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行至尾聲,優愛騰芒四大平臺也趕在年尾,釋出了2023年的綜藝片單。
(資料圖片)
于綜藝人而言,2022年的綜藝市場是溫中帶涼的一年,雖也有引起熱議的爆款,但大盤總體關注度不高。不少新綜或裸播到底,或反響寥寥,即使節目本身的質量并不差,甚至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地方。或許正是基于2022年市場情況,2023年的綜藝市場,綜N代仍舊是挑大梁的角色。部分曾暫別市場的項目,也因此回歸。
綜N代雖是明年綜藝市場上的主角,但四大平臺公布的,帶有實驗性質的新綜更值得期待與深度剖析。所謂實驗性綜藝,即市場上沒有出現過的新節目模式、或在舊有模式基礎上進行大刀闊斧的升級創新等。
說它值得期待,是因為一方面,實驗性新綜代表著綜藝市場未來的走向,平臺錨定的發力方向;另一方面,這些帶有實驗性質的新綜,也讓我們看到了綜藝邊界的寬度與廣度,正在不斷向外延展。
新模式與內容創新齊飛
綜藝人不再只打“安全牌”
先看整體情況,根據各渠道流出的平臺綜藝片單來看,可以被稱為“實驗性新綜”的節目,有12檔之多,且遍布于社交、美食、游戲、音樂、旅行等多個品類。
社交綜藝是這幾年市場上熱度不斷攀升的重要品類,明年將播出的《MBTI社交實驗計劃》就是這一品類的實驗性新綜。
以MBTI作為節目“主菜”的節目,在國綜市場上還是第一次。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最初誕生于美國,2020年開始在亞洲悄然風靡,甚至不少企事業單位在進行招聘時,也會以該測試作為人才遴選的維度。以MBTI為基礎進行內容創作,除了社交綜藝本身受眾外,勢必還會吸引不少MBTI愛好者。
與社交綜藝類似,包括推理綜在內的游戲綜藝,也是近年來熱門品類之一。游戲的種類有很多,這意味著制作團隊能夠做的內容也有很多。之所以說這幾檔游戲綜藝是實驗新綜,是因為它們都在一定程度上跳脫出了“玩游戲”這一狹窄領域,或洞察大眾情緒,或嘗試與其他類型結合做加法。
《按任意鍵開始游戲》,就是洞察大眾情緒后誕生的實驗新綜。
電視劇《開端》的熱播,帶火了“無限流”這一網文設定。“無限流”本身就與可以save/load的電子游戲有相通之處,而無限循環的過程又很像是游戲闖關的設定。從這一點來看,定位“無限流闖關游戲”的《按任意鍵開始游戲》, 確實找準了大眾情緒與自身內容之間的結合點。
影視劇帶火老游戲的例子比比皆是,近在眼前的就有《魷魚游戲》。它在全球的大火,順勢助推“木頭人”等游戲出圈。另一檔實驗新綜《石頭剪刀布》,主打“致敬經典游戲IP”,或許就可以理解為影視劇中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游戲,都會在這檔節目里得到復刻。
在此基礎上《石頭剪刀布》或許可以再進一步,不止復刻老游戲,也復刻“人”。懷舊向、回憶殺的內容,是節目播放量最好的催化劑。如果能夠請來那些影視作品中的“劇中人”,一起復現作品中的游戲,相信會有效帶動節目的播放及討論。
旅行與美食,是綜藝創作的重要題材,也是最難做創新的兩大類。原因很簡單,能做的都被挖掘的差不多了,只好不斷做細分。明年的綜藝市場,終于讓人看到了老品類也能煥發新活力。
每次熱劇完播,心中總會泛起一股“不想他們散場”的情緒,那些拍攝時流出的花絮,更成了觀眾反復觀看、研究演員私下關系的重要物料。
《芒果組個局》將熱播劇演員再度聚在一起,主打“出游重聚”。對于熱播劇演員,觀眾最有探究欲的,就是脫離角色后,他們彼此間關系如何。而旅行則是最容易讓人卸下防備,以本真面目示人的出行方式,而且旅行中充滿了大量不確定性,能進一步催化嘉賓之間的關系,呈現出意料以外的看點。
網傳芒果綜藝片單(部分)
大概是受到了《舌尖》等紀錄片的影響,近年來美食綜藝也走起了“田園牧歌”的路線,足夠恬淡卻也有些平淡。
由相聲演員馮鞏與喜劇演員賈玲挑大梁的《大集大利》,也許能改變美食綜藝越來越慢的現狀。這檔節目在美食綜藝的基礎上,結合了喜劇、師徒代際關系、街頭探訪等元素,也是一檔令人期待值拉滿的節目。
其余實驗新綜各有各的“新”,在此不一一贅述。無論從模式創新的角度,還是從內容升級的角度,2023年的它們絕對當得起這個“新”字。
綜藝內容鏈接各自優勢
四大平臺在下什么棋
說實驗性新綜值得關注,不止是因為內容層面能讓觀眾看到新東西,還因為通過它們,可以看到未來的趨勢。
如果跳出節目內容本身,會發現優愛騰芒的實驗性新綜背后,緊密鏈接著各平臺優勢項目。平臺在制作綜藝時不再從單一節目內容出發,而是通過綜藝打通平臺生態圈中的其他內容。
芒果TV的優勢之一,是其優秀的自制能力,自制劇《韞色過濃》《從結婚開始戀愛》等劇集甚至做到了用B級成本播出S級效果。
但多數自制劇完播即結束,劇集的長尾效應并沒有被深度利用挖掘,觀眾也在呼喚,希望熱播劇能有更多“售后服務”。
《芒果組個局》的作用,就是將劇集長尾效應進一步放大。期待售后的觀眾,為了看演員之間的互動,會去關注節目。同時,演員自己的粉絲也可能會因為這檔綜藝,扭過頭來去看熱播劇。劇綜之間,形成了相互引流的閉環關系。
優酷與TVB之間,一直有著深度合作關系。一般來說,TVB新劇都會選擇在優酷播出,這也意味著,與其他平臺相比,優酷在與TVB的合作及內容挖掘上有先天獨厚的優勢。
音綜《那年的精彩》,就是在這種優勢上誕生的產物。這檔節目,鎖定了“TVB經典劇主題曲”這一維度,與其他競演音綜做出了精準區分。
必須承認的是,隨著內地劇集制作能力的提升,TVB新劇的競爭力及吸引度已經在下滑年輕一代TVB演員在內地的認知度也不高。但于觀眾而言,那些TVB經典老劇卻始終是心中的白月光。音綜的看點是歌,同樣也是人,如果節目能采用老歌帶新人的方式,或許TVB年輕一代有機會真正被內地觀眾所認識接受,并形成熱度反哺。
優愛騰芒中,愛奇藝對于“技術力”有種執著,這一點體現在愛奇藝對于“元宇宙”“虛擬人”這些新概念的不斷探索與嘗試上。在市場還對“虛擬偶像”概念尚一知半解的時候,愛奇藝就已經開始做虛擬偶像廠牌——RiCH BOOM了。虛擬偶像綜藝《跨次元新星》播出后,雖然結果褒貶不一,但也必須承認,它是許多人認識虛擬偶像的開始。?
除虛擬偶像外,愛奇藝在VR/AR技術方面也有不少動作,這幾年默默制作了不少VR電影及游戲。所以定位為“虛擬現實游戲闖關”的《元音大冒險》,可能將成為一次愛奇藝“秀肌肉”的機會,對外界全方位展示愛奇藝在“技術力”方面的優勢。
而提到騰訊視頻,不少人第一反應就是“明星”。確實如此,騰訊視頻在自制綜藝方面投入力度大,合作過的明星多,且曾做過幾檔爆款秀綜,最不缺的就是“明星資源”。
從騰訊視頻的幾檔實驗新綜來看,“明星資源”的優勢也確實被抓住了。回歸90年代的《超時空計劃》、無限流的《按任意鍵開始游戲》、時光倒流戶外綜《童話》,都屬于“明星組團”類節目。
另外,騰訊視頻也很善于捕捉大眾情緒。今年的重點詞是“懷舊”,上述幾檔實驗新綜或多或少都與“懷舊”沾邊。
行業震蕩倒逼創新
綜藝市場不破不立
片單中的綜藝不一定都能問世,但這么大規模地做創新,特別是有實驗性質的新綜,仍舊是罕見的現象。一位綜藝制作人透露,這種現象說明行業確實到了窮極思變的關鍵時刻。
市場環境好的那幾年,綜藝創新度不夠,主要是因為成功路徑依賴。而這幾年市場轉冷,制作團隊的創新腳步變得更慢,則是擔心贊助商的流失。
贊助商在花錢時變得更謹慎,更傾向于選擇“穩妥”的節目,制作團隊只能通過微創新,為節目增加新鮮感。但對于觀眾而言,這種微創新往往作用不大,當觀眾厭倦了新瓶裝舊酒,播放量下降后,又會影響贊助商對項目的評估與投入。
裸播典型《半熟戀人》
招商遇冷,今年數檔內容還不錯的綜藝,都出現了從播出到完播始終沒有任何贊助,裸播到底的情況,這反倒給了綜藝人破局的勇氣。
“以前做實驗綜藝招商情況不好,很有可能就不做了,因為市場上有很多賺錢的項目。在所有項目都難招商的情況下,大家會有一種放手一搏的心態,反正都招不到商,干脆做有突破性的內容”。
即使在招商難的2022年,仍有綜藝能獲得品牌方的青睞。內容的重要性再度得到驗證,這也是倒逼綜藝人們大刀闊斧做創新的原因。
綜藝黑馬,同樣裸播
同時這位綜藝制作人透露,過去團隊做綜藝內容時多是“埋頭產出”,而如今綜藝團隊更懂得撬動其他資源,比如熱門劇綜協同作戰;也更懂得通過解讀大眾情緒,作為新內容的方向。
過去一段時間,劇綜常常是競爭關系,一旦同期有熱門劇,綜藝的關注度勢必會受到影響。但其實影劇綜本就是一家,韓國綜藝人很擅長利用影視劇的熱度做售后,幾乎所有大熱韓劇都有售后綜藝,而觀眾也得以在綜藝中窺探到演員日常的一面。
國內雖有衍生綜藝,但多是由熱門綜藝衍生而來,作為主內容的補充,而且這類衍生內容多服務于秀綜、音綜,觸達受眾面有限。熱播劇的售后綜藝,無論在內容的新玩法上,還是觸達人群上,都更有優勢。
有一段時間,國綜確實常常自說自話,落入自High的境地而不知。節目制作耗時耗力,但最終觀眾反饋不佳。因為市場整體火熱,所以這種問題并沒引起綜藝人的重視,甚至有人認為“觀眾不懂綜藝”。
伴隨市場降溫,綜藝人開始聽得進反饋意見了。
從2020年開始,好幾檔熱門綜藝的誕生,都與綜藝人聽取了網友意見有關,比如將熟齡女藝人聚在一起成團的《乘風破浪的姐姐》,主打母單戀愛的《沒談過戀愛的我》等,她們的誕生離不開社交平臺的熱門討論話題。這種誕生于網友智慧的節目,本身就有號召力,更容易“未播先火”。
其實現在的觀眾很了解自己想要看什么節目,即使這些腦洞會因創新超前、市面上沒有先例,導致品牌方采取觀望態度,不愿輕易投注。但隨著節目收視的攀升,品牌方也絕不會放過這個提升品牌影響力的機會,第一季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就是典型例子。
雖然不確定這十幾檔實驗新綜,與觀眾真正見面的有幾個。但綜藝人及平臺在招商壓力之下,大規模做創新的勇氣,仍舊值得肯定。希望2023年的綜藝市場上,再多一些新面孔。