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繼《我的出走日記》跟《我們的藍調時光》后,又一部韓劇在 Netflix 表現亮眼,才播出四集已經有超高討論度,不只婆婆媽媽,在通勤的捷運上也可以看到西裝筆挺的上班族,墜入了禹英禑的鯨魚漩渦中,究竟為何會引起關注? 一起深入了解這部作品的脈絡與魅力。
自閉癥類障礙癥結合天才律師的話題主軸
這不是第一部圍繞疾病主題的韓劇,2014年就已經有以思覺失調為主軸的《沒關系,是愛情啊》,2020年則有講述反社會人格障礙和自閉癥的《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系》,不過這次是將自閉癥類群障礙癥患者以及律師事務所工作結合,講述患有自閉癥類群障礙癥的禹英禑在五歲之前從未開口講話,一開口就讓父親發現她對于法條可以背誦如流, 接著成為韓國第一位自閉癥類群障礙癥律師,并進入韓國頂尖的律師事務所—汪流工作,無論是律師事務所里面的競爭合作、法庭上的攻防、律師尋找各種辯護的突破口,都是韓國律政劇的精彩之處,兩大主題結合很難不吸引人。
不拖泥帶水,劇情發展快速完整
目前只播出四集,比起上半年的《少年法庭》兩集一案件的節奏,本部是一集一案件,劇情步調相對快速,看了十分過癮,雖然每次案件的突破點都是在禹英禑想到了什么(通常是她發現客戶的證詞中有可以利用的點),但也不致于讓人覺得突兀,或是覺得主角威能,而是禹英禑對于案件的細致觀察力,這點在同期新進律師權敏宇向主管表示,他覺得禹英禑是因為自閉癥背景 ,而有特殊待遇,但上司要他好好觀察禹英禑的優點,就可以了解禹英禑能完成委托,并非是特別幫助,而是發揮自己的長處。
每一個案件都結合特定的社會議題
除了法庭的精彩攻防,以及學習各種法律知識,這部作品另一個出色之處在于,每個案件都反映韓國社會的某個問題,第一集是老太太面對長期的精神家暴仍不離開老伴,第二集「婚紗滑落事件」點出財團聯姻的現實一面,父母往往不顧子女的意愿,最后甚至挑戰社會閉談的同性情誼; 第三集「自閉癥弟弟打死哥哥的疑云」,講述韓國極大的升學壓力,以及父母為了公司形象想要掩蓋兒子欲自殺的丑聞; 第四集「三兄弟爭奪」是韓國的城鄉差距、傳統的家庭價值道德綁架,讓每個案件并不只是解題那么簡單,而是牽涉了更多人性層面,也令人期待接下來還會涉及哪些社會議題!
將自閉癥的缺點轉換為優點
而上述的人性層面照理講是我們能比自閉癥患者更能察覺的,因為部分患者有社交障礙,或是無法解讀人類的表情、開玩笑的成份、話中的隱藏訊息,簡而言之,要在會「讀空氣、看臉色」的韓國職場,禹英禑要活下來原本是超困難的事,更不用說在律師這行。
但戲劇中將禹英禑的優點發揮到極致,就是因為她不被世俗的眼光限制,即便會問出令當事人傻眼的問題,可是她能細致地觀察周遭的環境,找出案件辯護的突破口,她可以不顧資深律師猜測檢察官要怎么起訴,而真心站在委托人的立場思考:什么才是有利的,這個「與眾不同」成為整部戲劇最好看的關鍵,你都會期待她又從哪里突破困境了,當然還有那個「啊哈」 時刻出現的禹英禑招牌鯨魚。
比預期早來的反轉,直點社會歧視
即便禹英禑有異于常人或是其他自閉癥患者的才能,但在第三集中我們還是看到了這個社會對于自閉癥患者的「另眼相待」,無論是檢察官攻擊她自閉癥患者的身分,或是日常生活中可以看到赤裸的歧視,即使禹英禑已經練就「喔因為我是自閉癥患者啊」,你還是會為他感到心疼,這個社會給其他身心障礙者貼的標簽太難撕掉,即便他們再怎么努力, 有時候我們對于殘缺的關注,仍多于對于這個人本身的成就,她甚至意識到自己可能無法真的幫助到委托人,而選擇離職,比起其他韓劇,這部的轉折可說是來的相當早,就期待后面會有更多曲折(但不傷人)的發展。
那些讓本劇《溫馨》的元素
你很難一開始會主動想要看一部溫馨的作品,但這部就像《機智醫生生活》有點清新感,主角跟配角們的互動,加上禹英禑對于鯨魚的極致熱愛,讓整個敘事不致于太沈重。 角色關系上,無論是原本不看好她的上司鄭明錫,還是協助禹英處理事務的訟務組同事李濬浩,又或者是兩個新進同期,以及個性大相逕庭的死黨圓圓(董格拉米),目前四集發展下,配角的存在不致于太搶戲,又能將禹英禑的特質襯托剛好,會看到傳統的職場關系被顛覆,自閉癥患者的辦公室戀情可能發展,同儕競爭關系的變化。
鯨魚更是劇中最獨特的元素,代表著她的內心世界,那個可以引起禹英熱情的開關,也讓觀眾可以一起想象,看他怎么用鯨魚去比喻遇到的各種法律問題。
也許才播出四集就下如此高度贊譽有點言之過早,但經歷過出走日記和藍調時光的寫實調性,紙房子:韓國版的暗黑,我們也許需要一個幫我們拓展想象的作品,一起徜徉在禹英禑的鯨魚世界。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