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的內地電影市場,終于熱鬧起來了。
(相關資料圖)
不僅多部海外大片紛紛官宣定檔,新片《掃黑行動》也貢獻了不錯的票房成績。據貓眼專業版顯示,《掃黑行動》熱映一周,累計超過9800萬票房,是國慶檔以來市場表現最好的一部新片。
在看完全片之后,可以講,無論是全員實力派演員的陣容,還是關注現實的掃黑題材,抑或是緊張刺激的動作場面,電影《掃黑行動》是值得一看的。
一樁樁真實掃黑案
電影《掃黑行動》由林德祿執導,周一圍、秦海璐、張智霖(中國香港)、王勁松等領銜主演,于11月11日正式公映。
作為一部掃黑題材的電影,影片以大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真實案件為創作背景,反映了掃黑除惡專項斗爭的艱巨與復雜。
故事中,女大學生離奇墜樓,剛調任到崗的刑偵支隊副隊長成銳(周一圍 飾)被副局長杜于林(王勁松 飾)指派追查背后隱情,發現案件與套路貸、暴力催討等黑勢力犯罪有關,本市企業家安亦明(曾志偉 飾)被列為重點偵查對象。
成銳想進一步調查卻被要求盡快結案,究竟是誰在充當“保護傘”?
城市危機四伏,安亦明之妻周彤(秦海璐飾)、經濟學教授趙羨魚(張智霖 飾)紛紛身陷其中,為了還人民安寧,成銳和同事們突破難關追蹤到底,卻不想背后還有更大陰謀。
真相究竟為何?他們能否將隱藏在黑暗中的罪惡一掃而盡?
在整個掃黑行動過程中,上演了不少港片經典的黑吃黑橋段。
比如在影片中,王迅飾演的侯文武手拿刻有海創團董事長安亦明犯罪把柄的“重要資料”,并向其索要2億元。
面對侯文武如此要挾,安亦明看似愉快答應,但逐漸陰狠的眼神中卻透露出絲絲殺氣。
與此同時,周一圍飾演成銳正帶領一眾掃黑干警們秘密鎖定侯文武,到達后卻發現他已遭謀害。面對如此猖獗的黑惡勢力,掃黑干警們排除萬難,于黑暗中抽絲剝繭、尋覓真相。
整部《掃黑行動》,都在上述這般跌宕起伏和撲朔迷離的案件劇情中推進。
影片從開始女大學生因被暴力催債而墜樓身亡,到涉案保險公司經理侯文武在自己家里離奇身亡,再到逐漸顯現的15年前的兩樁舊案,呈現出整個案件的社會面影響之廣以及偵破案件的意義之大。
老戲骨塑新角色
電影《掃黑行動》的影片陣容非常強大。既有張智霖、呂良偉、吳孟達等港派實力演員助陣,又有周一圍、秦海璐、王勁松等內地實力演員加盟,為電影戲份都增色不少。
導演林德祿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電影里的每一個角色人物的對白都是經過反復推敲的,我們會想它的用意是什么, 符不符合角色性格及背景,對劇情的推進有什么作用,能不能表達出應有的含義,希望能呈現出最好的電影效果。”
對影片中角色的嚴要求和高標準,也使得《掃黑行動》呈現了多個立體多元的電影角色。
比如周一圍飾演的掃黑警察成銳,面對來自各方勢力的阻礙和干擾,仍然奮勇抵抗,表現出來了人民警察大無畏的精神。
曾志偉在電影中飾演擁有黑社會背景企業家安亦明,再度出演反派大佬,將人物一秒變臉的“兩面派”特質刻畫得入木三分。
除了黑社會背景的惡面,安亦明在入獄后的一句臺詞,“我早就知道自己有這樣一天,爸爸做錯了太多事”,又呈現出慈父和悔過的善面,人物形象塑造得十分立體。
老戲骨王勁松在電影《掃黑行動》也演繹了一個雙面人格的副局長杜于林。
作為人民警察,公安隊伍的領導者,他將公正和正義掛在臉上;但作為的破壞者,他又將冷血、決絕展現了出來。
另外,值得一提的時,電影《掃黑行動》導演林德祿曾經執導過《反貪風暴》系列片,在動作和犯罪類型片方面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因此在這方面,《掃黑行動》也呈現出了水準較高的動作戲場面。
影片中,無論個人動作,還是雙方的對局和相互的搏殺,抑或是瘋狂追車和群體打斗等場面,都相當刺激。讓觀眾不僅看到了劇情的跌宕起伏,更能通過動作戲份體驗到人物內心復雜的心理活動。
用鏡頭展現掃黑的力度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掃黑行動的進一步開展,催生了一批以“掃黑”為主題的大銀幕作品,這類型的影片無一例外,都在探索將政法教育宣傳與電影藝術表達相結合。
《掃黑行動》也不例外,作為一部掃黑題材電影,整部掃黑行動用鏡頭展現了國家依法嚴懲黑惡勢力的力度和決心,以個案故事為主線、多案融合,呈現了多個重點案件的偵辦過程。
電影的一大看點,也正是取材真實案件, 通過掃黑的過程,讓觀眾能夠相對通俗化地理解,比如套路貸、用直播、霸凌等當下認知度比較高的一些話題。
整部《掃黑行動》通過講述“套路貸”鏈條上的涉黑團伙以及他們背后保護傘的故事,進行了一場深入人心的普法教育。
比如電影一開始,就用畫外音、會議、集體出警的鏡頭展現出了國家掃黑行動摧枯拉朽的強大力量。
同時,影片還穿插了大量灣海市非法借貸、暴力催收的某公司涉黑人員對借貸者拳打腳踢的暴力鏡頭,來體現了破案環節的驚險與錯綜復雜。
觀影者們不僅能通過鏡頭,看到精彩刺激的斗爭場面,也能跟隨影片鏡頭,看到了一名品學兼優的女大學生,是如何被“套路貸”從兩萬元借款一直利滾利到九十萬元,最后被暴力催收人員從樓頂推下去身亡,生命還未活出精彩就已被犯罪團伙摧殘毀滅。
不僅如此,電影《掃黑行動》還通過女大學生這個悲劇角色,一步步挖出了案件背后的幫派斗爭、以商養黑、官商勾結、境外資本轉移等局中局、案中案等幕后,更加全方位、多層次地還原了多裝案件偵破的復雜性。
給我印象很深刻的是《掃黑行動》結尾說到:“ 歷時三年的掃黑行動不會結束,而是轉入常態”。
想必,這不僅僅是字面意思對近年來“掃黑行動”的總結,也是在表達,類似電影《掃黑行動》這般將電影藝術與大眾普法教育相結合的“掃黑片”電影創作,仍會繼續下去,因為電影藝術,本身也是文化價值傳遞的形式之一。
PS:嚴禁私自轉載!轉載或者合作,請聯系作者
xkxike@qq.com
溫馨提醒
微信改版啦,以防走散,可以 把我們設置成星標哦
現已入駐以下平臺
今日頭條 | 企鵝媒體 | 百度百家 | 新浪看點
鳳凰新聞 | 搜狐新聞 | 網易新聞 | 一點資訊
快傳號 | 東方號 | 知乎 | 豆瓣 | 大魚號 | QQ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