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劇之王》其實有著周星馳電影中少有的“遺憾時刻”。
周星馳成名后拍的全是商業(yè)喜劇,大家看他是來尋開心的,所以一般也都是大團(tuán)圓的結(jié)局。畢竟普通觀眾誰想在喜劇電影里找深刻看人性呢?
《美麗人生》這樣的電影只能歐洲人拍,他們有這種精神力來充分挖掘喜劇里的悲劇元素,并放大展示。
【資料圖】
周星馳當(dāng)然也有悲劇情結(jié),他本來也不是個快樂的人,甚至有點內(nèi)向。比如《九品芝麻官》里包龍星偶爾做次好官就落魄,《食神》里無比投入地做一碗黯然銷魂飯,《算死草》里他問,我很孤獨(dú)用英語怎么說?
但那些感性的憂傷在他電影中稍縱即逝,一絲傷感很快就被解構(gòu)為無厘頭。觀眾甚至還來不及代入,便被他齜牙咧嘴地搞怪表情嘲笑,這樣都能騙到你?誰能看到喜劇皇帝的眼淚和真情?看到了,也覺得周星馳是做戲的,不會相信。
那時候,香港電影行業(yè)五光十色,觀眾們要看俊男靚女,看刀光劍影,看恩怨情仇,但他們不喜歡喜劇片里有眼淚,不能讓喜劇之王真的成為一個無所作為的小人物,更不想看到至尊寶不能跟紫霞仙子終成眷屬,只能孤獨(dú)地像“一條狗”一樣走開。
悲劇結(jié)尾的《大話西游》票房失敗了,周星馳的公司幾乎破產(chǎn),他想做些不一樣的表達(dá),從商業(yè)上看是失敗的。后來,大陸的年輕人重新為周星馳和《大話西游》正名,給了他足夠的榮譽(yù)和敬意,他從一個娛樂演員變成一種文化現(xiàn)象,可那已經(jīng)是多年以后的事情。
經(jīng)歷《大話西游》商業(yè)的失敗,周星馳很快回歸了熟悉的無厘頭喜劇路線,后續(xù)的《大內(nèi)密探零零發(fā)》和《食神》票房都極好,是香港年度票房的二、三名。在熟悉的領(lǐng)域,周星馳是神一樣的存在,只要他肯拍,就有投資人一擲千金,就有觀眾愿意買單。
很長一段時間,周星馳一直背負(fù)著票房的壓力,甚至在進(jìn)入2000年后,港片逐漸走下坡路,但周星馳的票房和市場號召力還是很大的,那時他是救世主,是港片的信心。只要周星馳的電影還能大賣,香港電影就還遠(yuǎn)沒到“窮途末路”的時候。
97年后,周星馳開始減產(chǎn),《97家有喜事》是合家歡群戲、《算死草》捧葛民輝,等于只演了半部戲、再后來到《千王之王2000》,就幾乎只是掛名客串了。
這可那不是真正的周星馳,只是被觀眾所熟悉,符合大眾想象,能讓票房大賣的喜劇之王。周星馳似乎并不滿足于這樣的自己,他曾說,自己其實是個悲劇演員,他最好的一場戲,就是他自己。
而《喜劇之王》無疑是最符合他這種描述的作品,電影拍攝于1999年,他早已功成名就,心境和態(tài)度都不一樣了。他想急流勇退,不必站立潮頭,不用再辛苦地一年拍好幾部電影。
他不想一次又一次演那個好像是小人物的“大贏家”,神功無敵、無比幸運(yùn)還能抱得美人歸。可不可以用正劇的方式演自己,演一個真正的普通人,在現(xiàn)實中失意,被欺辱被欺騙被輕視?沒有那么多主角光環(huán),沒有那么多天降好運(yùn),就像真實人生一樣,大多數(shù)小人物可能一世都是小人物,沒有逆天改命。能找到喜歡的女孩,向她表白,已經(jīng)是一輩子最了不起的事。
這個人一定當(dāng)不成男主角,甚至真實中,女明星看都不會看他一眼,用這樣的角色,講喜劇人悲傷的一面。當(dāng)然其實是悲而不傷,因為香港講“獅子山精神”,再苦的時候也不能丟失斗志和理想,多勞多得,力不到不為財,普通人的那點小天地小夢想,在尹天仇那兒,就是被欣賞,有戲演而已。
所以大電影的男主角注定只是一場春秋夢,現(xiàn)實里也不會有,過去周星馳的電影可能會有所成全,但《喜劇之王》不會,這部電影不一樣,他有周星馳自己的態(tài)度和思考,他不想像以前那樣,一再重復(fù),他當(dāng)過太多的男主角,或許有一天,他想演一次,當(dāng)不了男主角的普通男人。
所以,《喜劇之王》其實隱藏著周星馳更深刻的用意:他想拍自己人生的“平行世界”。
何謂平行世界,就是常說的“后悔藥”。眾人眼里閃耀如斯,周星馳有遺憾嗎?當(dāng)然有,在一次采訪中,他自嘆:“運(yùn)氣不好,失去了很多東西”,“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就不要那么忙了”。
所以,與其說《喜劇之王》是周星馳的自傳,不如說是他“如果重來”的人生。
既然是平行宇宙,那和現(xiàn)實宇宙應(yīng)該是相反的。
真實世界里演技爆棚,《喜劇之王》里尹天仇不會演戲;
現(xiàn)實里娟妹(羅慧娟)是小演員,《喜劇之王》里杜娟兒是大明星;
真實人生里周星馳為星途放棄愛情,戲里剛好相反。
就連那句對柳飄飄說的“我養(yǎng)你啊”,都是隔著時空向羅慧娟喊的。
他們相識于青年事情,羅慧娟也成為周星馳唯一想娶的女人。1988年,他們合作的第一部電視劇《阿德也瘋狂》,就有這句臺詞。羅慧娟在戲里問:“我不做難道你來養(yǎng)我”?
這和《喜劇之王》里張柏芝問得如出一轍。只是,答案遲來了11年。
1992年,星仔封神變星爺。也在這一年,他輸了一生的幸福,忙碌和不敢公開戀情耗盡了羅慧娟最后一絲耐心。
多年以后,周星馳在《喜劇之王》里這句「我養(yǎng)你啊」,實則是對平行世界的另一種假設(shè)——如果當(dāng)初選擇娟妹,放下名利,現(xiàn)在又是怎樣一番人生?
尹天仇就是這個假設(shè)的投射者。人生處處是蝴蝶效應(yīng),一個選擇,就一輩子了。
所以,尹天仇必定做不了男主角。在這個平行世界里,他放棄了另一條可能璀璨的路,和柳飄飄平凡地活著。
他仍會守著那個破舊的街坊福利會。如果霞姨沒通告,就偶爾演下《雷雨》和《精武門》。若干年后,送走了洪爺?shù)哪棠蹋缓笫菒鄢⑽母璧钠呤澹€參加了大頭妹嘉嘉的婚禮。
他和柳飄飄將漸漸老去,偶爾夜里還會去吹吹海風(fēng)。
“前面漆黑一片,什么也看不到”。
“也不是,天亮后便會很美的”。
這樣的人生,即使成不了真實世界里的“喜劇之王”,是不是也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