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上映的新片里,有一部特別特別想要推薦給大家,就是細田守導演的《雀斑公主》。
是的,你沒看錯。
(相關資料圖)
我們。
終于。
可以在國內的大銀幕上。
看到細田守導演的新片了!!!
喜歡日本動畫的朋友們,對于細田守這個名字,絕對不會陌生,畢竟他被譽為是“肩負日本動畫行業未來的導演之一”。
他的作品不多,但幾乎每一部都是代表作。
《穿越時空的少女》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夏日大作戰》的主題是「虛擬與現實」的雙重世界。
《狼的孩子雨和雪》打動我們的則是「情感」,這是一個關于母愛、親情與成長的寓言故事。
回頭再來看即將上映的這部新作《雀斑公主》,會發現其中既有以往作品的所常涉獵的題材和議題,充滿了細田守的標志性元素,又是一部全面升級的作品。
影片最大的特點當然在于「虛擬與現實」的結合。
這是首部以「元宇宙」為主題的動畫大片。
一開場就會讓你進入一個極為炫目的虛擬世界。
《雀斑公主》中有一個名為“U”的世界——U是宇宙(universe)的U,也是烏托邦(utopia)的U。
它坐擁50億用戶,是在現實中不存在的、巨大的、全球化的互聯網世界。
它在各種感官維度上,都試圖向我們開啟一種新的可能性。這是只屬于Z世代的表達。
U世界里有著現實中不可能的規則,在現實中不被重視的人可能會被重視。
因為你能在U世界中構建另一個自我,你的虛擬形象AS。
女主角鈴,也正因此才有了大放異彩的可能。
鈴是一名生活在鄉下的十七歲高中生。
她性格沉默內向,外形也毫不起眼,是學校里不被注意的存在。
但在元宇宙里,卻涅槃重生,化身為耀眼的頂流歌姬Belle,坐擁萬千粉絲。
從鈴到Belle,技術的發展,元宇宙的展開,讓這個青春期女孩發掘了另一重自我,也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更多可能性。
于是她開始重獲自信,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在此層面上,這也是一個關于「成長」的故事。
而在這個故事里,同樣也有著雙向奔赴的動人「情感」。
現實中,鈴有一個名叫忍的青梅竹馬。但鈴是丑小鴨,忍卻是校園男神。兩人的身份地位之懸殊,讓鈴不斷拒絕忍的好意,不愿再站在他身邊。
元宇宙U里,頂流歌姬Belle的反面,則全民公敵“竜”。
竜以冷酷異類、元宇宙破壞者的形象出場,只有Belle想要去了解他、幫助他。
可惜的是,正如鈴不斷拒絕忍一樣,竜也總是拒絕著Belle的好意。
丑小鴨與天鵝王子,美女與野獸。在這個故事里,虛擬和現實,自我和他人,以多種形式構成了非常精巧的鏡像。
總有人在默默守護著你,而不愿敞開心扉之人,最終還是要學會坦然面對世界的善意。
各種意義上,《雀斑公主》都可看作是細田守過往創作的集大成者。
你能在這個故事里,找到一切他執著的、他熱愛的創作母題,也看到了一條清晰的、屬于創作者自身的成長和歸納之路。
這部電影對他還有另一個特殊的意義:這是一次圓夢的嘗試。
早在東映動畫時期,他就有一個“用自己的方式,重新詮釋《美女與野獸》”的理想。
借由《雀斑公主》,這個理想終于實現了——Belle既是“鈴”的英文,也是《美女與野獸》中的公主貝兒的名字。
或許也只有細田守才會如此的奇思妙想,用「元宇宙」的形式,來向這部經典童話致敬。
而作為現代互聯網版本的“美女與野獸”,這個故事也被賦予了完全不同的解讀:這里的“愛”不再局限于狹義上的愛情,反而更接近于理解、互助和救贖。
故事中的女性也不再是被動的等待者,反而是更占據主動權、更勇敢的一方。這是更具有現代性的女性視角表達,也體現了當下女性在情感關系中地位的轉變和提升。
影片的另一個創作靈感,則來自于細田守的家庭。2015年末,細田守的女兒出生,身為父親的他,也開始思考女兒該如何在這樣一個網絡發達的時代生存自處。
因此,這是一部寫給年輕人的電影:細田守在借由這個故事,以創作者的身份,與新一代的年輕人溝通和對話,探討技術是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
與此同時,他也以父親的身份,傳達了對于現實的觀察和某種憂慮。你會在故事里看到網絡世界對現實所造成的沖擊,甚至于某種程度上的扭曲和擠壓。
在此層面上,《雀斑公主》是關乎于未來的,也是與現在緊密相連的。
它既是一個美好的、童話般的寓言,也具有深刻的社會和現實意義。
震撼的視聽之外,你仍然能與這個故事產生共鳴,產生深刻的情感聯結。
《雀斑公主》至今仍保持著相當不錯的海外口碑:爛番茄95%,日本票房突破66億日元,位列年度票房前三。
這是一部看似表面華麗、包羅萬象、探討了很多內容的電影。從匯聚全球班底的大制作里,就能看得出這部電影的野心。
或許正因為此,影迷們容易“流于表面”,或“迷失其中”。但影片關于青春和成長的故事沒有變,關于導演嵌在故事背后的思考與議題沒有變。
因此我們強烈電影上映去二刷,不僅僅是為了在大銀幕上體驗不一樣的感受,也會為了能深入地理解這個故事。
影片在制作層面的確是很強。
設計女主角Belle形象的,是曾負責過《冰雪奇緣》角色設計的迪士尼的Jin Kim。
創造U世界的是一名27歲的英國建筑師Eric Wong,此前他從未參與過電影工作,但這種跨界的合作,反而帶來了更多新鮮的、令人目眩的可能性。
同樣參與了本片制作的還有動畫師湯姆·摩爾的愛爾蘭Cartoon Saloon工作室。
是否覺得湯姆·摩爾這個名字很熟悉呢?
沒錯,他就是《海洋之歌》《凱爾經的秘密》等片的導演。
此前細田守的動畫電影,就一向以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而著稱。
這一次有了國際團隊加持,更加可以說是無與倫比。
你會看到由數據搭建的無邊世界,瑰麗多變的色彩,自由形態的人類,宏大震撼的戰斗景象。
而另一方面,本片作為《你的名字。》制片人最新力作,也兼具了日式動畫的唯美畫風。再加上細田守向來以細膩著稱,我們也能在作品里看到他對藝術的強烈感知力,以及精確到細節的完美主義。
唯有在大銀幕上觀看這部電影,才能捕捉到最豐富的細節、最完整的信息量,你才會明白,原來他在這些哪怕最不起眼的地方,也下了這么多的苦功夫。
也只有當宏觀的大氣磅礴,和細節上的纖毫畢現兩相結合時,你才會感到既真實又震撼。這種體驗同樣只能在影院里找到。
當然,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這并不只是一部為了炫技而炫技的影片。
元宇宙之外,故事真正的動人之處,還在于這個包裹著少女、青春和成長的溫柔內核。
甚至也會覺得,細田守也在影片里投射了相當一部分的自我。
雖然如今被很多人視為"天才導演"“日本動畫界”的未來,但其實細田守的成長之路幾經波折。他曾經受吉卜力工作室邀請,負責執導《哈爾的移動城堡》,后來卻中途退出。
這對他造成相當大打擊,一度墜入谷底,直到拍出《穿越時空的少女》,才得以重振旗鼓。
而在《雀斑公主》里,我們同樣會看到網絡輿論所造成的暴力,對一個人所造成的巨大傷害。
鈴的母親因救人而溺水身亡,網友卻嘲諷母親是自不量力。鈴多年來都走不出這個陰影。
鈴所化身的網絡歌姬Belle在爆紅后,立刻遭到了輿論的反噬。
而她的朋友卻無情地告訴她,身為網絡紅人,注定要毀譽參半。
此后儼然全網公敵的竜,更是遭遇了一場虛擬世界的“獵巫運動”。人人都想要找到他,曝光他,惡意鋪天蓋地,想要將他蠶食。
但無人想過,或許在看似兇殘暴力的虛擬面具之下,隱藏著一具弱小的軀殼,和一顆滿目瘡痍的心。
《雀斑公主》的另一個難能可貴之處在于,這部影片對于「創傷」的刻畫,是非常真實的。
鈴其實并非孤身一人。
她有朋友,有默默守著自己的父親和青梅竹馬的男孩忍。
但是她總是在拒絕別人的好意:她不愿與父親溝通,又覺得自己配不上忍的關懷,而從他面前一次次逃開。
同樣,當她化身為Belle,試圖與竜溝通的時候,對方也總是粗暴地拒絕她。
可能你的第一反應是恨其不爭,覺得他們簡直“不識好歹”。
但這就是很真實的。
真正受傷的人,是不會向世界呼救的。
他們用拒絕來武裝自己,也深深地陷入了一種自我封閉、自我厭憎的惡性循環里。
這背后的潛臺詞是,他們沒有自救的意識,也不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拯救的。
所以他們才會拒絕別人的幫助。
該如何幫助他們呢?
對于真正受到創傷的人來說,“我會救你的” —— 這只是一句空談。
他們真正應該聽到的是,“只有你才能救你自己。”
在此層面上,元宇宙U的存在就是一個橋梁,一種工具,又或者說,是一面鏡子。
最開始觀眾都會覺得,鈴和Belle的存在是很割裂的。她們一個是鄉下女孩,一個是美麗的歌姬;一個是弱者,一個是強者。
但最終這部電影會告訴你,她們是同一個人。
U幫助你發現內心的潛能,讓你看到自己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為你塑造一個虛擬世界的假面具。
當鈴認識到,她不必借助Belle的美麗皮囊,就能發出內心的聲音時,她也就真正實現了自我的成長,具備了改變自己、救贖他人的能量。
這才是元宇宙,或者說科技所存在的終極意義。
它的存在,不是為了讓你逃離現實。
而是為了幫助你「面對」現實。
認識自己,相信自己,接納自己,才是我們每個人的必修課。
說來好笑,從前看過一些關于虛擬現實的電影之后,其實也會產生一些無謂的、軟弱的感慨,比如,“好想活在那個世界里啊”“不想出來了”。
但看完《雀斑公主》后,反而有種截然不同的感受,更想要好好生活,珍惜現實。
這個故事里有一種療愈人心的力量。
很明朗,很青春,也很夏天。
細田守的每一部電影都有積雨云,也都講述一場夏日的大冒險。所以也很慶幸《雀斑公主》能夠在八月末上映,讓我們還能趕到夏天的尾巴,以一種非常美好的方式向這個暑期檔告別。
影片的結尾,那個總是默默在背后守護著鈴的忍,終于可以站在鈴身邊,和她一起看積雨云。而鈴也有了和他肩并肩走下去的勇氣。這段雙向奔赴的感情,終于有一個圓滿的結局。
現實中的你,是否也有自己想要守護的人呢?
那就和TA一起來看這部電影吧。
一起看積雨云,一起度過夏天。一起在這120分鐘里,遇見更美好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