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現在的眼光來說,《大話西游》無疑是一部經典電影。但如果回到1995年,你要是敢這么說,大部分人可能會拿轉世菩提看孫悟空的表情來看你:“大哥,出來混好歹化個妝再來啊,你看你的毛都開叉了,頭上像黏了兩塊年糕試的,離譜!”
(相關資料圖)
對,這部《大話西游》就像是套著《西游記》的殼,打著周星馳的名號,整出來的一部不知所謂的“爛片”,咱就是說:“離譜!”
可誰又能想到,兩年后,這部“失敗案例片”在電影學院轉了一圈后,反而引發了討論風潮,成為一部被一再討論的熱門影片。搞得后來的影評人們,急急忙忙想出了一個“后現代主義”的名詞來給自己挽尊。
有網友評價說:每次看《大話西游》總有新發現,總會有不同的體驗。就像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如何定性《大話西游》關乎看客的欣賞角度。有人說,這是一部荒誕喜劇;有人說,這是一部愛情電影;在我看來,這部電影講的是宿命。
01
什么叫宿命?詞典上說:那是一個人,生來就注定的命運。換成大白話,叫做命中注定。
在《大話西游》中,你會發現,很多人、很多事,發展到最后,都是命中注定的。
對于紫霞來說,她的一生無非是想做兩件事:一件,是逃離姐姐青霞的追殺;另一件,是找個如意郎君。
可我們都知道,紫霞和青霞是如來佛祖日月明燈里糾纏在一起的燈芯,白天屬于紫霞,夜晚是青霞的世界,靈魂獨立,但共用肉體。所以,紫霞這輩子都別想逃離青霞,但青霞這輩子也不可能追殺紫霞。逃與不逃,其實沒有任何意義。
可紫霞顯然不知道這一點,她一心想著對抗命運,卻從沒想過,自己不過是在宿命中徒勞地掙扎,即便她拿到了能穿梭時空的月光寶盒。
說來,也真是諷刺,這可以穿梭時空的寶物,居然還叫做“月光寶盒”,非得晚上才能發揮作用,晚上的紫霞又在哪里呢?白天拿到月光寶盒興奮地像個孩子又叫又笑的紫霞,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滿心歡喜的希望不過是徒勞罷了。
這,就是宿命!
紫霞說,我要和我喜歡的人在一起,我要找個如意郎君。二郎神義正詞嚴:你違反天規,讓仙界成為笑話,我要讓你消失。紫霞:“只羨鴛鴦不羨仙,消失就消失!”
好一個勇敢的紫霞,不惜違反天規,消失在五行三界也要找個如意郎君。可是呢,她找如意郎君的標準,竟然是誰能拔出她的紫青寶劍,她就嫁給誰。她說這是天意,老天安排的,最大嘛!所以折騰了半天,說到底,不過還是天注定,到最后,仍然是命運。
老天爺還真的給安排了這么一個人,既讓她得到了月光寶盒,以為能擺脫被青霞追殺的命運;又發現至尊寶就是那個可以拔出她紫青寶劍的人,她命定的如意郎君。人生真太美好了,眼看她的兩個夙愿都要實現了。但其實,這不過是老天爺跟她開的一個玩笑,讓她在宿命的漩渦里打了個彎彎。
當紫霞遇到至尊寶,她以為她得到了愛情,可至尊寶的心告訴她,他最愛的人不是她。可怎么辦呢?從至尊寶拔出紫青寶劍的那一刻起,紫霞就如同飛蛾撲火,明知會受傷還義無反顧地撲了上去,多傻!
為了至尊寶,她可以接受欺騙、接受背叛、默認謊言,甚至搭上自己。紫霞說:“我的如意郎君是個蓋世英雄,總有一天,他會身披金甲圣衣,腳踏七色云彩來娶我。”她猜中了開頭,卻沒有猜中結局。
02
《但丁密碼》里說:“人生就是不斷作選擇的累積。”
可是人生的選擇有很多嗎?至尊寶他有很多選擇嗎?選擇做至尊寶還是孫悟空?選擇白晶晶還是紫霞?選擇做個瀟灑的齊天大圣還是踏上取西經的艱苦前程?
他沒有。
一個凡人強盜愛上一個妖精,他不可能不救白晶晶;為了救白晶晶他只能靠月光寶盒;拿到月光寶盒,他卻時空穿梭回到了500年前。
當至尊寶遇到紫霞,他從一個開開心心的強盜,變成了孫悟空轉世,他曾經要搶的不過是那個腳底下有三顆痣的人,最后,他自己就是那個腳底心有三顆痣的人。他有的選嗎?沒有!
為了白晶晶,他必須騙到紫霞手里的月光寶盒,可就在騙與被騙的過程中,他愛上了紫霞。原來,紫霞才是他穿越500年,真正要尋找的那個人。
弄懂了自己的心意,看透了自己的內心,至尊寶也死了,死于春三十娘的刀下。這一刻,他才明白生和死的意義,愛與責任的重量。
戴不戴金箍是一個選擇題嗎?
不是。
因為他根本沒得選。
不戴金箍,我只不過是個死去的至尊寶,不能救你;戴上金箍,我才能變成法力無邊的齊天大圣,但同時也是必須西去的孫行者,我不能愛你。哪有什么選擇的權利,都是命罷了。
他唯一的權利,可能就是在戴上金箍之前,選擇說出那段刻骨銘心的對白。他唯一的選擇,就是在那一刻選擇誠實面對自己的內心,然后絕情絕欲、踏步西行。
03
《大話西游》中其實到處都充斥著“宿命論”的基調。
之于白晶晶,500年前孫悟空拋棄了她,500年后至尊寶愛上了她,算是還她的一段不了情。之于青霞,一心想掙脫束縛,可在生命的最后,還是選擇回到如來佛祖那兒做她的燈芯。最慘的當然還是牛魔王,500年前吃不了唐僧肉,500后依然吃不了唐僧肉,還賠了夫人又折兵。
不知道大家留意過沒有,紫霞這個角色是什么時候出現的。你以為是第二部《大圣娶親》中嗎?不是,其實第一部《月光寶盒》的一開頭就已經出現了。孫悟空大戰觀音,觀音說:“你偷走紫霞仙子的月光寶盒,不就是為了躲我!”
看,兜兜轉轉,不過都是安排好的宿命。
其實呢,《大話西游》的故事,不過是脫胎于《西游記》的一段“花邊野史”,仿佛一條大道中延伸出的一段彎彎繞繞的小徑,看著曲折離奇,到最后,所有人還是要走上“取西經”的正途。
這就是宿命!
04
寫到這里,我不禁在想,如果說一切都是天意、一切都是命運,誰也逃不離。那我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我們努力生活又是為了什么?
當然是為了好好地活著!
如果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趟走向去世的旅程,我們能做的不過是在這段旅程中,盡力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活得痛快、活得盡興、活得過癮,用粵語講叫做活得“最勁”。
因為只有活到“最勁”,才能真正體會到人生的喜怒哀樂,才能在拼盡全力之后告訴自己,我能做得已經全做了,我已經在我的能力范圍內做到了最好,我的人生沒有任何遺憾。我盡了全力,然后只能聽從天命,命運安排什么,我的就享受什么,而同時又相信,老天給的,那都將是最好的安排。
就像“西游記四人組”,來回折騰了500年,難道真的是白折騰嗎?
不是的。
500年后,當唐僧師徒從夢中醒來,一切都沒變,一切又仿佛都變了。孫悟空最后還是不得不去取西經,但他這次是心甘情愿的,老天爺給了他一段“求不得”的愛情,也讓他看到了“小情”和“大愛”的區別,明白了取西經的真正意義。唐僧變成了言簡意賅的精神領袖,連八戒和沙僧都團結友愛起來。
這只是一場大風沙中的夢嗎?或許只有孫悟空知道,這是多么大的一場暴風沙。
對于孫悟空來說,他的愛情消失了嗎?
并沒有。
借用莎士比亞名劇《暴風雨》中的一句臺詞:“他并沒有消失什么,不過感受了一次海水的變幻,成了富麗珍奇的瑰寶。”
紫霞消失了,可她也得到了她最想得到的,不是嗎?她說:“只羨鴛鴦不羨仙,消失就消失。”當她看到孫悟空腰間那串金鈴的時候,她就知道自己已經得到了。
那個渾渾噩噩的二當家成了狀元,娶了兩房如花美眷;瞎子還在他身邊,他身邊的身邊,香香已經出現。孫行者借著夕陽武士的身體完成了他最后的心愿。
城樓上的人說:那個人樣子好奇怪哦,看著好像一條狗哦!然后相擁而笑,這難道不就是最好的結局!
寫在最后
周星馳說:“我拍了很多悲劇,你們卻以為那是喜劇。”
可在我看來,這部被很多人判定為愛情悲劇的《大話西游》,其實是喜劇來的。
曾經有一份真誠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
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
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
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一定會對那個女孩子說三個字:“我愛你”。
如果非要在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
干嘛要執著于一萬年呢,愛過、珍惜過、拼過、體驗過,難道還不足夠嗎?
有個名人曾經說過:“世上沒有最幸福與最不幸的愛,愛的價值在于過程中‘最’的體驗及感受。”
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