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虹不知道是否趕上了水逆的尾巴,只是在采訪里說了句“不是會哭就是好演員”,就引起了好幾家粉絲的控評大戰:
粉絲控評內卷:這真不是貴圈版“皇帝的新衣”?
拋開一切外部紛紛擾擾,其實陶虹采訪里的信息量還蠻大的,尤其是關于“戲保人”和“人保戲”的觀點,很值得聊一下。
【資料圖】
戲保人還是人保戲?
在小陶虹的原話里,戲保人是指本身劇本角色已經寫得足夠好,只要演員正常完成,就能達到效果。
而人保戲則是演員去對沒寫好的角色進行二次創作。
妙的是,就在小陶虹擔當評委結束不久的白玉蘭里,共同角逐最佳女主角的童瑤和熱依扎,她們參選的顧佳和水花兩個角色,其實就是非常明顯的“戲保人”和“人保戲”的例子。
先說顧佳這個角色,劇播時她一個人幾乎承擔了大部分的熱搜話題。
作為一個中產階級的“全能型太太”,她身上有著無數戳中女性觀眾的爽點:學歷優秀、家庭美滿,處理事情八面玲瓏又雷厲風行。
老公談崩的客戶,她能出馬談妥;兒子搞砸了入學面試,她能靠“太太社交”拿回入學資格。
尤其她身上還承載著整部戲里最劇烈的戲劇沖突——和各種綠茶小三斗智斗勇。
最后顧佳公然開撕林有有的劇情,直接戳到了大眾喜聞樂見的爽點上,不僅送上了好幾個熱搜,也讓顧佳這個角色更加出圈。
集戲劇沖突和角色豐富性于一身,可以說,顧佳本身就是《三十而已》里最吸睛的角色之一。
童瑤的演技也沒啥問題,但可惜的是,這個角色太側重于話題,反而失去了完整的人物成長,開篇斗綠茶,結尾打小三,爽則爽已,但卻品不出太多層次。
童也受限于角色本身的扁平,劇里的演技大多是直給的、爆發的,要說多么優秀,還真說不上,這就是典型的“戲保人”。
而熱依扎的水花則不太一樣。在《山海情》這個大群戲里,編劇給她的戲份其實不算多,一開場就是逃婚,熱依扎硬生生靠這個對視讓人印象深刻。
一個家境不好被迫嫁人的女孩子,背景簡單,但熱依扎卻主動去給角色補足其他部分,設定更詳細的背景。
“水花逃婚前做了哪些準備?走了七天七夜去金灘村,是如何做的決定?”
這些熱依扎自己增添的細節,才讓水花這個角色每一個片段的出現,都有足夠的合理的動機,也才讓每一場對視都顯得動人。
方言、動作這些細節能豐富人物,完整的角色心理更能讓觀眾相信人物。
水花的出彩,就是小陶虹說的“人保戲”。
所以最后熱依扎在白玉蘭上惜敗童瑤,很多人覺得意難平,正應了小陶虹說的那句“并不一定出彩的戲份都在主角身上”。
一個能保住戲的演員,總會讓人看到。
戲保人才是捧人利器?
和自古爛片出神曲的定律一樣,在很多爛片里,其實往往都藏著一個“人保戲”的演員。
比如前段時間口碑撲街,豆瓣評分不及格的《秘密訪客》,里面從主演段奕宏到小演員榮梓杉,可以說沒有一個演技拉胯的。
尤其是老段演的于困樵,一個孤兒出身的校車司機,經歷意外后失去記憶,在氣氛詭譎的一家里生存,他卻逐漸依賴上這種虛幻的“家“的感覺。
電影里好多場眼神戲都值得細品。
那種一步步心甘情愿的淪陷,段奕宏演出來了,所以最后他決定重新回到楚家,才會成為一個情理之中的結局。
盡管我看到最后依然搞不懂楚家人為什么要虛頭巴腦弄這么一場大戲,但于困樵這個角色卻立住了。
沒有老段的演繹,在本就分崩離析的劇情里,大概觀眾連對這個角色連最基本的共情都沒有。
還有常年在爛片打轉的吳鎮宇,“有爛片無爛角”是很多業內人和觀眾對他的評價。
豆瓣評分僅有3.7的《土豪520》,即使是在爛片成堆的國產電影里,也能靠著粗糙的布景和神出鬼沒的剪輯擁有一席之地。
欣賞一下這個塑料質感
在所有人仿佛“跳大神”一般的演技里,吳鎮宇演得善良淳樸的土豪企業家宛如一股清流,這個人物有血有肉是一個可以被理解的活生生的人。
回老家探親看到熟悉的老街,想起曾經苦日子的企業家表情復雜,甚至流下了眼淚。
可以說無論是段奕宏還是吳鎮宇,他們能做的,只能是在角色的基礎上去塑造。一個再好的演員只能拯救一個單薄的角色,但救不了一整部作品。
這既是屬于“人保戲”演員的榮耀之處,也是無奈之處。但“戲保人”就不一樣了,甚至能常常出現爆款角色。
吳謹言演魏瓔珞時的吸面演技,至今偶爾都會被網友拿來diss。
但她就是靠這個角色本身的大女主蘇爽感出圈了,熱度火到無論你看不看《延禧攻略》,都知道魏姐那句“我魏瓔珞天生脾氣大,不好惹”。
甚至至今,“天雷降世嚴懲惡人”的表情包都還有人在用。
好幾部戲上的許凱,當時能靠傅恒出圈,也正是占盡了本身角色人設的便宜,深情不悔型男二,讓很多人對他有了傅恒濾鏡。
這正是“戲保人”的妙處,本身注定就有80分的角色,加上60分甚至都不到60分的演技,往往也能整出不錯的效果。
于是“戲保人”成了很多業內人認為的捧人利器,現在很多走紅的古偶和耽改,仔細一扒拉吃人設紅利的一點都不少。
無需費勁就能獲得好評價,這種一本萬利的事情誰不愛呢?
沒有絕對的戲保人
但“戲保人”這個說法,其實建立在一個非常理想化的狀態里。像魏瓔珞這樣的角色,能爆紅,需要天時地利人和。
能爆紅的角色,并不是誰演都可以爆紅。
《仙劍一》的趙靈兒這個角色,并不是對演技要求到了要拿三金的演員才能勝任的水平,可也正是當時稚嫩、青春,欠打磨的劉亦菲,造就了非常經典的真人趙靈兒。
如今已經舞成梗的絕世渣男洪世賢,劇本的威力大到沒邊,但設想一下,如果按現在爆劇男主的準則挑演員,而非散眉尾、眼睛輕微浮腫的凌瀟肅,可能也沒有這么經典的表情包了。
瓊瑤奶奶倒是一個捧人大戶,可很明顯的是,并不是誰拿到開掛的角色,在人生上就能開掛,不同版本的小燕子的人生境遇,差太多了。
陶虹說的“戲保人”,兩大前提分別是:
1、找的這個演員要極為符合劇本;
2、演員本人對這個劇本的適應性很強。
鮮肉和小花們選劇本,所選的“金手指開掛男主”和“瑪麗蘇女主”,以及所有的大ip項目,往往屬于“戲保人”,用超強的人設光環籠罩演員本身的不足。不難看出,所有可以做到口碑和熱度雙豐收的戲保人劇本,都立足于以上兩點前提。
趙麗穎算是85花演技第一梯隊的成員,她靠《花千骨》等一系列劇打開市場,但真正意義上第一部雙豐收作品,來自《知否》里盛明蘭這個角色。
你會發現,趙麗穎本人,是和明蘭一樣,堅韌而充滿干勁兒,求穩也求贏的性格,即使明蘭這個角色本身劇本很精彩,趙麗穎也沒有完全被劇本牽制住。
唯一一部上線的耽改《山河令》,捧紅了之前一直在中低分戀愛劇里徘徊的龔俊。
看過《山河令》的朋友們都知道,龔俊能靠溫客行這個角色爆紅,有爆紅的必然性。溫客行身上有個極為跳脫的特質,有時候會“明著騷”,這個特質只要把握不好,會顯得像魔教頭子采陽補陽,變態得很。
可這個特質,落在龔俊身上,就非常合適。眼神能開車,也能適當地失落,這個角色仿佛是在誕生的那天起,就在等著龔俊去演他。
“戲保人”這個概念,真正能捧紅人的,首先是演員本人能駕馭得了劇本。每一年都有大量的光環人設上線,能打出名堂的又有多少呢?
好劇本,可以讓只有60分的演員發揮出80分的價值,也能讓80分的演員發揮出100分的價值。
然而更多的情況,是演員在糟蹋80分的劇本,別說什么戲保人了,別兩個抱團一起滾進溝里,粉絲得給菩薩燒一年高香。
E姐結語
這幾年行業亂象叢生,其中一個就是大家都愛人設完美、故事豐富的主角,從而造就了一大批古早大IP重回2021的市場。
所有人卯足勁上趕著追求那些能保住自己的角色,追之前卻沒有問過自己到底配不配。
而且大家現在好像有一個誤區,覺得好角色就是好人設,一定要偉光正一定要瑪麗蘇,一定要溫柔善良體貼能套進至少二十個美好形容詞。
好角色不等于好人設,虛榮拜金的樊勝美和重男輕女不講道理的蘇大強,兩人的原始設定跟討喜八桿子打不上。最后一個能收獲觀眾憐愛,一個活成了表情包,少不了兩位演員對角色的詮釋,把不討喜的角色演出了討喜的效果。
但這種費時又費勁的要求,快消的流量小花/生們又怎么會去考慮呢?微博實時搜索“毒餅”,能看到各家粉絲指責一些IP項目主角人設不好。男主不守男德,女主過于狠辣,本來單純的角色特質反而成了粉絲的不滿點。
在他們眼里,自家的哥哥/姐姐必須得配上一個足夠好、足夠有紅的潛質的角色。二極管思維去判斷人設,又如何欣賞的了復雜角色的魅力呢?
好人設不是演技爛的遮羞布,更不是資本喂屎的倚杖,一味追求“戲保人”的人,再好的戲都不一定保得住。
畢竟,歸根究底,還是那句話:大部分的觀眾,眼睛依然是雪亮的。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