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案讓廣大網友苦等了16個月,終于在11月25日迎來官方通報,有了處罰結果。
【資料圖】
朝陽法院一審公開宣判對被告人吳亦凡以強奸罪判處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附加驅逐出境;以聚眾淫亂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十個月,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三年,附加驅逐出境。
而經濟方面的懲罰也很嚴重。官方通報稱,吳亦凡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采取虛構業務轉換收入性質虛假申報、通過境內多個關聯企業隱匿個人收入等方式偷逃稅款0.95億元,其他少繳稅款0.84億元。有關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對吳亦凡追繳稅款、加收滯納金并處罰款,共計6億元。
這里可能有人會想,明星因稅務被罰款的情況屢見不鮮,早幾年范姓女星被罰8億,如今盡管沒有復出機會,但事業依然風生水起,賣面膜賺得盆缽皆滿,還嘗試在國外復出,罰款8億對她來說沒到破產的地步;
而頭部帶貨主播薇婭更是被罰了13.41億的天文數字,她雖然至今沒有復出,但似乎也沒有太大影響。其他被罰款的明星也有不少,可能星途走到盡頭,但成名之后賺的錢已經足夠生活,不會有太大壓力。
說回吳亦凡,6億不是小數目,但對于吳亦凡來說,肯定可以承擔。因為他這些年在國內確實賺了很多錢。
吳亦凡是最早在韓國出道、解約后回國發展的明星,2016年7月,吳亦凡工作室與SM公司宣布解約,正式回國發展,并迅速晉升為娛樂圈頂流。
對于吳亦凡這樣的流量明星來說,最大的收入不是來源于演戲和唱歌,而是代言、線下活動和參加綜藝。據媒體統計,吳亦凡回國后與親屬共同成立多家公司,代言品牌超過50個,其中有路易威登、寶格麗、蘭蔻、保時捷等國際品牌,也有統一、康師傅、小米等國民品牌,據估計代言所獲利潤超過5億元。
而綜藝方面,吳亦凡先后參與過《中國有嘻哈》《中國新說唱》等節目,有媒體報道他在綜藝方面的累計收入超過5.28億。這兩方面加起來,累計收入就超過10億了,就算扣除高額稅費,吳亦凡到手的收入也會超過6億,足以他支付這次6億的罰金。
除此之外,吳亦凡出演過超過10部電影,和大導演持續合作,比如參演了馮小剛導演的《老炮兒》,徐靜蕾的《致青春》,郭敬明的《爵跡》,還和周星馳合作,出演了《西游伏妖篇》。眾所周知,流量明星出演電視劇片酬很高,而出演電影,往往會用很低的片酬爭取機會,盡管吳亦凡電影片酬收入不會很多,但對于普通人來說肯定也是天文數字。
除此之外,2018年吳亦凡開始和小米合作成立合資公司,推出潮牌A.C.E,飾品售價不菲,2020年他又成立音樂廠牌“20XXCLUB”,簽下霧都Wudu等嘻哈歌手,商業版圖不斷壯大,先后成立了廈門億和云起文化傳媒,以及表哥吳林注冊的北京凡世文化等關聯公司,加起來超過20家。
俗話說得好,捧得多高摔得就有多狠。如果吳亦凡沒有代言、沒有因為他無法播出的作品,那么13年的有期徒刑、6億的罰款,就是他為自己違法犯罪所承擔的所有后果。但當年的風光,導致6億的罰款并沒有畫上句點,很可能吳亦凡出獄后還要繼續還債。
在影視方面,吳亦凡有一部待播電視劇《青簪行》,由他和楊紫共同主演。對標一下,周冬雨出演電視劇《幕后之王》時,工作室收到的總片酬超過1億,那么在娛樂圈同等地位的吳亦凡,保守估計片酬不會低于8000萬,電視劇因為他無法播出,出品方肯定會維權,即便不算違約金,吳亦凡方面收取的數千萬片酬肯定也是要歸還的。
而通過去年不完全統計的列表來看,吳亦凡被刑事拘留后,韓束、良品鋪子、立白、華帝、騰訊等多家公司都發布了解約通知。因為是藝人自身原因導致不得不解約,吳亦凡方面不但需要退還代言費用,還要賠付違約金。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吳亦凡已經入獄,以后不能進行演藝活動,公司申請破產,違約金是不是就不用賠了?答案是否定的。這個問題知名律師張起淮很早就給出過解讀。他當時說因為吳亦凡刑事犯罪造成商家和演藝界的損失,所有受到損害和違約這些代言的費用,都可以通過刑事附帶民事賠償來提出,他們可以另案起訴。如果商家去起訴,法院肯定會判,不管吳亦凡有沒有執行能力,違約造成的損害肯定要賠的。
而在吳亦凡被刑事拘留以及判決出爐后,已經陸續有品牌方主張索賠了。
早在今年9月,與吳亦凡合作過的華帝股份、韓束關聯公司都起訴吳亦凡相關公司,分別主張追討1750萬元及利息、1332萬余元財產。啤酒品牌嘉士伯也起訴內蒙古潮廷文化和吳亦凡,賠付在所難免。
由此可見,按照當時吳亦凡的身家,每一個起訴要求賠付的品牌,主張的金額都在1000萬元以上,當時吳亦凡有那么多代言,加上高達數千萬元的片酬,除了6億賠款之外,吳亦凡接下來面臨的違約賠付金額保守估計也要過億,很可能刑滿釋放之后,還要繼續還債。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