凌厲眼神如刀,尤其是那句大吼“別跟我提孩子!”別說站在面前的“許幻山”,就是坐在電視機前的觀眾都被嚇得肝兒顫。
這哪里是“顧佳”啊,這分明就是強勢的唐一菲本尊啊,她沒有表現出一個曾深愛丈夫,所以得知丈夫出軌才會如此震驚傷痛以至于潰不成軍的溫婉妻子,卻呈現出一個悍婦不可置信的震怒—居然敢在老娘眼皮底下搞事情,你有幾個膽子啊你?!
好演員是會想方設法去認識和理解自己所要塑造的角色內心,這樣才能賦予角色以靈魂光彩。而拙劣的演員則想當然地“我覺得她應該如何如何”,而進行自以為是的表演。
表演結束后,當唐一菲站在臺上接受質疑和批評時,她振振有詞地為自己辯解說“我并不喜歡這個角色”,甚至還說出“我沒想觀眾”這樣令人難以置信的話,這就缺乏職業精神了,且不說作為一個演員應該具備的技術層面的東西,單說職業精神,唐一菲先就輸了—作為一個會計,能因為“我不喜歡做賬”,就把賬本做得亂七八糟嗎?一個交通警因為“我不喜歡指揮”,就站在十字路口胡亂瞎比劃?
如果說上面提到的硬傷來自于表演不準確,那么在表演結尾,唐一菲將劇中顧佳情緒崩潰之時將自己浸泡在一浴缸冷水中的戲份硬生生加在后面,“創作”了這樣一個情節:她躺在浴缸中一邊喝酒一邊唱起了張含韻的《分手快樂》:分手快樂,祝你快樂!
這就讓人有些看不下去了,人傷到極處痛到心底的確有時會以歌代之以哭,而且感染力震撼力往往勝似哭泣落淚,但根本不曾深入角色內心而流于表面的“設計”反倒顯得極為虛假,甚至荒謬。
比起金莎這樣對表演完全不得要領的“門外漢”,像唐一菲這樣受過專業培訓的“江湖成名人物”的“自嗨”式表演更加可怕,因為不管別人如何味同嚼蠟,她都可以覺得自己奉獻了一道五味俱全的視覺盛宴。
童謠飾演的“顧佳”,那份曾經深愛的隱忍,心碎欲裂的痛楚,絲絲入扣,感同身受,播放之后口碑是一邊倒的好,多年不溫不火的她也借此強力翻紅。
說她演得好我當然沒有異議,但看了唐一菲和金莎飾演的“顧佳”,我才知道童瑤演得是何其之好。
我是仇意,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