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當我們回顧上海電影制片廠在上個世紀引進的好萊塢經典電影的時候,每部影片的片尾都要打出這樣的字幕“Made in Hollywood,U.S.A.”雖然并非每部美國影片都出自好萊塢,但他們都是出自于同一個生產廠家——米高梅電影制片廠。這種生產模式也是是在好萊塢逐步完善的,所以很多影迷就問了:為什么米高梅電影制片廠字好萊塢的歷史上有著崇高無比的地位?其實好萊塢不僅是一個地域概念或者是一代文化的象征,它體現了美國電影的精髓——就是美國商業電影在制片、發行和播映方面的一整套獨特的生產模式。
小布什出生在美國牛仔之鄉———德克薩斯州也是好萊塢電影的發源地,在彼時彼刻引用這一膾炙人口的“警”句,恰到好處,自能引起國人的共鳴。薩達姆雖然視美國為頭號敵人,但沒有拒絕美國的一切。薩達姆熱衷看美國電影,《勇敢的心》是他的最愛,每年生日則播放美國著名影星和歌星弗蘭克·席那屈拉的歌曲為自己助興,這位美國的“頭號公敵”也是米高梅電影制片廠的忠實擁護者。好萊塢電影能在全世界不同政見、不同文化的人群中間引起興趣,這既與美國的傳統和文化有關又同好萊塢順勢應變的觀念相連。
這家電影制片廠最后一次體現自己的價值是在美國軍隊全力搜捕薩達姆的時候。在搜捕的前幾年內,“貓兒”仍然沒有逮住“老鼠”,于是美方懸賞2500萬美元捉拿這個比SARS還可怕的“薩氏”。盡管小布什和薩達姆都把對方當成不共戴天的仇敵,但是他們之間也有一個共同點——對好萊塢電影情有獨鐘,也都是米高梅電影制片廠的忠實擁護者。小布什發表全國電視演說時引用一句美國西部片警長抓捕罪犯時的常用語:“I want him,dead or alive!”,足以可見這家電影制片廠對于這對國際敵人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