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鮮喵的第 1994 篇吐血原創
喵族碼字員:小明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31日,由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網生內容創新委員會主辦,烹小鮮聯盟、導演幫協辦的鮮見短劇工坊第一期線下課程在北京完滿結束。
活動特邀著名編劇、中國電影文學學會副會長宋方金,冬漫社創始人、短劇監制湯明明,十二升肖內容總負責人陸添,導演歐譚凱擔任導師授課。
四位導師在各自領域均有建樹,有不少有口皆碑的代表作品,以期給學員帶來具有針對性、指導性、實踐性的幫助,進一步助力精品短劇落地,促進影視行業正向循環。
為期兩天的課程里,四位導師輸出行業精華內容,分享創作實戰經驗,學員們則熱情高漲,認真聽講、做筆記,與講師積極互動。在輕松愉悅的課程氛圍里,大家一起汲取短劇行業的干貨知識。
本次鮮見短劇工坊的導師之一歐譚凱,以短劇創作者的身份,從實戰的角度出發,為學員們帶來很多關于短劇的籌備、拍攝以及控制預算方面的干貨。
他導演的短劇《又是努力的一天呢》去年在芒果TV上線,共獲得3.3億的累計播放量,本劇主要講述了兩個不著邊際的都市大齡男女因緣際會合租在一起,而產生的一系列喜劇故事。主人公們從幻想“躺平”到為了夢想發憤圖強態度轉變,展現了當代中國青年的時代風貌,也給熒屏前的年輕觀眾結結實實地打了一針雞血。
如今短劇行業泥沙俱下,歐導對導演幫談了談他自己的對這個新興行業的認知與未來前景,也暢聊了對短劇工坊等線下交流課程的看法。
穩扎穩打:從網絡電影到短劇
01
2015年,歐導懷揣著電影夢想從大學畢業,當時想拍短片沒有投資,也沒有條件,拍院線電影更是天方夜譚,所以轉而做了網絡電影導演。當年正好是網絡電影剛興起的年頭,歐導把網絡電影當做自己的“大本營”,在里面磨煉技藝,韜光養晦,等待下一個更好的機會。
2020年,歐導報名參加中國導演協會發起的新導演培訓計劃“青蔥計劃”,并一路過關斬將,闖入最后的十強。雖然歐導在行業中小小地證明了自己的實力,但是他依然沒有“冒進”地涉足院線電影的制作,而是選擇在短劇領域持續深耕。
這其中當然有現實因素的考量,導演要活下去,首先要有能賺錢的手藝。對于很多影視從業者來說,導演只是一個工作名號、一種謀生手段而已。歐導很清楚現實與夢想的區別在哪里,不過即使現在離夢想實現還有一定距離,他也并沒有全然放棄。
對夢想的堅持體現在他對待工作的態度上。即便是在創作短劇時,歐導也沒有因故放低美學和劇本上的要求,而是用一般影視劇的標準來制作短劇。
歐導認為,短劇和電影、長劇的區別在于它的表達會更加直接、節奏會更加快速而已,而其他的攝影、錄音、美術等技術運用上并沒有本質區別,所以短劇和電影、長劇的相同點是多于不同點的,他也相信雙方可以更多進行優勢互補。
短劇與長劇、電影有什么異同?相信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不過即便如此,很多結論也是有共識的:電影屬于大銀幕,長劇屬于熒幕,而短劇的主陣地是手機屏幕。
歐導對手機屏幕并不陌生,在幾年前還在網絡電影領域摸爬滾打的時候,他就已經發現大部分觀眾觀看網絡電影的介質是手機,而非熒幕。這種介質趨同性讓剛入短劇行的歐導免除了很大的陌生感。
去年,歐譚凱執導的短劇《又是努力的一天呢》在芒果TV獨家上線,獲得了3.3億的累計播放量,并且收獲了廣大網友的好評,諸如“很好笑”、“優秀的下飯劇”、“反轉高能”等短評在評論區收獲了高贊。談到這部短劇,歐導有很多話要說。
“我發現很多短劇還是在一個常規的敘事里面,因為現在短劇行業還處在探索階段,探索它的敘事風格、視聽風格、節奏把控、盈利模式等等,我也一樣。不過我感覺在拍攝過程中還是找到了一些個人的風格。”
“我拍短劇的時候,會試圖讓它的視聽富有變化,爭取不讓觀眾覺得沉悶,這功夫就主要體現在剪輯上。現在的觀眾很喜歡刷短視頻,他們看過很多節奏很快、信息量很大的視頻?;谶@點,我覺得也得把短劇的視聽節奏做得更快,更富變化?!?/p>
除了視聽與剪輯,歐導也向我們介紹了短劇劇本的重要性。他認為,一部短劇的張力與節奏,是要從劇本階段就要設計的,而不是單純靠后期剪輯補救。
劇本是如此重要,所以歐導認為創作中最難的部分也是劇本階段。
在《又是努力的一天呢》策劃劇本的時候,歐導和編劇組成員花了很長時間尋找本劇的風格和理順整個故事脈絡。因為他們一直糾結到底是將這部劇做成連續劇還是單元劇。
摸索了很長時間之后,他們決定將劇本做成“抽屜式”的結構。這種結構的意思是,它既是連續劇,然后劇中人物的發展又跟抽屜一樣,一層扣一層,但每一集又是獨立的,可以說是融合了連續劇和單元劇的集大成結構。
找準了大結構之后,接下來就要摳劇本的細節了,節奏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我在劇本創作期就會跟編劇組提要求,單場戲不能過長,比方說不能超過0.5頁紙或0.6頁紙,如果一場戲一頁紙,那節奏勢必會很沉悶。雖然有時候也會因為成本和時間的關系,不可能做到每一集、每場戲都做得很好看很漂亮,但我們會為了這個目標,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做到最好?!?/p>
幾乎每一位導演在創作劇本之前,都會根據自己要寫的劇本的調性,來針對選擇風格近似的經典影片進行觀摩學習,歐譚凱導演也不例外?!队质桥Φ囊惶炷亍返膭撟饕舶鴮η拜呺娪叭说膶W習和致敬。
歐導在采訪中提到,他在本劇的創作中,觀看作品最多的導演有埃德加·賴特、韋斯·安德森、許宏宇等等。上述導演在視覺呈現和剪輯節奏上都有著自己鮮明的風格。
其中埃德加·賴特在他的代表《僵尸肖恩》《熱血警探》中的精妙轉場讓歐導獲益良多。歐導本身很看重剪輯的部分,他在西安美術學院上學期間就有在做剪輯相關工作,所以他對于影片美術與節奏的迷戀是刻進骨子里的。
短劇通常都是十分鐘一集,想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做到敘事和視聽的豐富變化是很難的。
歐導坦言,他做短劇的主要竅門,還是著重于講清楚一件事、講好一個核心事件,劇作整體圍繞著一個核心事件發力,觀眾也不會因為額外的信息去分散注意力。另外,專注一個核心事件的同時,要在場景上輔以更多變化,讓觀眾保持新鮮感。
《又是努力的一天呢》全劇的主要場景較少,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場景中來回變化,還能讓觀眾一直保持新鮮感,就是一個挑戰。
苦思冥想好久,歐導和他的團隊決定將整個劇的美術風格做得更加明確,參考了《天使愛美麗》《愛樂之城》等色彩較為突出的經典電影,加入各種飽和度高的顏色塊,視覺上做得更鮮艷、更有辨識度。
視覺上要做出彩,意味著劇組需要在美術上投入更多成本,對于短劇創作者來說,成本控制是必修課,他對成本控制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控制拍攝預算最重要的部分是導演提前想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队质桥Φ囊惶炷亍芬还?8集,只給了16天的拍攝時間,非常緊迫。制片組給了我們一個規定的時間、規定的預算,在這個限定的框架下,我們要去思考怎么去把它完成到最好。其實并不是說我怎么去想著省錢,而是說制片人給我劃定范圍之后,我要想著我如何能在這個時間和預算的范圍內去完成得最好。短劇中大場面要盡量少一點,然后就把很多核心的東西放在那個人物關系上面去?!?/p>
談到短劇的未來,歐導說的最多的就是“有信心”。
“短劇未來會走向什么方向,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不管是頭部公司,還是制片人、導演,幾乎都在聊這個話題,但是聊來聊去,又都聊不清楚。既然大家目前沒有一個明確的共識,那么腳踏實地的把手頭上有的項目做好,是更實際的方法。我只說我的一個觀察,雖然現在市面上還是以甜寵劇為主,但是同時更多類型已經進入這一行業了,比如主旋律、科幻等院線電影的類型都進入了短劇賽道,所以我對它未來的走向是很有信心的?!?/p>
線下交流:一個有前途的新形式
02
今年7月31日,歐導擔任了由首都廣播電視節目制作業協會網生內容創新委員會主辦,烹小鮮聯盟、導演幫協辦的鮮見短劇工坊第一期線下課程的導師,他主要從短劇實戰階段給出自己的經驗總結。
歐導坦言,對于他個人而言,講課是對自我知識體系的梳理。通過那次線下課程,歐導逼著自己從頭到尾梳理了進入短劇行業后的思考和不足。他還認為,人與人在線下的真實互動非常有必要。比如,在這次課程完結之后,他驚訝地發現原來有那么多人喜歡《又是努力的一天呢》,讓他頗為驚喜。
劇集播出之后,歐導翻看評論區,發現觀眾關注的點大多圍繞在劇情,而不是鏡頭語言。所以他對這種嘗試心里沒有底。但是在這個行業中的人或是專門學影視的學生會對鏡頭語言更敏感?!澳翘於虅」し皇谡n的時候,很多業內人士跟我交流,他們也看到了我在短劇中視覺化的嘗試,當天的反饋也給了我一個很大的信心保持風格做下去?!?/p>
如今有了發達的網絡,人們獲取知識比以前更加方便,獲取的渠道也更加多元。只要你有心想學習某個領域的知識,網絡上自有海量網課等待用戶觀看。不過縱然如此,線下面對面的交流經驗依然必不可少,課堂氛圍的沉浸感也是網課所不能達到的氛圍。
與短劇工坊類似,歐導在2020年參與的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發起的“青蔥計劃”,也是一次讓人獲益良多的線下交流經歷。
歐導在青蔥計劃
“青蔥的經歷對我影響很大。青蔥請的導師都是業內知名的制片人和導演,他們會看我們的劇本,也會一對一跟我們碰,有時直接指出劇本哪里有問題,故事要往哪個方向發展,怎么去做可能會更好等等。除了專業導師業務上的專業指導,我也在那認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優秀同齡人,我們那段時間集中在一起,聊電影、聊想法,那是一種創作上的快感,非常有活力。我覺得這個經驗特別寶貴,經歷過青蔥之后,我就很期待會參加更多的線下交流活動,這次首制協主辦的短劇工坊給了我機會。”
線下交流可以讓人們之間的關系更緊密,討論的氛圍更濃厚,效率也遠超網課教學,相信很多從業者和歐導的想法一樣,今后都要努力加入到線下課程的大家庭中來。
鮮見短劇工坊作為鮮見創投的重要補充,在為期兩天的課程中給予學員們定向幫助。目前,現場實錄課程已正式上線,歡迎大家掃碼觀看。
注:全文圖源網絡
- END -
往期推薦
北影節主競賽16部參賽影片評論合集
王俊凱演技仍有爭議,但這次好像不怪他?
宋方金:影視工作者別當“包工頭”丨故事人
最高科技的影視基地煉成記丨城市名片·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