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委大院》7集以后,劇情開始變得緊湊。
為了爭取省廳專項基金,艾鮮枝(吳越飾)“賴”上了農業(yè)廳侯處長;
【資料圖】
光明縣好不容易招商來的廖總,差點被九原縣曹立新(李光潔飾)截胡;
梅曉歌(胡歌飾)不得不和曹立新 “高手過招”,減少惡性競爭。
小林好事連連,因為人品踏實當上了縣長聯(lián)絡員,還被辦公室“室花”江霞間接表白……
各個人物形象開始變得立體,尤其是變身“江左梅郎”的梅曉歌和原平鄉(xiāng)書記李保平,最讓人驚喜!
梅書記和買牛小哥打的賭
梅曉歌的魅力,從走出會議室開始凸顯。
到鄉(xiāng)里走訪,正好碰到一個外縣買牛小哥,正一邊喝羊湯,一邊“罵街”。
“來時二十多公里破路,我車轱轆都快顛飛,你說我來回倒騰幾頭牛,掙那錢還不夠修車呢,我還來個求來!”
梅書記馬上坐過去搭訕,別生氣嘛,你下次來再看看,肯定不一樣了。
小哥看了看二人裝束,笑了:
“當官的是吧?說話好使嗎?我下次來要還這樣,咋的,賠我頭牛。”
注意這位喜歡打賭的小哥,從說這話起,他就走了大運,以后真是“要牛有牛”,哈哈。
梅書記:“可以呀,你下次來,如果路還這樣,賠你頭牛。”
小哥低頭喝羊湯,不想理梅曉歌了,這表情,要么不相信自己這么好運,要么覺得這人是瘋子——一頭牛那是幾萬塊呀!
“還有什么不方便的地方嗎?”梅書記笑吟吟地(這里胡歌表情真好,讓小哥有種“你在鬧,我在笑”的被寵溺感,哈哈)。
可小哥還是不信!
梅書記用三寸不爛之舌頭,終于讓小哥相信,眼前的人有可能幫他(事實證明,遇到難以置信的好事時,一定要選擇相信,哈哈),說:
“你們縣交警每次罰得我頭都要掉了,掙那點錢還不夠給他們買路錢。”
“以后不會有了”,梅曉歌篤定地說!
小哥又皮了:“冒昧問一下,您多大官。”
“我是這個縣的書記,我叫梅曉歌。以后有什么問題,就聯(lián)系我。來,咱們加個微信吧!”
這個片段看完,就愛上這部劇了,第一,敢拍;第二,會拍;第三,會演。
這個對話尺度,還沒在別的劇里看過;這個官民對話的形式,也挺新鮮。
小哥演技一直在線,胡歌則演出了梅書記的三層人格:親民愛民的平易近人感、瘋狂有效采集民意的勤政感,還有敢承諾的魄力感……這三種狀態(tài),渾然天成。
專項基金爭奪戰(zhàn),“江左梅書記”上線
看完第8集,就有網友說,“梅曉歌是梅長蘇后代吧!”“江左梅書記上線了!”
梅曉歌變身,都是為了李保平,哈哈。李保平一直纏著財政局葉昌禾要錢,給奶牛廠修路……
快急瘋了時,事情終于出現(xiàn)了轉機——艾常務通過老同學的疏通,約到了農業(yè)廳的侯處長喝茶,侯處長透露了關鍵消息(關于上頭撥款給光明縣的顧慮):
“你們開個工資都得向鄰縣借錢,撥給你們錢,會不會被挪用掉?”
還有一個關鍵行程——“郭廳”馬上要去九原縣考察。班子馬上決定,讓侯處使使勁,把郭廳“順路”拉到光明縣,考察奶牛廠。
沒想到“郭廳”拉來了,事卻辦“砸”了——
隔壁的曹縣長事無巨細,從開會當天要走的綠化帶、賓館床墊子、領導當天要看的節(jié)目,還有領導在縣里的親戚,都安排了個遍。
郭廳目光所及之處,那真是無處不光鮮可人啊!
可光明縣呢!處處捉襟見肘:
第一,屋漏偏逢連夜雨:本來路就沒修好,還下雨了;
第二,郭廳本來就沒打算來光明縣,相當于這人是半路給“劫持”下來的,郭廳面露“不爽”;
要不是梅曉歌硬上車“陌拜”,估計領導真不想來。
第三,因為路破,還把郭廳的車胎給扎漏了。
(看著這段,網友都說:“好窒息啊,救命”“好心酸啊”“這個接待太真實了”“比我想象得難”。)
第四,走到半路,村民放的羊還攔了路,哈哈。
網友看著都尷尬得都要摳腳趾了……
還好郭廳滿腳泥濘地“腿”著到了奶牛場,不管問啥,梅書記和李保平都滾瓜爛熟,這一點沒“掉鏈子”。
當梅曉歌跟郭廳解讀方案,演示自動清糞系統(tǒng)時,網友的心也跟著提到了嗓子眼。
“看得太緊張了?”“好害怕出事!”
工作做到這,梅曉歌卻覺得還不到位。為了再跟領導要一次詳細匯報的機會,他跑到郭廳會客的地方,用雨水沖著泥皮鞋,站在門口等候了數(shù)個小時……
終于,換來郭廳的再一次“回眸”。
“窮縣”為了要錢,可真心酸啊!
所有人都不甘心,但砸了就是砸了,郭廳和窮縣人接觸的這20分鐘,怕是把二十年前的苦日子都想起來了,能開心嗎?
可是,結局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省廳不只批錢了,還批了五千萬……為啥呢?
李保平讀懂梅書記的智慧,樂開花了
郭廳為啥要把錢撥給光明縣?
李保平分析的不錯——省廳認為,給光明縣雪中送炭,比給九原縣錦上添花更能出政績。
梅曉歌早就算到這一層,于是在接待上連下了幾步棋。我們再返回來看接待過程:
1、知道接待當天會下雨,預料到了道路泥濘,這就是梅書記“苦肉計”的開始。
2、利用道路泥濘、牌子老舊營造氣氛,順便還安排了一個放羊老頭,這叫“欲擒故縱”,要的就是與九原縣發(fā)展不平衡的鮮明對比;
3、郭廳從大車上下來,雨和泥土的清新?lián)涿娑鴣碇畷r,梅曉歌只說了兩件事,均有振聾發(fā)聵的功效。
其一是說明,什么限制了光明縣的發(fā)展(路和牛多棚少);其二是說明(二期規(guī)劃用地擺在那)只要有錢就能效益翻番。
此刻的郭廳,就一個想必須把錢花出去的投資人,看到了一個優(yōu)質BP(商業(yè)計劃書):項目已經盈利、創(chuàng)始人極其老實靠譜,只是遠在深山無人識,且還未資本盯上,誰先投誰就是“馬化騰”……
九原縣曹縣長把接待的仔細功夫做了一大堆,圍繞的都是讓領導怎么更舒服,但項目的事卻只字不提。
梅曉歌一句廢話沒有,卻明明白白告訴你“投誰更有效益”,精準切中郭廳內心真正的需求。
這叫什么?叫“擒賊擒王”。
4、在奶牛養(yǎng)殖示范基地,梅曉歌有力地向郭廳展示了自己的領導優(yōu)勢——數(shù)字化管理思維,這叫“樹上開花”,借局布勢,力小勢大。
養(yǎng)殖場的牛舍占地計劃、引進的奶牛、牛奶的日單產量,梅曉歌爛熟于心。
一個現(xiàn)代化的養(yǎng)殖企業(yè)想要發(fā)展好需要智能化,一個縣要想把轄區(qū)企業(yè)管理好,則需要一個懂得數(shù)字化管理的領導。
5、最后,梅曉歌跑到市委“程門立雪”,讓郭廳看到了這個班子的決心。
所有的下屬都害怕觸上級的“霉頭”,但梅曉歌和艾鮮枝不怕。
一個基地已經看了,他們還要繼續(xù)爭取看下一個,不惜得罪郭廳,郭廳沒答應,梅曉歌又跑到市委來等。
不奉迎、不怕得罪人掉官、不怕問責,可見,這個縣委書記真的豁出去了。
這叫什么?釜底抽薪。
表面上看,光明縣的接待又笨又拙,事實上,卻是“守拙者”贏了。
只要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們真誠、有產品、有成熟模式、團隊靠譜,只要前期資金一給,后面就會瘋狂發(fā)展!
所以,李保平在車掉頭的時候突然想明白了:縣委書記才是老狐貍,一步一步的都是棋,哈哈。
這下子這個家伙對梅書記口服心服,真是樂開花了。
曹縣長耍小聰明,被梅曉歌收服
郭廳最看重的,其實就是梅曉歌這個人。
面對九原縣的惡性競爭,他沒抱怨曹縣長“不講武德”,而是重新定義規(guī)則。
你不是喜歡搶生意嗎?好,那么我跟你談合縱連橫,“用魔法打敗魔法”。
既然有相似的產業(yè)配套和物流條件和相似的產品,那就把兩個縣的工業(yè)園區(qū)結成一體,把競爭關系變成互補的合作關系,變成一個大的區(qū)域。
這樣一來,相互協(xié)作、共同招商,甚至連旅游也一起做了——兩個縣的旅游景點,門票聯(lián)合售賣,這樣一來,既有雙打,也有單打,……
曹縣長欣然應允,“江左梅書記”一下子“反客為主”了。
你們以為梅曉歌真的能信曹縣長嗎?
NO,梅書記只是“假途待虢”——借著策略,來減緩惡性競爭。
如果你真誠,我就真誠;如果你不真誠,我還有后招等著你。
你做君子,我拿你當同伴;你若耍小聰明,我有大智慧收服你,哈哈。
目前看,九原縣雖然是當頭炮,但有勇無謀、過于激進,未來會出問題的“暗線”已經埋下了。光明縣看似走的慢,但穩(wěn)扎穩(wěn)打、戰(zhàn)略精準,預估會很快反超。
梅曉歌用了9招,就奪回主動權,網友笑稱:“這江湖還是得姓梅的做主”,哈哈。
隨著梅書記的智謀上線,《縣委大院》也越來越好看了,如果給這部劇起個“別稱”,可以叫《小縣城也有大智慧》,或者叫《江左梅郎穿越到光明縣的故事》《梅長蘇穿越回現(xiàn)代遇到夏首尊》……
期待后面的劇情,期待胡歌!
關鍵詞: 縣委大院江左梅書記用了9招 讓李保平樂開花、曹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