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2月10日,電視劇《縣委大院》播出至第6集。在第6集的末尾部分,黃磊角色和縣里邊的前任老領導一起吃飯,開門見山,很真誠地說到,要把老領導在水源保護地的房子拆掉,希望老領導先干起來,然后再理解。這段表演,是非常不錯的,平靜當中,帶著真誠,而且有力量感。可以說,黃磊的表演,是《縣委大院》當中非常重要的加分項。
自《縣委大院》開播之后,黃磊的表演就一直存在爭議。有部分聲音認為,黃磊的表演很油膩,只適合演一些居家的中年男人角色,不適合演目前的這個角色。在承認黃磊的部分表演確實有老油條嫌疑的最大前提之下,我認為,在《縣委大院》當中,應該是角色選擇了黃磊,同時,因為黃磊的表演,而成就了角色和整部電視劇。
《縣委大院》這個劇,從劇本的角度上講,是過分平實的。我在關于這部電視劇的前兩篇劇評文章當中已經提出個人看法,這部電視劇在部分大情節的敘事上,邏輯缺乏自洽。在部分本應該展開的鄉土的、泥土的內容上,又無法展開,缺乏底層敘事的視角。這部電視劇在劇本創作當中,畏手畏腳,角色創作上,也有“裹足不前”的嫌疑。
目前的6集來看,這部電視劇的敘事主線,應該是一個縣出現了收支困境,胡歌飾演的男主角前來,通過一個新角色的加入,讓整盤棋活起來。劇本層面上來講,梅曉歌這個角色十分重要,他是帶動整盤棋活起來的關鍵。因為在他到來之前,這個縣的很多事態,沒有活起來。一個新力量的加入,才能形成變局,才會有可能活起來。這個敘事,其實是有前輩經驗的。
先說前輩經驗。中國小說學會曾權威評選過《中國小說排行榜十年榜上榜》。在這份榜單上,趙琪創作的短篇小說《援軍》非常值得注意。《援軍》當中,講的是我黨我軍的“新六縱”在與國民黨反動派軍隊的交戰當中,陷入到了困局當中,隊伍減員嚴重,后方援軍不足等等。當“新六縱”都在等待我軍的援軍的時候,領導們竟然只派來了男主人公一個援軍。當“新六縱”全員失望的時候,男主人公憑借“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帶領“新六縱”披荊斬棘,竟然一下子打開了局面,把國民黨反動派的軍隊打的落花流水。
這個小說,最有價值的地方是,通過具體的故事例證,證明了一個人,如何能夠帶領“新六縱”這個集體,一下子就真的打開了局面。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在困局當中,注入一子,這一子,憑借自己的本事,帶領集體,打出新局面。這一子的“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尤為重要。趙琪的《援軍》,其實應該是劇本層面上的《縣委大院》學習的榜樣。
所以,在《縣委大院》這部電視劇當中,最應該出彩的角色是梅曉歌,他承載的是打開局面的能力。不過,目前的6集內容,這個梅曉歌依舊給人一種小跟班的感覺,給黃磊飾演的呂青山當跟班,沒有自己的作為。因此,整部電視劇的節奏感就是向下的,缺乏《援軍》那樣的披荊斬棘的革命豪情。對于梅曉歌這個角色,他是這個縣大院當中的唯一變量,這個變量的能力體現不出來,整個的困局打開,就缺乏力量感。
看明白這一點之后,再回來看黃磊飾演的呂青山,觀眾們就會發現,黃磊的表演是無可厚非的。呂青山這個角色,是處于主角位置上的配角。他如果表演出角色風風火火的樣子出來,這部電視劇就更容易出現邏輯上不能自洽的問題了——這么風風火火的呂青山,怎么就把這個縣帶成了這個樣子呢?
反倒是黃磊目前的表演,是《縣委大院》最好的選擇。他只有把這個角色沒有鋒芒的一面表演出來,劇情內容才會更容易成立。同時,呂青山這個角色的光芒,是要讓給梅曉歌這個變量式角色的,只有讓后者起到更強有力的作用,整部電視劇的變量關系才成立。所以,黃磊在對角色的實現上,用了一種生活化的方式,而沒有用觀眾們熟悉的領導式的臉譜。部分觀眾對黃磊的表演有不同看法,可能就是因為黃磊采用了生活臉譜,而不是領導臉譜。
黃磊在該劇當中,有很多不經意的表演瞬間,是油膩的。這是他個人的表演習慣,屬于典型的中年男人的生活油膩。但是,在一些關鍵性的橋段當中,黃磊是扛下了有演技的大旗的。比如,我前邊提到了,呂青山和前任領導吃飯的橋段,“先干著,后理解”就是非常不錯的表演拿捏,每一處,都給的剛剛好,多一點,或者少一點,味道都不對。(文/馬慶云)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