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蕪湖!今天去影院支持了佳嬿姐的電影→你的情歌沒想到包場了本來因為臺青春片在我心里一貫的風格以及這種純愛片很容易讓我睡著我很難找到除了“柯佳嬿”以外的理由專門去影院看哈哈哈
但是完全超出我的預期,很典型的臺文藝小清新以及選景攝像燈光都太唯美!最重要的事華語金曲的回憶開始五月天的憨人到周董蔡依林SHE…影片選的音樂以及原聲帶都好好聽!影院的音效簡直氛圍感拉滿特別是學生樂團i了
《你的情歌》給人的感覺是導演想表現好幾條線,但很可惜他沒有能力把這些劇情線串聯起來,于是呈現出來的是流水賬一樣的各個劇情以及及其割裂的轉場效果。無論是組成樂隊,男主的教育理想,女主的感情問題,還是師生戀劇情,每一處的刻畫都不夠深入,大都是比較老套的對話和愛情片橋段。在轉場時割裂感尤其嚴重,上一場景和下一場景很多時候完全沒聯系,直接的視角切換導致觀感很長,沒有連貫性。而最尷尬的是導演還常常加上看上去比較文藝的臺詞。文藝化的臺詞是必須要由實質的劇情做支撐的,不然就容易造成一種無病呻吟的駢文感,也就是假文藝。電影里多數場面是明明沒有帶入觀影者足夠的情感,就開始用看似深刻而華麗的臺詞來表達感情,這就顯得特別突兀讓人感到矯情不適。很多時候,我覺得這類愛情電影,那些文藝臺詞,煽情表達還不如白描或者給個長鏡頭少點直接表達算了。像《愛在黎明破曉前》這部電影整片都在進行談話,但談話內容很樸素輕松真實,這種自然的表達觀感就很好。或者《地球最后的夜晚》,很多人說這片假文藝,臺詞抽象無病呻吟。但我是很喜歡《地球最后的夜晚》的表達方式的,它的臺詞節奏和虛實交匯的氛圍構造完全能容得下那些臺詞。而不是《你的情歌》這種言之無物的對話后跟一段煽情總結。
其實看完這片你很難說出導演到底想要表達什么,原因不是導演沒去表達,而是表達的太差勁了,你說他想表達男主的夢想吧,最后兜兜轉轉和女主的感情線繞來繞去。說想表達樂隊的勵志吧,整了半天樂隊感覺就一襯托男主和男二的工具人。說是刻畫女主走出感情陰影的歷程吧,抱歉,我看到的是女主和兩個男主間各種蒼白的橋段和莫名其妙的自我感動。其實導演選一個去重點表現效果都會好得多,你做成音樂片,做成奮斗勵志片,就算專注的做成療傷片哪個不比這個食之無味的大雜燴好啊。
余靜揪心的秘密與漫長的白日夢。輕松愉快的臺版《放牛班的春天》,一個被教育體制放逐的老師,在改變學生的命運中得到了救贖。年輕漂亮的老師,帥氣有才的學生,還有負責搞笑的娘娘腔,風景宜人的小鎮,非常標準的青春片配置,歌曲好聽,演員好看,演技在線,但也不遺余力地煽情和灑狗血,同時,說教式金句要素過多。一邊是霧雨氤氳的太魯閣,芳草萋萋,一邊是浩瀚無垠的太平洋,海風習習,花蓮的風景真是太美了
所以事實是并沒有刪減,但結局實在太過匆忙。能聽到那些歌真的很是意外驚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