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劇集《膽小鬼》正在優酷熱播。劇集改編自鄭執原著長篇小說《生吞》,鄭執同時擔綱該劇編劇。近日,鄭執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這部劇有自己獨特的氣質,比較適合安安靜靜地看。
主動寫劇本希望可以“彌補遺憾”
《膽小鬼》以四名少年十年的人生變遷為故事主軸,由兩起跨時空卻高度相似的命案為線索,通過抽絲剝繭的解謎過程來窺見人心,見證勇敢的力量。劇集聚焦在青春成長過程中的“人”,鄭執表示,他在劇集中調整了原著中的部分人物和關系的處理,以期達到讓主角們未經現實洗禮前的青春和友誼更加動人的效果。
小說《生吞》影視化改編,鄭執主動提出自己來寫劇本,原因是希望可以“彌補遺憾”,“作為原著作者,對這個故事本身有一個放不下的心結——在小說里,我覺得因為一定客觀限制,沒有把這個故事真正按照心里的樣子講完。我主動提出要自己寫劇本,就是想彌補這個遺憾。”他透露最后拍攝完成的效果,對他個人而言,是把這個遺憾彌補上了。鄭執稱,《膽小鬼》的改編也讓自己過了癮,“16集的體量給了我足夠的時間去慢慢講這四個年輕人的故事。關于青春、友情之間的主題,我想說的話基本都說得差不多了。”
對于寫小說和寫劇本的區別,鄭執認為,寫小說只要對自己負責,可以把“把個人情緒表達放在首位”,但寫劇本要考慮的更多,“最終這是一個面向大眾的影視作品,要有更多的權衡考量,戲劇思維。”
相信這個劇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觀眾
《膽小鬼》的原著叫《生吞》,鄭執表示改名是出于“既讓觀眾看懂又切合主題”的考慮,他的改編思路也是希望讓人物關系、情緒、故事更清晰化、更直接,“我們的宣傳語是‘不做膽小鬼’,因為首先人要直面自己的恐懼跟怯懦,才會真正明白勇敢的意義。這個故事里面悲傷的那一部分,就是因為我們在很多該勇敢的時候沒有足夠勇敢,選擇了怯懦,這正是成年之后真正值得反思的東西。”
此外,鄭執透露,在小說影視化過程中,時間線上也作了調整,原著中是從主人公十二三歲開始講故事,但電視劇中改到從十七八歲開始,劇中歐豪等幾名年輕演員塑造的是少男少女的感覺。故事時間跨度有10年,之后他們塑造的30歲的狀態,鄭執也非常滿意,認為他們的拿捏、表演都非常到位。
劇集開播后,由于多時間線敘事,部分觀眾表示有點跟不上。對此,鄭執表示:多時間線敘事給人的回憶感、層次感、對比感及堆疊感是《生吞》從小說到《膽小鬼》的劇本一直想要保留的氣質,“我覺得它的氣質是特別的,是需要一段時間找到真正跟它相認的人的。”鄭執說,這部劇有三條時間線敘事,觀看時沒有辦法不集中精力,比較適合安安靜靜地看。“(新快報記者 徐紹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